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禄的突然造访与随后看似合理的“解释”,如同一阵疾风掠过湖面,虽未掀起惊涛骇浪,却也让林轩这方小天地的水位,悄然发生了变化。表面恢复平静,水下却暗流潜藏。
赵虎对林轩的态度,多了几分难以言喻的审视。虽不再像之前那般动辄斥骂,但偶尔投来的目光,却带着一种估量与探究。或许在他简单的认知里,能被丹堂王师兄“留意”到的人或事,总该有些特别,哪怕这“特别”被归结为“运气”。他分派给林轩的杂役,依旧繁重,却不再刻意挑选最脏最累的,仿佛在观察,这“运气”是否会带来些意想不到的变化。
其他杂役弟子间,也隐隐有流言流传。说什么林轩走了狗屎运,田里住了只灵蛙,带了点“仙气”,所以草长得好。语气酸溜溜的,带着不信,却也掩不住一丝好奇。有人甚至偷偷跑到林轩田边张望,想看看那所谓的“金线蛙”是何模样,是否真能带来好运。
对这些变化,林轩心知肚明,却只作不知。他愈发沉默寡言,每日只是埋头干活,将分内的杂役做得一丝不苟,侍弄灵田时也更加低调,将那些长势过好的凝露草有意无意地同其他稍差的混在一起,让整片田看起来只是“尚可”,而非“突出”。他将“藏拙”二字,践行到了日常的每一个细节里。
而那只被推至风口浪尖的金线蛙,似乎也感知到了氛围的异常,出现的次数越发稀少,行动更加诡秘。往往只在月色最黯淡的后半夜,才会悄然现身,汲取片刻地气,便迅速消失。
这一夜,月黑风高,乌云蔽空。林轩在屋内完成日常打坐,感觉心神不宁,便起身来到屋外,习惯性地走向灵田。没有月光,田地里一片漆黑,只有远处山峦的轮廓和更远处宗门零星灯火提供的微光。
他走到引水池边,正准备像往常一样进行晚间的“问土”,却忽然听到池边传来一阵极其轻微、与往常不同的“噗嗒”声,伴随着细微的水花溅落。
林轩屏息凝神,悄然靠近。借着极其微弱的光线,他隐约看到那只暗金色的金线蛙,正趴在池边一块光滑的鹅卵石上,腮帮剧烈鼓动,身体微微颤抖,似乎极为痛苦。与往日安静汲取地气的状态截然不同。
林轩心中一动,隐在阴影里静静观察。只见那金线蛙挣扎了片刻,猛地张口,吐出了一小团约莫米粒大小、散发着极其微弱柔和白光的物事,那物事落入池边的浅水洼中,光芒随即内敛。吐出此物后,金线蛙似乎虚脱了一般,伏在石头上喘息了半晌,才缓缓跳入水池深处,消失不见。
等了约莫一炷香的时间,确认金线蛙已经离开,林轩才小心翼翼地走上前去,蹲下身,伸手在那片浅水洼中摸索。指尖很快触碰到一颗冰凉、光滑、约莫绿豆大小的圆珠。
他将圆珠捞出,放在掌心。珠子呈半透明的乳白色,表面光滑无比,触手温润,仔细感应,能察觉到其中蕴含着一丝极其精纯、却微弱得几乎要消散的水属性和土属性混合灵气,更带着一种独特的生机韵味。
“这是……蟾酥?还是……内丹雏形?”林轩回忆起古籍中的零星记载。一些灵兽在吞吐日月精华或地脉灵气时,偶尔会凝练出类似的精华之物,于修士而言,是炼制某些丹药的辅料,或可直接吸收,有微弱的滋养之效。但这金线蛙品阶太低,凝出的这东西,恐怕连最低阶的“妖丹”都算不上,顶多算是一点灵气精华的凝结体。
即便如此,对目前的林轩来说,这也是意外之喜!这珠子蕴含的灵气精纯程度,远胜他平日吸收的驳杂灵气,更重要的是,其中那丝生机韵味,与他滋养地脉草时感受到的大地生机隐隐呼应!
“是因我这灵田的地气,才促使它凝出此物?”林轩心中猜测。这算是金线蛙对这片土地的另一种形式的“回馈”吗?
他没有立刻使用这枚“蛙珠”。而是将其小心地用一块干净软布包好,带回木屋藏起。此物灵气微弱,直接吸收效果有限,或许……有更好的利用方式?
接下来的几天,林轩一边继续低调种田,一边暗中琢磨这蛙珠的用法。直接服用?风险未知。融入肥料?似乎有些浪费。他想起古籍中一些关于简单“药浴”或“饵术”的记载,或许可以尝试用这蛙珠作为引子,配制一种能微弱滋养肉身或辅助感应地气的简易方子?
就在他潜心研究之际,杂役区却起了一阵小小的波澜。起因是丹霞峰下来了一位执事弟子,宣布需要一批品质稍好的“十年份”青纹藤,用于炼制一批低阶疗伤药,报酬比往常丰厚三成。
消息一出,杂役弟子们顿时议论纷纷。青纹藤不算稀有,但对生长环境有一定要求,在杂役区这种贫瘠之地,能自然生长到十年份的极少,大多需要精心培育。这无疑是个赚取贡献点的好机会。
赵虎负责统计报名和初步筛选。不少弟子都跃跃欲试,拿出自己平日里小心照料的、长在角落或山缝里的青纹藤。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