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车汽笛长鸣,缓缓驶入GD省的省会车站。月台上悬挂着红色横幅,写着“欢迎爱国港商投资建设”的标语。王平安走下火车,深吸了一口与香江咸湿海风截然不同的空气,这里混合着泥土气息、煤烟和一种蓬勃发展的躁动。他的到来,受到了远超预料的高规格接待。几位分管经济、建设的省领导亲自在站台迎接,场面隆重。
“王平安先生,久仰大名!欢迎回到祖国投资兴业!”为首的领导热情地握住他的手,力道十足。
“领导太客气了,能为国家建设出力,是我的荣幸。”王平安笑容得体,与众人一一寒暄。他出示了那份由D大人亲笔签名的《爱国人士报国倡议书》,这更像是一张无形的通行证,让在场的官员们眼神更加热切。
接下来的会谈在省政府招待所的会议室进行,烟雾缭绕,茶香四溢。王平安清晰地阐述了他的计划:“我认为,GD省毗邻港澳,地理位置优越,改革开放的前景无限。我打算重点投资两个方面:一是参与特区及省会的房地产早期开发;二是兴建大型现代化纺织制衣厂,利用内地充足的劳动力,产品既可以满足内需,也可以出口创汇,为国家赚取宝贵的外汇。”
他的话音未落,一位主管工业的领导便抚掌笑道:“王先生眼光独到!和我们想到一块去了!不瞒你说,我们现在就缺资金,缺技术,更缺像您这样有国际视野的管理人才!”
另一位领导立刻接话,指着铺在桌上的规划图:“王先生你看,这几块地,都在未来发展的核心区域。如果你有兴趣,我们可以给你最优惠的政策,地价好商量!招工方面,我们政府全力配合,要多少人,我们给你招多少人!”
投桃报李,王平安也展现出雷厉风行的作风。在初步协议达成后的小范围总结会上,他当着几位核心领导的面,从容地掏出支票本。
“各位领导的诚意和支持,我王平安感受到了。”他唰唰几笔,墨水在支票上勾勒出惊人的数字,“这里是五千万美元,作为项目的首期资金。我希望,这是一个双赢的开始。”
他将支票轻轻推过桌面。
会议室里瞬间安静下来,只剩下茶水沸腾的咕嘟声。几位领导看着支票上那一长串令人眩晕的零,呼吸都急促了几分。随即,热烈的掌声爆发出来。
“王先生真是……真是雪中送炭!魄力惊人!”领导紧紧握住王平安的手,激动地说,“你放心!手续、地皮、招工,我们一定以最快的速度,给你办好!”
协议顺利签订,但具体执行需要可靠之人坐镇。王平安自然想到了娄晓娥,她在香江的产业管理得井井有条。一个越洋电话拨回去。
“晓娥,是我。GD这边协议签了,需要个信得过的人过来盯着前期。”
电话那头,娄晓娥声音温柔却干练:“平安,你放心,家里的事有我。我让琼芝过去帮你,她对地产和工厂管理都有经验,是自己人,信得过。”
几天后,当王平安在招待所房间听到敲门声,打开门看到那张熟悉又带着几分幽怨的俏脸时,他确实有些意外。
“琼芝?怎么是你亲自过来了?”王平安侧身让她进来。
纪琼芝穿着一身淡紫色的旗袍,外罩一件针织开衫,勾勒出丰腴窈窕的身段。她白了王平安一眼,语气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嗔怪:“怎么?不欢迎我?晓娥姐说你需要人,我就不能来了?还是你在省城这边,金屋藏娇,怕我碍事?”
王平安失笑,关上门,自然地揽住她的腰:“胡说八道什么?你能来,我高兴还来不及。只是这边条件艰苦,怕委屈了你。”
“有什么委屈的?你在哪,我就在哪。”纪琼芝靠在他怀里,声音软了下来,带着思念,“这么久不见,你都不想我?”
“想,当然想。”王平安低头,嗅着她发间的清香,久别重逢的激情在空气中酝酿。
当晚,为纪琼芝接风的宴席上,她以王平安妻子的身份落落大方地应酬,赢得了当地官员的尊重。回到隔音效果堪忧的招待所,压抑的情感与**如同火山喷发。纪琼芝热情地回应着,仿佛要将这些时日的思念尽数倾泻。
“平安……慢点……隔壁……”她喘息着,指甲陷入他的背脊。
“怕什么……”王平安在她耳边低语,动作却更加肆意。
一墙之隔,许凤玲躺在硬板床上,听着那边毫不掩饰的动静,面红耳赤,用被子蒙住头,却依然无法隔绝那令人心烦意乱的声音,几乎彻夜未眠。
第二天,许凤玲眼下带着淡淡的青黑,强打精神对王平安和容光焕发的纪琼芝说:“王先生,琼芝妹妹,今天没什么安排,我带你们去周边逛逛吧,也了解一下本地风情。”
王平安点头同意。许凤玲驾车,载着两人驶向郊外。南粤水乡的风光旖旎,但许凤玲似乎心神不宁,在一个岔路口拐错了方向,驶上了一条坑洼不平的土路。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