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之国与地球同盟提出的、以模拟宇宙法则波动为“门铃”、尝试与未知高维侦察者建立沟通的大胆设想,如同一柄双刃剑,悬于决策者的心头。执行,可能打开潘多拉魔盒,引发不可控的后果;放弃,则意味着在日益紧迫的威胁面前坐以待毙。当理论的推演进入实质性的筹备阶段,无数技术、伦理与战略上的难题便接踵而至。而这一切计划的核心——沉睡中与地球深度共生的早田进,其胸口的“心光之种”虽与法则涟漪共鸣,却仍处于不可控的自然孕育状态。这枚维系着两个文明希望的种子,能否被安全地“引导”,成为敲响星门的第一声叩响?星海彼端的沉默观察者,会对这声试探性的叩问,作出何种回应?
光之国,最高战略议会厅,关于“模拟法则波动”计划的可行性论证会,已持续了数个标准地球日,气氛凝重得仿佛能凝结出水滴。
巨大的全息星图悬浮在中央,上面标注着太阳系内已被未知侦察者“标记”或干预过的地点:木卫二冰层下的异常区、小行星带C-1274星体的几何刻印、以及火星轨道附近数次短暂的空间褶皱点。而计划的潜在实验场——木卫二,被一个醒目的红色光圈环绕着。
“技术层面的风险是前所未有的,”首席能源科学家指着复杂的能量模型,“模拟特定的法则波动,意味着我们要在极小的范围内,短暂地扭曲空间织构、改变局部物理常数。这需要近乎创世级别的能量控制精度。任何微小的偏差,都可能不是‘敲门’,而是……‘炸门’。甚至可能在我们所在的宇宙膜上撕开一个无法愈合的伤口,导致局部空间的彻底崩解或高维能量的倒灌。”
安全部门负责人 的担忧则更为直接:“即便技术成功,我们如何确保吸引来的是‘沟通’而非‘剿灭’?对方的技术层级明显高于我们。这声‘敲门’,在对方听来,可能如同蝼蚁的嘶鸣般微不足道,也可能被视为极具威胁的挑衅,招致立刻的、毁灭性的打击。我们这是在拿整个太阳系的安危做赌注。”
伦理委员会的成员 提出了更深层次的质疑:“早田进队员目前的状态,是一种与地球共生的、自然的、甚至是神圣的进化过程。我们为了战略目的,去主动‘引导’甚至‘利用’他体内那枚尚未完全成型的‘心光之种’,这是否违背了守护生命的初衷?是否会对他未来的进化产生不可逆的干扰或伤害?我们有权替他做出这个决定吗?”
支持者则强调了迫在眉睫的危机。情报部门展示了最新的分析数据:未知侦察者的活动频率和范围正在稳步提升,其干预行为从最初的“观察”和“标记”,逐渐显示出某种“测试”和“采样”的迹象。一种主流的分析认为,对方可能在评估太阳系,尤其是地球的“价值”和“威胁等级”,为其最终的决策(是接触、无视还是清除)收集数据。被动等待,无异于坐视对方完成评估,将自身的命运完全交予未知。
“我们需要主动权,哪怕只是一丝。”佐菲奥特曼(本体)沉声道,“一次可控的、有限的接触尝试,至少能让我们窥见对方意图的冰山一角。总比在完全无知的情况下,迎接对方的‘最终判决’要好。”
诺亚的空灵之声为讨论注入了定力:“风险确实存在,但并非不可控。我们可以将实验规模控制在最小限度,选择相对隔离的木卫二作为场地,并做好多重应急封印准备。至于早田队员……他的意识虽在沉睡,但其本质与地球生命网络一体。若此计划能增加地球存续的希望,或许……这本就是他潜意识深处的意愿。关键在于‘引导’的方式,必须绝对温和,以‘共鸣’和‘请求’为主,而非‘抽取’或‘驱动’。”
经过反复的激烈辩论和风险评估,最终,奥特之父健摄政王(健) 做出了艰难但果断的决策:
“批准‘星门试叩’计划第一阶段:可行性验证与安全准备。目标:在木卫二基地,制造一次持续时间为普朗克时间量级、强度为理论推算最小阈值的‘空间曲率谐振波’(模拟特定法则涟漪)。能量源:优先尝试利用木星引力场共振放大自然能量;备用方案:在绝对安全措施下,极小功率激活‘心光之种’共鸣作为引导和稳定器。整个实验过程,由诺亚、雷杰多两位大人的意志投影亲自监控,随时准备中断并封印空间。同时,启动‘方舟协议’最低限度预备,确保在发生最坏情况时,能第一时间将地球核心生命信息转移。”
命令下达,整个光之国和地球同盟的顶尖力量,开始围绕这个前所未有的计划高速运转起来。
地球,西藏“世界轴心”遗迹,“心渊观测站”成为了“星门试叩”计划在地球侧的核心。
研究的重点,自然落在了早田进和他胸口的“心光之种”上。如何在不惊扰其沉睡、不损害其进化进程的前提下,与之建立更深入的“引导性”连接,成为摆在尤莉安公主(能量分身)、玛丽亚医官和众多顶尖科学家面前的最大难题。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