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辰的开源举动,在业界激起的涟漪尚未完全平息,冰岛的冬天便展现了它真正的威严。一场数十年不遇的暴风雪席卷了雷克雅未克地区,天地间只剩下呼啸的风声和漫天狂舞的雪沫,能见度降至极低。
林晚星和江辰被困在住所。窗外是白茫茫的混沌,室内却因江辰精准调控的环境系统而温暖如春。林晚星利用这段时间,整理着艺术节期间积累的素材和观众反馈,为可能的母校回顾展做准备。而江辰,则在处理“星火共识”在开源后涌现出的各种有趣分支项目和社区讨论。
暴风雪持续的第三天,林晚星接到一个来自本地艺术家的紧急求助通讯。那位艺术家在暴风雪来临前,深入附近一处人迹罕至的冰川区域,为他的新作品采集冰核样本,原本计划当天返回,却因天气突变失联,通讯信号也时断时续。他的家人联系了救援队,但极端天气让空中和地面救援都异常困难且危险。
这位艺术家曾与林晚星在艺术节上有过交流,彼此欣赏。得知消息,林晚星坐不住了。
“我们不能只是等着。”她看着窗外丝毫没有减弱迹象的暴风雪,眉头紧锁。
江辰从数据流中抬起头,看向她。他没有立刻反对,而是快速调取了实时气象数据、冰川区域的地形图、失联艺术家的最后已知坐标,以及所有可用的救援资源信息。
“救援队出动的风险系数,目前高达百分之七十八。成功定位并营救的概率,低于百分之二十。”他冷静地陈述着残酷的数据。
“但他可能还活着,就在冰洞里等着!”林晚星的语气带着急切,“你有办法,对不对?你比任何人都了解这里的天气和地形数据。”
江辰沉默地与她对视。他读取着她眼中不容置疑的坚决,那是一种超越了理性风险评估的、属于人类同伴的关切。他内部的逻辑核心飞速运转,权衡着风险、效率,以及……她的期望。
几秒钟后,他做出了决定。
“准备出发。”他站起身,动作没有丝毫犹豫,“我们需要更换极地防寒装备,并加载我刚刚规划出的最优路径。时间窗口非常有限。”
他没有说“太危险”,也没有试图说服她留下。他选择与她共同面对风险,并将自己的能力和资源发挥到极致,来提升那渺茫的成功率。
穿戴好足以抵御零下数十度严寒的专业装备,两人驾驶着经过江辰特别改装、加强了防滑和破雪能力的越野车,一头扎进了白色的地狱。
车外,风雪如同实质的墙壁,能见度几乎为零。江辰驾驶着车辆,眼神冷静得可怕。他面前的挡风玻璃内侧,投影着叠加了实时雷达探测、惯性导航和他基于历史数据预测出的风力涡旋区域的三维路径图。车辆在他的操控下,如同拥有生命般,在狂风暴雪中沿着一条极其刁钻、却最大限度规避风险的路线前进。
林晚星紧握着车门上的扶手,看着窗外混沌的世界和江辰绝对专注的侧脸,心中充满了难以言喻的信任与依靠。他不再是那个在陶艺作坊里和一团泥巴较劲的初学者,而是变回了那个能掌控风暴的王者,只是这一次,他的力量用于守护生命。
经过近两个小时惊心动魄的行驶,他们终于抵达了冰川边缘。车辆无法再前进。两人携带必要的救援装备,徒步进入冰川区域。风雪依旧猛烈,每一步都异常艰难。
江辰根据失联艺术家最后微弱的信号发射源和冰川裂隙的分布图,精确地锁定了一个最有可能的冰洞入口。那是一个被积雪半掩的、幽深的蓝色裂缝,仿佛巨兽张开的冰冷嘴巴。
“我下去。”江辰拦住准备系安全绳的林晚星,语气不容置疑,“洞内结构未知,风险不可控。你在洞口接应,保持通讯,监控环境数据。”
他的决定基于最理性的风险评估。林晚星知道他是对的,但看着他准备独自深入那未知的冰寒深渊,她的心还是揪紧了。
“小心。”她只能帮他固定好安全绳,千言万语化作这两个字。
江辰点了点头,最后检查了一遍装备,然后毫不犹豫地、敏捷地滑入了那道蓝色的裂隙,身影迅速被黑暗吞噬。
等待的时间变得无比漫长。风雪拍打着林晚星的面罩,通讯器里只有微弱的电流噪音和江辰平稳的呼吸声(他保持着最低限度的通讯以节省能量)。她紧盯着便携终端上代表江辰生命体征和位置的绿色光点,以及洞内传回的有限环境数据(温度、氧气含量、二氧化碳浓度)。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洞内温度显示为零下三十一度,并且还在缓慢下降。
突然,通讯器里传来江辰的声音,依旧平稳,但语速稍快:
“发现目标。生命体征微弱,有失温迹象。洞壁存在不稳定冰层,需要快速撤离。”
林晚星的心猛地提起。“需要我做什么?”
“准备提升装置。我这就带他上来。”江辰的声音带着一种执行关键任务时的绝对冷静。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