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八章:宫中暗涌,新敌浮现
养心殿内,龙涎香的青烟袅袅升起,却驱不散空气中的凝重。
皇上放下手中的奏折,揉了揉眉心。龙案上堆着的,大半是弹劾新政与晏氏商号的折子。这些日子以来,这样的奏折越来越多,言辞也越来越激烈。
“陛下可是累了?”一个温柔的声音响起。
杨贵妃端着参茶,袅袅婷婷地走来。她年不过二十,容貌娇艳,眉目间却有着超越年龄的沉稳。自童贯失势后,她凭借永昌侯府的关系和自身的手段,迅速在宫中崛起,如今已是皇上跟前最得宠的妃子。
皇上接过茶盏,轻叹一声:“这些朝臣,整日争来吵去,没个清净。”
杨贵妃体贴地为皇上揉着太阳穴,柔声道:“臣妾听闻,近来新政推行颇多阻碍,陛下可是为此烦心?”
“新政本是为强国富民,奈何阻力重重。”
杨贵妃轻笑:“陛下圣明。只是臣妾听说,这新政中兴商利等条款,让不少商人得了利,却苦了百姓。那晏氏商号更是借此大肆扩张,恐有以商乱政之嫌啊。”
皇上眉头微皱:“晏氏商号此次北境立功,朕才赐他们皇商资格。”
“陛下仁德。”杨贵妃话锋一转,“只是臣妾听闻,那沈墨轩借皇商之名,与江南商人往来密切,如今又南下广州,似有意开拓海外贸易。这...恐怕不太妥当吧?”
皇上放下茶盏:“有何不妥?”
“我朝历来重农抑商,如今商人势力日渐坐大,长此以往,只怕...”杨贵妃欲言又止,“臣妾也是听朝中一些老臣议论,说这新政太过激进,恐动摇国本。”
皇上沉默不语,眼神却渐渐深沉。
与此同时,慕容惊鸿和柳含烟正在沈府研究慕容白留下的笔记。
“天理教...”慕容惊鸿喃喃念着这个陌生的名字,“白叔说这个组织一直在暗中操纵朝局,连慕容家的案子都是他们策划的。”
柳含烟蹙眉:“这个天理教,与白莲教、海蛇帮是否有关联?”
“笔记中提到了些线索。”慕容惊鸿翻到某一页,“你看这里,白叔怀疑天理教与宫中某人有关,而且此人地位极高。”
“宫中?”柳含烟一惊,“难道是...”
二人对视一眼,都想到了同一个可能。
就在这时,苏芷瑶匆匆进来:“二位姐姐,不好了。方才宫中传来消息,杨贵妃在陛下面前进言,说我们晏氏商号以商乱政,陛下似乎听进去了。”
“杨贵妃?”慕容惊鸿蹙眉,“可是永昌侯府的那位?”
苏芷瑶点头:“正是。她姑母是永昌侯的正室,自小在侯府长大。童贯失势后,她就成了永昌侯府在宫中的新代言人。”
柳含烟冷笑:“原来如此。看来永昌侯虽然倒台,但他的势力并未完全清除。”
慕容惊鸿沉思片刻:“这个杨贵妃,我们必须多加留意。”
三日后,宫中举办赏花宴。杨贵妃特意邀请了朝中重臣的家眷,苏芷瑶也在受邀之列。
御花园中,百花争艳,仕女如云。杨贵妃坐在主位,一身华服,光彩照人。
“苏姑娘来了。”她微笑着招呼苏芷瑶上前,“早就听闻晏氏商号的苏姑娘才貌双全,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苏芷瑶恭敬行礼:“贵妃娘娘过奖。”
杨贵妃亲切地拉着她的手:“不必多礼。本宫听说晏氏商号近日生意兴隆,连海外贸易都要涉足,真是后生可畏啊。”
这话看似夸奖,实则暗藏机锋。在场的贵妇们闻言,都露出意味深长的表情。
一位老王妃淡淡道:“商人重利,本也无可厚非。只是若太过张扬,恐非国家之福。”
另一位郡主接口:“可不是吗。我听说现在京中百姓都在议论,说商人地位太高,连读书人都不如了。”
苏芷瑶心中恼怒,却不得不保持微笑:“晏氏商号蒙陛下恩典,得赐皇商资格,自当恪守本分,为朝廷效力。”
杨贵妃轻笑:“苏姑娘误会了,本宫并无他意。只是...”她话锋一转,“如今朝中对新政非议甚多,晏氏商号作为新政的受益者,还是低调些为好。”
宴席结束后,苏芷瑶立即将经过告知慕容惊鸿和柳含烟。
“这个杨贵妃,果然不简单。”柳含烟道,“她看似温和,实则字字诛心。”
慕容惊鸿沉吟:“她在宫中根基未稳,就敢公然针对晏氏商号,背后定然有人支持。”
“会不会是天理教?”苏芷瑶问。
“不无可能。”慕容惊鸿取出慕容白的笔记,“你们看这一页,白叔提到天理教在宫中有一个重要人物,代号。”
柳含烟眼睛一亮:“玉凤...杨贵妃的封号中正有一个字!”
三人面面相觑,都感到事情的严重性。
如果杨贵妃真是天理教的人,那她针对晏氏商号就不仅仅是争权夺利,而是有着更大的图谋。
当晚,柳含烟动用在宫中的关系,暗中调查杨贵妃的底细。而慕容惊鸿则继续研究笔记,寻找更多线索。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