撤离行动在夜色与精密计算的双重掩护下悄无声息地完成。当林晚星透过舷窗,看着下方威尼斯如同洒落碎钻的灯火渐渐模糊,最终被云层吞噬时,心中并无太多离愁,反而有一种踏入未知领域的决然。私人飞机穿越阿尔卑斯山上空凛冽的气流,最终降落在一条隐藏在山谷中的私人跑道。随后,他们换乘全地形车,在蜿蜒陡峭的山路上行驶了近一个小时,才抵达那个代号“庇护所”的基地。
“庇护所”并非林晚星想象中那种充满科幻感的金属堡垒,而是巧妙地嵌入山体之中,外观是粗犷的岩石和耐寒的混凝土结构,与周围嶙峋的雪峰和墨绿色的针叶林几乎融为一体,极难被发现。内部却别有洞天,空间开阔,设施先进。恒温恒湿的系统确保了舒适,无处不在的传感器和多重独立能源供应构成了坚不可摧的物理防线,而江辰主导构建的数字防御体系——“星盾”的终极形态——则将这里变成了一个信息黑洞,外界任何未经授权的探测都将石沉大海。
这里安全,却也与世隔绝。巨大的观察窗外,是终年不化的雪线、呼啸的山风和偶尔掠过的苍鹰,一种近乎永恒的、带着压迫感的寂静笼罩着一切。
林晚星被分配了一个带有独立画室的套间。画室有一整面巨大的单向玻璃墙,正对着最为壮丽的雪山景观。初到此地,她站在画布前,看着窗外那片极致纯净却又极度严酷的冰雪世界,一时间竟有些无从下笔。威尼斯的潮湿、斑斓与人间烟火气,与这里的干燥、素净与原始野性形成了过于强烈的反差。她感觉自己像一颗被突然移植到陌生土壤的植物,需要时间重新扎根。
她没有强迫自己立刻创作,而是花了几天时间,只是穿着厚重的防寒服,在基地安保人员的陪同下,在划定的安全区域内行走、观察。她触摸粗糙的岩石表皮,感受刺骨的寒风,聆听松涛与冰裂的声响,记录下阿尔卑斯山麓在极端环境下顽强生存的、形态扭曲却充满生命力的高山植物。这些静默的、与天地抗争的生命,与她此刻的心境产生了某种隐秘的共鸣。
江辰则几乎完全投入到了对“影”的最终围剿指挥中。“庇护所”的核心指挥中心成了他的新战场。巨大的屏幕上,代表着“影”及其关联势力的光点正在被来自不同方向的力量——国际刑警的蓝色箭头、金融监管机构的黄色三角、以及江辰团队暗中引导的、代表市场压力和内部瓦解的红色压力值——一步步压缩、包围。
那份直达顶层的举报报告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激起的涟漪终于演变成了滔天巨浪。在确凿的证据链和巨大的压力下,瑞士、卢森堡等地的金融监管部门率先采取了行动,冻结了“影”名下基金会及数个关联空壳公司的主要账户,并启动了涉嫌洗钱和欺诈的正式调查。紧接着,国际刑警组织对“影”及其几名核心助手发出了红色通缉令,罪名包括跨国洗钱、操纵市场、资助恐怖活动(指“礼物”事件)以及阴谋策划人身伤害。
舆论的堤坝也随之崩溃。几家具有全球影响力的财经媒体和调查记者联盟,几乎同时发布了关于“影”双重身份的深度报道,详细揭露了这位受人尊敬的基金会主席如何利用其身份为掩护,构建了一个庞大的犯罪帝国。其精心塑造的慈善家、艺术赞助人形象瞬间崩塌,取而代之的是“阴谋家”、“罪犯”的标签。
“影”苦心经营多年的王国,在内外夹击下,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土崩瓦解。他的公开活动完全停止,名下资产被冻结,昔日的“盟友”和“伙伴”纷纷割席,唯恐避之不及。他真正成为了一只被困在网中、疯狂挣扎却无处可逃的困兽。
然而,越是到这种时候,江辰越是警惕。他深知,一个掌控欲极强、习惯于隐藏在幕后的权力者,在失去一切、面临身败名裂和牢狱之灾时,其反扑将会是何等的疯狂和不计后果。那条关于北非私人安保公司的线索,像一根毒刺,始终悬在他的心头。
“他在等待时机,或者,在布置最后的舞台。”江辰在一次例行安全简报中对林晚星说,他的目光扫过基地外围的监控画面,那里除了风雪,空无一物,却更让人感到不安,“他这样的人,不会甘心于无声的覆灭。他一定会试图制造一个足够震撼的‘终幕’。”
在“庇护所”与世隔绝的寂静中,林晚星开始尝试将阿尔卑斯山带给她的震撼转化为新的艺术语言。她不再追求威尼斯时期的宏大场域和复杂交互,而是转向一种更内敛、更本质的表达。
她使用在基地内能找到的最原始的材料——研磨的岩石粉末、收集的松针、甚至融化的雪水,混合着传统的矿物颜料,在粗砺的特制画板上进行创作。她画的不再是具体的山峦或植物,而是捕捉那种冰与火、静与动、死亡与新生在极端环境下对峙又共生的感觉。
她用大刮刀铺陈出冰冷、坚硬的底色,仿佛万古不化的冰层;然后用极其纤细的笔触,蘸取混合了金粉的暖色调,在冰层中勾勒出细微的、如同毛细血管或地热涌流般的脉络;有时,她会用喷枪制造出弥漫的、如同暴风雪般的白色雾气,再在雾气中,用深沉的蓝黑色点出如同鹰隼眼眸或星核般坚定存在的点。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