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雾隐镇的最后一个清晨,海雾淡得几乎看不见,唯有阳光将海面镀成一片碎金,连空气里都仿佛弥漫着一种格外温暖的眷恋。「面」收拾好简单的行囊,那个陪伴祂走过漫长旅途的背包,如今又添了几分新的重量与温度。
王婶早已等在粥铺门口,手里捧着一个用新鲜荷叶包好的、还带着水汽的陶罐。见「面」出来,她不由分说地将罐子塞进祂手里,触手微凉,里面是刚腌上不久、色泽鲜亮的萝卜块,散发着清新的咸香。
“拿着,路上想吃粥铺的味道了,就捞几块出来尝尝,”王婶的眼角泛着慈祥的泪光,声音却努力维持着平时的爽利,“记得,雾隐镇永远在这儿,粥锅永远给你温着,常回来看看。”
说完,她转身从柜台后,取下了那个被小守护者队当作精神象征、悬挂在岗亭许久,也是她最初塞给“老陈”的旧粗陶腌萝卜罐。罐身被擦拭得干干净净,上面甚至还能摸到当年磕碰的痕迹,里面空空如也,却仿佛装满了整个雾隐镇的风雨与阳光。王婶将这个空罐子,郑重地、轻轻地放进「面」的背包,挨着那个新罐子。
“这个旧的,你也带着。它陪了你那么久,也陪了镇上孩子们一段日子,现在该物归原主了。里面有……有咱们雾隐镇海风的味道,有粥的香气,有大家伙儿等你回来的念想。”
码头上,以赵娃子为首的小守护者队全体成员,穿着他们最好的衣服,站得笔直,早已列队等候。见「面」走来,赵娃子深吸一口气,上前一步,双手捧上一串明显更加精致、链珠更加饱满、鱼线也更为坚韧的新贝壳手链。链珠是精心挑选过的白色小海螺,被打磨得温润光滑,在阳光下泛着健康的珍珠光泽。
“‘面’姐姐,”赵娃子声音响亮,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这是我们大家一起重新给你做的!用的都是最好最结实的材料,比之前的更耐用!它一定能保护好你!” 他顿了顿,指向手链上额外悬挂的一个小巧的、用洁白贝壳磨制成的小牌子,上面用细如发丝的刻痕,清晰地刻着一行字:“雾隐镇永远等你”。
「面」接过这串沉甸甸的手链,它能感受到其中凝聚的不仅是更好的材料,更是孩子们全部的心意与祝福。祂将手链小心地戴在手腕上,与之前那串并排,新旧交织,如同时光的延续。
登上轻轻摇晃的小艇,解开缆绳。引擎发出低沉的轰鸣,小艇缓缓驶离木质栈桥。
“一定要回来呀——!”
王婶用力地挥动着她的围裙,孩子们也蹦跳着,用尽全身力气呼喊,稚嫩的声音在海风中飘荡。
小艇逐渐加速,雾隐镇在视野中慢慢变小。回头望去,粥铺的烟囱依旧冒着袅袅的、令人心安的乳白色炊烟,门楣上那枚淡金色的守护结晶,在朝阳下散发着温暖而稳定的光辉,如同一位沉默而忠诚的守望者,静静映照着整个安宁祥和的港湾轮廓。那股熟悉的粥香,似乎穿越了逐渐拉开的距离,依旧萦绕在鼻尖,温暖而安宁。
离开雪域的那天,天空是一种罕见的、澄澈如冰种的碧蓝,阳光毫无阻碍地倾泻在无垠的雪原上,反射出令人几乎无法直视的纯粹光芒。圣山祭坛在阳光下巍然矗立,比往日更显庄严圣洁。
阿雪早早等在了「面」下榻的冰屋外,她今天换上了一身更为正式的、绣有繁复雪山与星辰图案的礼服长裙,颈间的冰玉散发着平静而稳定的微光。见到「面」,她走上前,没有过多言语,而是先递过来一卷用某种雪兽的鞣制皮革精心包裹的物件。
“‘面’大人,”她解开系带,里面是一张绘制在某种极地植物纤维纸上的、线条复杂而精密的能量共振频率图谱。上面用细密的符号和流动的光影线条,标注出了雪灵族冰玉与圣山守护结晶之间共振网络的详细参数、核心频段以及几种特殊波动模式。“这是我和长老们一起绘制的圣山守护网络核心频率图。请您收好。以后……万一圣山遇到我们无法独立应对的重大事件,冰玉会通过这个特定的频率序列向您发出超越距离的呼唤。无论您在何方,只要感知到这个频率的异常扰动,就会知道圣山需要您。”
接着,她又从怀里取出一个用冰绒花花瓣层层包裹的、触手冰凉的小布袋,轻轻塞到「面」手中。打开一看,里面是数十颗比沙粒略大、呈现出深邃蓝色、仿佛内部有冰晶凝结的种子。
“这是……这是我们圣山冰绒花的种子。”阿雪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哽咽,但眼神依旧坚定,“我们用族中秘法培育了很久,它们……它们比普通的冰绒花更坚韧,应该……应该能在稍微温暖一些的地方尝试生长。您带上它们,找个合适的地方种下。只要它们能发芽、开花,就像……就像雪域的一小部分,永远陪伴在您身边一样。”
这时,那位一直静立在祭坛边缘的长老,也缓步走了过来。他手中托着一块用干净厚布包裹的、还带着余温的新烤青稞饼,饼身厚实,麦香浓郁。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