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笔底千钧论是非,肩头万木起蓬门
村里最后还是把这件事情上报了乡里,毕竟遭受暴雨塌了一家房子,这也算是大事,上报是必须的。
同时也期待能够获得乡里的支持,毕竟要解决这件事情,花费可少不了。
结果没想到这事竟然成了乡里老大和老二争斗的一个开端。
乡政府的小会议室里,烟雾缭绕,气氛凝重。
老旧吊扇吱呀呀地转着,却吹不散夏日的闷热,也驱不散空气中那无形的压力。
长方形的会议桌旁,围坐着蛟潭乡的头头脑脑们。
黎乡长坐在二号位上,面色沉静,手指间夹着的烟燃了长长一截烟灰,却忘了弹。
他心里憋着一股气,钱左岸那烂泥扶不上墙的破事,终究还是被摆到了台面上。
魏书记坐在一号位,神情看不出喜怒,只是目光扫过在场每一个人时,都让被看到的人不由自主地露出个子神情。
他刚到任不久,这次会议,某种程度上是他和黎乡长之间一次心照不宣的较量。
会议议题很快进行到汪家坳村钱左岸家房屋塌陷的善后问题。
黎乡长率先开口,语气带着惯有的、对下面“不争气”村民的恨铁不成钢。
“钱左岸这个人,乡里谁不知道?好手好脚,就是懒筋抽惯了!他家那房子,村里、乡里以前不是没帮衬过,结果怎么样?”
“帮了也是白帮!要我说,这事根源在他自己!”
“我们不能开这个头,否则以后有点困难就找政府,都当伸手牌,我们还干不干别的工作了?政府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
他这番话,立刻引起了会议室里不少人的共鸣。几个副乡长和委员纷纷点头附和:
“黎乡长说的在理,这口子不能开。”
“是啊,助长懒惰风气,后患无穷。”
“主要还是得靠他自己振作起来。”
唯独新上来的梅副乡长保持着沉默,钱左岸他很熟悉,自己儿媳妇的亲舅舅。
开口说应该帮,可能会有私心的嫌疑,自己确实看不起这亲戚;说不帮,这明显违背了魏书记的意志。
会议室里一时间议论纷纷,基调似乎就要定在“不予过多干预”上。
汪家坳村的支书老周和村长周锋建如坐针毡,低着头,不敢轻易发言。
心里早就把钱左岸骂了千百遍,怪他给村里惹来这么大麻烦。
就在此时,魏书记轻轻咳嗽了一声。
声音不大,却像有魔力一样,让所有的嘈杂声瞬间平息。所有人都看向他。
他身体微微前倾,双手交叠放在桌上,目光平静地扫视全场,缓缓开口,声音不高却清晰有力。
“同志们,我们争论了半天该怎么处理钱左岸这个人。”
“但我想先问大家一个最基本的问题:我们政府,是什么政府?”
问题抛出,整个会议室鸦雀无声。
只有吊扇还在不知疲倦地吱呀作响。
有人下意识地想去翻手边的笔记本,有人眼神闪烁陷入思索,更多人则是面露愕然……
似乎很久没有人在如此务实的会议上,追问这样一个看似“务虚”的根本问题了。
魏书记没有等待太久,他自问自答,语气逐渐加重。
“我们是人民的政府。人民两个字,不是写在报告里,挂在口号上的。”
“它得落在实处!”他顿了顿,目光变得锐利起来。
“钱左岸懒不懒?懒!这是事实。”
“但因为他懒,他家的房子塌了,我们就能眼睁睁看着他们一家,特别是那两个孩子,风餐露宿?”
“就能因为可能‘助长懒惰风气’这个担忧,而放弃我们政府最基本的责任?”
他看向黎乡长,又看向众人:“我上次调研去过钱左岸家,当时是汪家坳的老黄陪我去的。”
“破败不堪,家徒四壁!当时是不是也拨过一点款,要求村里协助修缮?”
“可结果呢?房子还是塌了!”
“为什么拨款没能解决问题?为什么后续没有跟进监督?”
“是我们政府的工作流程出了问题,还是我们的干部作风出了问题?”
这话如同重锤,敲在每个人心上。
尤其是支书黄鹤和村长周锋建,脸上一阵红一阵白,头埋得更低了,手心全是汗。
黎乡长的脸色也更难看了几分,魏书记这话,看似在问所有人,实则矛头直指他主导的政府工作落实不力。
魏书记见火候差不多了,语气稍缓,但依旧严肃。
他点名道:“周锋建同志,你是汪家坳的村长,最了解情况。”
“你说说,你们村里初步有什么想法?这件事,到底该怎么解决?”
周锋建一个激灵,猛地抬起头。他事先和支书老黄确实忐忑地商量过预案,知道躲不过去。
他清了清嗓子,声音有些干涩:“魏书记,黎乡长,各位领导,发生这种事,我们村两委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是我们工作没做到位……”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