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一个小时后,电台收到了第5军司令部的回电。
詹姆斯将译好的电文递给詹有为。詹有为迅速浏览:“詹有为览:电悉。所报日军征粮动向,与本部此前截获之日军代号‘乌’字作战计划情报颇有关联。然该‘乌’字计划内容未能破译,其具体进攻目标、兵力部署至今成谜。尔部身处前沿,机会难得。兹命你,不惜一切代价,设法查明日军‘乌’字作战之具体内容,一有消息,火速回报。此令!”
“日军‘乌’字作战计划……”詹有为放下电文,陷入沉思,“看来军部早已注意到鬼子的异常,只是苦于无法破译。这次大规模征粮,很可能就是为这个‘乌’字计划做后勤准备。”
詹有为想了一小会儿之后这才抬头看向众人,沉声道:“军座命令我们,必须尽快搞清楚这个‘乌’字到底是什么。看来,明天我又得去一趟莫冈城了。”
詹姆斯立刻站出来道:“这次我跟你一起去!多个人多个照应!”
詹有为断然拒绝:“不行!这次是深入敌后搞情报,不是打仗。你们美国人外貌特征太明显,在城里太容易暴露了。一旦被鬼子发现,不仅任务失败,我们谁都别想活着出来。还是我自己去,目标小,灵活。”
众人显然也没有更好的办法,只得同意詹有为的这个安排。
第二天夜幕降临后,詹有为再次借助那条隐蔽的下水道,悄无声息地潜回了莫冈城,回到了张春那处作为秘密联络点的宅院。
直到第二天下午,张春才匆匆赶来。
一见面,张春就带来了一个意外的消息,道:“詹连长,情况有变!我接到通知,接下来一段时间,我和我的骡马队要被征用去运送粮食,可能没办法按时过来给你送消息和食物了。”
詹有为闻言,心念电转,张春被征去运粮……这虽然打乱了他原定的潜伏探听计划,但何尝不是一个更加接近日军后勤运输核心、甚至可能潜入日军枢纽地带的机会?
一个大胆的计划瞬间在他脑中成型。
“张春,”詹有为目光灼灼地看着他,“你能不能想办法,把我带进你的运粮队?”
张春吓了一跳,连连摆手:“这怎么行!太危险了!运送队伍里除了华人、缅甸人,还有鬼子兵押运。你这身份,万一被认出来……”
“我会伪装好的。”詹有为打断了张春,语气不容置疑,“就说我是你新雇的打手或者帮手,负责照看牲口货物。这是个难得的机会,只有混进运输队,才能接触到更多信息!光靠你打听,恐怕很难接触到核心情报。”
张春面露挣扎,他深知其中的风险,但詹有为的决心和他话语中的道理,又让他无法反驳。在詹有为的反复劝说和坚持下,他最终无奈地叹了口气道:“好吧……但詹连长,你千万要小心!一切听我安排,不能冲动,不能到处乱跑!一旦露出马脚,我们俩都得完蛋!”
“放心,我会有分寸的。”詹有为点头应承,但眼神中闪烁的光芒,显示他绝不会放过任何获取情报的机会。
第二天一大早,张春便带着精心伪装过的詹有为——换上了一身当地赶马人常穿的破旧衣衫,脸上也稍微做了些修饰,显得风尘仆仆——来到了莫冈的日军宪兵司令部外面,找到了他的二弟张夏。
张春堆着笑脸对张夏说:“二弟,这次征粮运送任务重,路途又不太平,我一个人带着这么多货实在心里没底。这是我新找来帮忙的,叫……叫有为,身手不错,人也机灵,让他跟我一起,路上也好有个照应。”
张夏打量了一下詹有为,詹有为则微微弓着腰,努力让自己看起来像个普通的脚夫,脸上带着谦卑又有点局促的笑容。
见是自己哥哥找的人,而且多个人手也确实能分担些压力,张夏没有多想,便对詹有为道:“嗯,跟着我哥好好干!只要把皇军的差事办好了,皇军不会亏待你们的!”
“是,是,谢谢长官,一定尽力,一定尽力!”詹有为模仿着市井小民的语气,连声应承,演技竟也十分逼真。
手续办妥,张春和詹有为便被编入了运输队。
到了中午,队伍集合完毕,足足二十多辆马车,满载着从各地刚搜刮来的粮食,在日军一个小队的押送下,浩浩荡荡地离开了莫冈,沿着通往密支那的公路行进。
张春在前面牵着马,詹有为跟在马车左后方,眼角的余光却不断扫视着周围的一切:押运日军的兵力、武器装备、行军状态、沿途经过的哨卡、以及公路两旁的地形。他默默地将这些信息记在心里。
一路上,队伍行进得还算顺利,没有发生什么意外。日军押运小队警惕性颇高,但对这些“顺从”的民夫倒也没有过多刁难。
当晚,队伍在一个日军的公路据点歇宿一夜,第二天继续赶路,终于在第二天下午,抵达了此行的目的地——密支那。
进入密支那,詹有为的心神立刻紧绷起来。与莫冈相比,密支那不愧是缅北重镇,日军在此经营日久,戒备森严,城门口站岗的士兵数量明显增多,检查也更为严格。街道上不时有日军的卡车和巡逻队驶过,空气中弥漫着一种紧张的战争气氛。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