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虚空中穿梭。太初之源包裹着他,使他仿佛化身为一道超越常规物理规则的信息流,在维度间隙与物质宇宙的夹缝中急速前行。他不敢在一个地方停留太久,体内那道“坐标印记”如同悬顶之剑,时刻提醒着他危机的迫近。
不知穿越了多少荒芜星域,掠过了多少死寂星河,那共振的指引终于变得清晰、稳定起来。
最终,他抵达了一片看似平平无奇的虚空。这里没有恒星,没有行星,甚至连星际尘埃都稀薄得可怜,只有永恒的黑暗与冰冷。
然而,在林砚“太初之源”的感知下,眼前的虚空却并非空无一物。一个庞大而精妙的、由多种未知规则交织成的隐匿法阵,如同一个透明的气泡,静静悬浮在这里。法阵的能源核心似乎并非物质或能量,而是某种……凝聚的“概念”与“信息”,其波动与星尘之舟最后燃烧时散发的气息有几分相似,却又更加复杂、稳固。
这里,就是微光共振的源头之一,一个由“记录者”或类似存在建立的隐秘“庇护所”。
林砚没有贸然闯入。他悬停在法阵之外,收敛所有气息,仔细感知。法阵本身并不具备强大的攻击性,更多的是伪装、隔绝与预警。其技术层次极高,若非有内部发出的共振指引,即便以他如今的境界,恐怕也难以发现此地。
他尝试着,将一缕蕴含着一丝星尘之舟气息、以及自身“太初之源”平和意念的波动,轻轻触向那隐匿法阵。
如同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法阵荡漾开一圈无形的涟漪。
片刻的沉寂后,前方的虚空如同水幕般向两侧分开,露出一个仅容一人通过的入口。入口后方,并非想象中的星球或大陆,而是一片被柔和光芒笼罩的、仿佛由无数几何光廊构成的奇异空间。
一个身影出现在入口处。
那并非纯粹的人类,也非已知的任何种族。他(或者说它)的身躯半透明,仿佛由流动的数据和星光构成,形态在实体与虚影之间不断微妙变化,只有一双眼睛,如同浓缩的星系,蕴含着智慧与岁月的沧桑。
“欢迎,执火者。”一个温和而直接响彻在林砚心神中的意念传来,“我是‘守秘人’艾尔。我们感知到了‘星尘’最后的闪耀,也感受到了你身上‘太初’的脉动。请进,这里暂时是安全的。”
林砚能感觉到对方并无恶意,而且其存在形式与力量属性,都与这庇护所浑然一体。他点了点头,一步踏入光廊之中。
身后的入口无声闭合,外界的虚空再次被完美隐匿。
进入内部,林砚才真正感受到这处庇护所的不凡。它并非建立在物质基础上,更像是一个独立的、依托于某种高维规则存在的“信息奇点”。无数条光廊通向四面八方,每一道光廊的墙壁上,都流动着难以计数的符文、图像和数据流,那是无数文明、无数纪元的知识与历史残影。
一些形态各异的身影在光廊中穿梭或静立。有的如同艾尔一样是能量信息体,有的保持着血肉之躯却散发着古老的气息,有的甚至是纯粹的机械构造或元素生命。他们共同的特点是,都带着一种历经劫难的疲惫,以及眼眸深处未曾熄灭的、对知识与生存的渴望。
这里是“万识回廊”,一个由诸多纪元幸存者、流亡者共同维护的知识圣地与临时避风港。”艾尔介绍道,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悲悯,“我们无力正面抗衡‘归寂’的洪流,只能在此收集、研究、保存那些被毁灭或即将被毁灭的文明‘残影’,希望能从无数失败的案例中,找到一丝规律,或者……等待一个变数。”
他的目光落在林砚身上,意思不言而喻。
林砚默然。他看到了光廊墙壁上闪烁的画面:有辉煌的魔法帝国在苍白之光下化为抽象的几何图案而后消散;有发展到极致的科技文明试图用维度武器反抗,却连同武器本身被一同“格式化”;有追求个体伟力修真的强大存在,在道争中被磨灭了一切存在痕迹……
这些都是“归寂”的受害者,是“吞噬者”食谱上的文明残骸。这里的“万界残影”,就是一部部沉甸甸的、用毁灭写就的编年史。
“我带来了新的信息。”林砚开口,将关于当前“吞噬者”主力的情况、节点意志的特性、以及最重要的——那源自“归寂之主”的“苍白之光”烙印信息,通过意念共享给了艾尔。
艾尔接收着信息,他那由数据构成的身躯明显波动起来,尤其是接触到“苍白之光”的烙印时,整个回廊的光芒都仿佛黯淡了一瞬。
“果然……和‘苍白纪元’的记载吻合……”艾尔的声音带着深深的震撼与确认,“那并非简单的毁灭,是‘重置’,是让一切回归‘太无’的终极手段。当前的这些吞噬者,确实只是被那‘苍白’气息污染、异化后形成的爪牙和衍生物!”
他看向林砚,目光灼灼:“你能接触其烙印而不被同化,甚至能与之抗衡,你的‘太初之源’,很可能正是应对这‘终极归寂’的关键之一!这不仅仅是道争,这或许是……生机所在!”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