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祖英灵且安心等候,待孙儿建功归来,定迎遗骨归葬故土……
山风卷着少年誓言传入柴皓耳中,尤其当听清那少年姓名时, 眼中骤然迸发精光——
此子竟是杨再兴!
使金枪的杨家后人,壮志凌云的少年郎,除却史上岳家军那位百人斩猛将还能是谁?
正史记载,杨再兴原为洞庭湖巨寇部将,曾阵斩岳飞胞弟岳翻。岳飞惜才纳降,终得其单骑冲阵、屡破金兵的盖世骁将。
杨再兴单枪匹马突围未果,却能毫发无损地全身而退!
仅此一战,便足以证明他的勇猛堪比三国时期的赵云!
杨再兴最辉煌的一战,当属郾城之战中的小商河战役。
当时,他仅率三百骑兵侦察至小商河,却遭遇数万金军围堵。
面对强敌,杨再兴毫无惧色,率领三百余人与金军血战,斩杀敌军两千余人,并击毙金国万户大将撒八勃堇及上百名将领。
然而终因寡不敌众,加之战马陷入淤泥,他身中无数箭矢,壮烈牺牲。
即便如此,他的勇猛仍令数万金军胆寒!
金军甚至不敢保留他的 ,只得将其火化。
焚烧后,仅从他身上取出的铁质箭头就多达两升!
这段历史记载真实可信,连金国都不得不承认。
由此可见杨再兴之勇武无双!
不仅如此,杨再兴不仅是一员猛将,更具备统帅之才。
岳飞曾多次分兵给他,让他独当一面,征讨金军。
杨再兴总能因地制宜,随机应变,屡次大破敌军!
在原本的历史中,杨再兴的崛起还需数年,但如今赵宋已亡,大周新立。
他不再是曹成、杨幺麾下的草寇,而是投军入伍,成为柴皓大周军队的一员。
柴皓此时才得知,杨再兴竟已加入自己的麾下。
毕竟登基后日理万机,军队的招募与训练只能交由下属负责,未能亲力亲为,不知情也在情理之中。
但即便今日未曾巧遇,杨再兴之名迟早也会传入柴皓耳中。
如此绝世猛将,哪怕从小兵做起,也必将在战场上大放异彩!
大周不压制武将, 行赏,公平透明。
杨再兴定能凭战功晋升,成为朝堂重将。
既然今日相遇,柴皓便顺势勉励这位未来的名将。
此时,杨再兴察觉身后有人靠近,转身一看,只见一名银袍银甲的高大青年,如天神般在一众将领簇拥下走来,当即单膝跪地行礼:“拜见陛下!”
柴皓微微一笑,抬手示意他起身,说道:“杨再兴,朕已听到你方才所言。杨老令公的陵寝,朕会安排人妥善安葬,并举行国祭。你无需挂念,只管凭手中本事杀敌报国,让杨老令公欣慰,不负杨家将威名!”
杨再兴听罢,稚气未脱的面庞上顿时涌现出复杂神情。
激动之情最先涌上心头——这位威震寰宇的新朝 ,不仅听见了他的话语,更是一语便记住了杨再兴这个名字。
更令他心潮澎湃的是,天子竟要以 之尊,亲自下诏迎回杨老令公灵柩,举行国葬礼制。这份对先祖的尊崇,这份给予杨门后裔的殊荣,让少年郎君眼眶发热。
最令他惊异的是天子的平易近人。自己不过是个初入行伍的新卒,纵有杨家血脉,但大周军中杨氏子弟何其多? 却独独对他这个无名小卒温言相询,这般亲和做派,与想象中天威凛凛的圣君形象截然不同。
此刻的杨再兴尚不知,自己日后会成为何等骁勇的悍将。他只觉得热血上涌,特别是听到天子那句凭真本事杀敌报国的勉励时,整张脸都涨得通红。
末将杨再兴定当肝脑涂地!少年紧攥红缨金枪的指节发白,声如洪钟的誓言在祭台前回荡,必不负陛下期许,不辱杨门威名!
待他退至一旁,西军统帅杨可世便前来认亲。两人细论族谱,方知杨再兴竟是杨可世的堂侄,与青面兽杨志亦属同宗。
杨可世越看这英气勃发的后辈越是喜爱,正欲向柴皓 将其调入白梃兵,不料向来谦和的岳飞突然横插一杠。
杨将军。岳飞板着脸挡在两人之间,眼底却藏着得色,此子乃岳某亲手募得,更是我的亲兵卫率。
这番护犊子的架势反逗得杨可世朗笑:岳帅既已捷足先登,末将岂敢 ?他本意只是栽培族中晚辈,见岳飞如此重视,反倒放下心来——谁不知岳鹏举最擅 将才?
柴皓
在这个时空,杨再兴自愿从军,新兵营随机分配时,竟被岳飞选中,这岂不是天定的缘分?
柴皓对此只是淡然一笑。有岳师兄的悉心教导,再加上自己的暗中关注,杨再兴成长为绝世猛将的日子还会远吗?
更令人期待的是,高宠也在岳飞的背嵬军中。这位《说岳》中的第一枪与杨再兴时常切磋,或许能让两位绝世猛将的武艺更上一层楼!
柴皓自然乐见其成。
祭奠仪式结束后,柴皓命令后队步兵以两狼山为据点,依险扎营。
前队骑兵则在两狼山以北展开阵型,面向代北平原严阵以待。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