回到香江,扑面而来的是熟悉又略带陌生的繁华与喧嚣。王平安没有立刻返回警署,而是先将精神恍惚、只认他做“剑哥”的郑艳秀送到了以精神科和康复治疗闻名的明德医院。他直接预存了一万港币的巨额费用,安排了单人病房和最好的看护,嘱咐医生用最好的药物和方案进行治疗。
“剑哥……你别走……”郑艳秀紧紧抓着他的手,眼中满是依赖和恐惧。
“我不走,只是去处理些事情,很快回来陪你。”王平安尽量让自己的语气温和,像哄孩子一样安抚她。郑艳秀这才稍微放松了一些,但眼神依旧没有离开他。
安排好郑艳秀,王平安马不停蹄地赶往西九龙总区警署销假。
署长办公室已经换了主人。新任署长是一位名叫爱德华的英国人,大约四十多岁,戴着金丝眼镜,头发梳理得一丝不苟,看起来更像一位学者而非警察。他见到王平安,态度颇为友善。
“王,欢迎回来!”爱德华起身与王平安握手,笑容可掬,“你在苏格兰场的培训报告我看过了,非常精彩!尤其是昆顿那个案子,逻辑严谨,科学取证运用得出神入化,为我们香江警队大大争光了!”
“署长过奖了,分内之事。”王平安谦逊地回应,心中却对这位新上司的底细快速评估。爱德华的香江话带着浓重的牛津腔,但语气还算真诚。
销假流程很快办完。爱德华似乎对王平安很感兴趣,并没有立刻让他离开,而是请他坐下,闲聊起来。
“王,你是在香江土生土长的,又长期在一线工作,对西九龙这片地方,应该了如指掌吧?”爱德华递过一杯咖啡,问道。
“还算熟悉。西九龙包括油尖旺、深水埗,是香江最繁华,也是最复杂的区域之一。商业密集,人口流动性大,三教九流,鱼龙混杂。”王平安概括道。
“哦?具体说说,这里的商业布局有什么特点?还有……那些地下的势力,帮派分布如何?”爱德华推了推眼镜,显得很感兴趣。
王平安心中微动,这位新署长似乎很想快速了解辖区情况,而且并不避讳谈论黑社会问题。他便将西九龙主要的商业区、灰色产业地带,以及几个主要帮派(如和连胜、号码帮等)的大致势力和活动范围,简明扼要地介绍了一下,既不过于详细(避免引起猜疑),也足够清晰。
爱德华听得频频点头:“看来情况比文件上写的要复杂得多。王,你觉得,作为一名警察,最重要的是什么?”
王平安沉吟片刻,回答道:“在我看来,是平衡。既要维护法纪的尊严,打击罪恶,也要理解社会的复杂性,懂得在规则内灵活变通,维持地区的稳定。过刚易折,过柔则靡。”
这个回答似乎深得爱德华之心,他眼中闪过一丝赞赏:“说得好!平衡!这正是公共治理的精髓所在!我在大学教了十几年书,研究的就是这个。理论是一回事,真正来到香江这样充满活力的地方实践,又是另一回事了。王,以后工作上,还要你多多协助。”
“署长客气了,我一定尽力。”王平安看得出,这位爱德华署长并非那种只会纸上谈兵的官僚,他对实际运作有好奇心,也愿意听取下属的意见。
两人相谈甚欢,彼此的印象都相当不错。眼看快到下班时间,爱德华忽然压低声音,带着几分好奇和跃跃欲试对王平安说:“王,听说西九龙的夜生活非常……丰富多彩?我来香江之前,一直都在象牙塔里打转,从学生到教授,还没真正见识过。怎么样,今晚有没有空,带我去……嗯,最大的那家夜总会,见见世面?”
王平安愣了一下,没想到这位学者型的署长还有这份“雅兴”。他略一思索,便点头答应:“当然可以,署长。西九龙最出名的,要数‘花中花’夜总会,环境、服务都是一流。”
“花中花?好!就去那里!”爱德华兴致勃勃。
华灯初上,霓虹闪烁。“花中花”夜总会门口豪车云集,衣香鬓影。王平安和爱德华穿着便装,在侍者的引导下走进金碧辉煌的大厅。震耳的音乐、迷离的灯光、空气中弥漫的香水与酒精气味,让爱德华教授看得眼花缭乱,啧啧称奇。
王平安要了一个安静的卡座,点了酒水。很快,妈妈桑便带着一群莺莺燕燕过来打招呼。爱德华的目光在人群中扫过,最终落在了一位年纪稍长、但风韵犹存、气质温婉沉静的女人身上。她不像其他女孩那样刻意卖弄风情,反而有一种历经世事的淡然。
“那位小姐是?”爱德华指着她问妈妈桑。
“哦,爱德华先生好眼光,那是美凤姐,我们这里的老人了,最会照顾人。”妈妈桑连忙把那个叫美凤的女人推了过来。
美凤落落大方地坐在爱德华身边,为他斟酒,言谈举止得体,带着一种成熟女人的温柔。爱德华显然很满意。
美凤看到王平安气度不凡,又是和新署长一起来的,便悄悄对旁边一个容貌极为靓丽、带着几分清纯又隐含妩媚的年轻女孩使了个眼色:“翠儿,快去陪陪那位老板。”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