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元剑的预警剑鸣还在耳畔回响,锋锐的剑音刚划过桃林上空,林越便觉西北方向的妖气如沸腾的墨汁般暴涨——那股气息并非之前感知的“游离散逸”,而是凝聚成了实质的灰黑色气柱,气柱顶端隐约可见一对猩红的鼠目。他脚尖点地,身形如清风般后退半步,右手已按在龙元剑剑柄上,左手同时催动排云掌的柔劲,想先将袭来的腐臭阴风卸开。
可掌劲刚触到阴风边缘,体内突然传来“嗡”的一声闷响。丹田内那12%的神力光点本已稳定,此刻却如被投入沸水的冰块,剧烈震颤起来——神话世界的天地灵气正顺着他的毛孔疯狂涌入,这些灵气并非昆仑墟“纯净凝练”的仙灵之气,而是带着“流动特性”的驳杂能量,其中还夹杂着极淡的时空因子,与风云世界“闭环循环”的仙武之力形成了尖锐冲突。
仙武同源的能量循环瞬间滞涩,原本如江河奔涌的仙力,在经脉中凝成了细小的“能量疙瘩”,神力则如受惊的游鱼,在丹田内乱撞。林越只觉浑身经脉像是被塞进了无数根滚烫的细针,手臂的肌肉不受控制地抽搐,排云掌的护罩“啵”地一声碎裂,眼前骤然一黑。在失去意识前的最后一瞬,他隐约看到一道娇小的棕色身影窜到他身边,用毛茸茸的爪子拽住他的衣袍——是那只跟了他一路的小猴子。意识如被潮水淹没,他栽倒在桃林深处的沟壑中,陷入黑暗前,掌心的平安符传来一阵微弱的温热,像是聂风在西峰递来的暖酒。
再次恢复意识时,鼻腔先捕捉到一股层次分明的气息:最底层是钟乳石特有的清冽湿意,中层是晒干草药的微苦,表层竟还裹着一丝淡淡的桃香与阳光味道——这味道与他昨日在桃林木屋闻到的截然不同,却异常安心。他缓缓睁开眼,视线从模糊到清晰,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布满青苔的岩石穹顶,几簇乳白色的钟乳石悬在上方,尖端凝结的水珠正“滴答、滴答”落下,精准地砸在旁边一个石盆里,声音清脆如剑庐的铜铃,在狭小的山洞里形成轻微的回响。
“这里是……”林越动了动手指,指尖触到的不是沟壑里的湿土,而是柔软干燥的干草。他撑起身体,发现自己躺在铺着厚厚一层干草的石台上,干草被晒得蓬松,攥在手里能感受到阳光的余温,还能闻到干草缝隙里藏着的桃花瓣香气——显然这些干草不是随意堆放的,而是有人精心晾晒后铺在这里的。身下的石台被磨得光滑如玉,没有一丝棱角,边缘刻着几道浅痕,凑近一看,竟是用剑尖划下的草药图谱,其中一味“桃叶兰”的纹路格外清晰,叶片的脉络、花瓣的褶皱都栩栩如生,与他昨日在木屋墙角看到的那捆干草完全吻合——这必然是“散修”身份原主留下的痕迹。
他撑着石台坐起身,浑身经脉传来细密的酸胀感,像是练了一整天排云掌后肌肉的迟发性酸痛,却又更深入肌理——不是疲惫,是能量在经脉中“重新排布”的正常反应。低头看去,玄色衣袍的袖口被桃枝划破了一道三寸长的口子,露出的小臂上,淡金色的神力正与一缕淡绿色的灵气缠绕、碰撞,形成肉眼可见的细小能量漩涡,漩涡经过的地方,皮肤泛起淡淡的红痕,像是被热水轻烫过。
“是能量体系的法则冲突。”林越瞬间想通了关键。风云世界的仙武之力是“人为凝练的闭环能量”,无论是龙元之力还是排云掌劲,都遵循“收放由心、凝练不泄”的法则;而大话西游的天地灵气,是“自然流动的开放能量”,其中还夹杂着这个世界特有的“时空因子”,就像一条奔腾的河流,根本无法用“闭环”的方式去约束。这就好比用装清水的陶罐去装流动的沙子,罐口的“闭环”与沙子的“流动”本质冲突,难怪会引发能量滞涩。
他试着运转一丝仙力,仙力刚走到小臂经脉,便被那缕淡绿色灵气“撞”得偏离方向,酸胀感瞬间加剧。林越皱了皱眉,正想强行引导,发髻上的莲心簪突然微微发烫,簪头莲花瓣的七道剑痕同时亮起莹白微光,一缕温润的剑气顺着脊椎缓缓注入经脉——这缕剑气不像无名平时传授的“破煞剑”那般锋利,反而如剑庐石桌上的热茶,带着“润物细无声”的特质,所过之处,原本紧绷的经脉瞬间放松,酸胀感如潮水般退去。
几乎是同时,掌心的平安符也随之发热,聂风的风劲化作无数细密的青色丝线,如西峰的晨雾般,将那些缠绕碰撞的神力与灵气轻轻分开,形成一道“缓冲带”;玄铁牌则贴在胸口,步惊云的墨色掌劲扩散开来,在他的皮肤表面形成一层半透明的能量屏障,像一道闸门,阻止外界的灵气再贸然涌入体内——三道羁绊之力配合得天衣无缝,莲心簪的剑气“疏导”,平安符的风劲“分离”,玄铁牌的掌劲“拦截”,形成一个完整的能量处理链条,竟比他自己运转功法更有效率。
“多谢。”林越轻声道谢,指尖划过莲心簪的暖玉簪身,簪身的温度恰好与他的体温一致,这是无名特意用剑气温润过的,怕寒玉伤了他的发根。目光扫过山洞四周,这是一个约三丈见方的隐秘洞穴,空间不大却异常整洁。洞口被茂密的桃枝与藤蔓遮掩得严严实实,只漏进一缕细碎的阳光,恰好落在墙角的石灶上,将灶台上的陶壶镀上一层金边。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