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幻言 仙侠 穿越 悬疑 科幻 都市 其他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荔枝免费小说 > 古言 > 快穿成炮灰?明明是在敛财囤货 > 第159章 红楼炮灰丫鬟22

当然,这是她当牛马时奉行的准则,当霸总那一世,她最喜欢的还是全能型人才。

手下什么都能干的快乐,你想象不到!

说远了,还是说回此间话题,水稻的亩产600多斤左右,土豆2000斤左右。

红薯和玉米都有两种,淀粉多出粉的,还有甜味足、口感好的,比如蜜心黄薯。

既然都已经偷渡出来了,索性便一步到位了,她想自己吃好一点怎么了?难道还要她实力演绎一次,农民自己是吃不上好东西的?

同类物种间,两者的产量差不太多,似红薯,前者3000斤左右,后者2400斤左右,玉米前者1000斤,后者800斤。

那既然两者差别并不大,为何不只拿出口感好的那一种呢?

自然是因为平民百姓了,在他们眼里,口感好不好的不重要的,每亩地多出几十斤粮食,关键时刻也是能活命的。

所以,尽管麻烦了一点,还是把它们拿出来了。

“阿余,你听到了吗?如此高产之物,我大乾的百姓有福了。”说这话的时候,林冬青眼中泪光闪烁,心中似有豪气万丈。

阿余看着也满生欢喜,然后...

选择了泼凉水:“爹,这是因为是在上等地里种出来的,又伺候的精心,才会如此高产。

若是真让普通百姓去种,那这产量必得往下降起码四分之一,多得甚至三分之一。”

林父摆了摆手:“不用担心,这些种子如你所言,本就用不着上好的地,至于伺候精心?

放心,农人可不会糊弄地皮,必是比我等精心得多,再加上你给的肥料方子,即便是减产,也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阿余啊,即便没有这些,仅仅是水稻产量增产两倍,这功劳也够大得了。”

“那么,爹,可以去报喜了!”

“哈哈,你说得没错,待林大人那得了消息,启用准备已久的后手,我等便可以向当地县官报喜了。”

按理来说,林如海自己是当官的,有密折上奏的渠道,这又是在他家的祭田里实验出来的结果,绕过当地直接与圣人禀告也是可以的。

但想在官场混得顺当,有些时候也是要让别人喝口汤的,这叫资源置换。

也正是因为如此,阿余从一开始就没有拿出那些,需要每年更换的杂交种子。

虽然这些种子产量更高、口感更好,还能抵抗虫害和洪涝等恶劣天气。

但唯有一点,年年需更换的良种,便是将所有的主动权,都垄断在权贵手中。

或者更极端的,是皇帝一个人手中,那这以后,良种还是良种吗?

焉知那日不会化成一柄利剑,刺向毫无还手之力的百姓身上?毕竟这些人的权势,连知识都能在顷刻间抹去。

所以,还是慢慢来吧,步子不要跨得太大,死的人也能少一些。

当然了,良种不能直接留下,但火种可以,阿余看着手上表皮破烂老旧,纸张泛黄的书本,满意一笑。

不愧是她,就是这么的未雨绸缪,这谁还能分得清她与天才的区别?

没错,她把后世的种植之法,挑挑拣拣的,把最基础的核心,全浓缩在了这一本薄薄的书上。

就当是为古代农业做得贡献了。

其实这里面的内容并不惊世骇俗,现代农业的种植方法,不也是总结了前人的经验后,取其精华之后再改良得来的么?

发展快速不过是因为知识的普及、实验器具的发明,才会各行各业都在短短时间内发展迅猛。

所以啊,在古代当女皇,还不如她找准时机,将玻璃给苏出来,这才是生化的基础。

有了它,以后自然会有聪明人,能从中发现各类物种间生命的奥义。

阿余忙着为自己打补丁,爹和二叔还有义父整日关在书房商议大事,早出晚归的,愣是在一个地方,过上了有时差的日子。

至于娘和二婶,自然还是在老家,陪着几个应考生一起,等着科考结果了。

这可是秀才试的最后一哆嗦,还是值得为了这结果等上那么一等的。

就在各方为了各自的人生大事忙碌,连阖家团圆的中秋佳节,都是草草的各分阵营各自过时,好消息接二连三的来了。

时间来到九月末,所有的努力都已经出了成果。

首先是阿余的几个哥哥,各自都有了秀才的名头,两个大的到底沉稳些,成绩看上去还不错,一个第七名,一个十一名。

三堂哥是23名,至于自己的亲二哥,三十五名的好成绩,好险没考过。

不过他能在生了整个吃心眼的情况下,还能顺利考过,也很不错了,反正家里没人嫌他。

虽然成绩不一,但再是孙山呢,也不能拿豆包不当干粮啊。

他们刚起家没五年,还没眼光高到头顶,觉得名次不好就羞于见人的地步。

到了十月,在金桂飘香的季节里,自京城而来的天使一行人,再次带来了好消息。

阿余使了个障眼法,虚虚跪在爹身后,这叫识时务者为俊杰,不跪实了是因为不想没罪非得上赶着受。

“奉天承运,皇帝召曰:

朕君临天下,唯贤是举,以求治世之能臣,共兴家国之大业,今有林氏众人,出身书香门第,胸怀经天纬地之才,改进良种,丰天下粮仓于一旦,朕心甚悦!

今特封林冬青高廪伯,林白青拢歌伯,赐钱氏、许氏超品夫人,闻林氏女余秀外慧中,性资聪慧,驯养良种有功,特册封为嘉穗县主。

望尔等能以天下苍生为念,秉持忠诚之心,为朕分忧,为百姓谋福,不负朕之厚望。

钦此!”

一个取自先秦诗经《丰年》,一个取自王安石的《秋兴有感》,包括自己的封号,圣上这是生怕别人不知道他们家的爵位为何而来呢。

不过如此也好,只要顶着这名头一日,便无人敢对他们家出手了,毕竟现在的读书人,最讲究的是‘饮水思源’嘛。

林家,稳了!

喜欢快穿成炮灰?明明是在敛财囤货请大家收藏:(064806.com)快穿成炮灰?明明是在敛财囤货www.064806.com荔枝免费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