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煜的归来,没有盛大的欢迎仪式,没有权力的瞬间交接。他如同只是出了一趟长差,自然而然地回到了顶层那间属于他的办公室,将林晓依旧留在那间象征着临时最高权力的总裁办公室。
然而,整个瑞科的气氛却发生了微妙而深刻的变化。之前那些因程煜失联而蠢蠢欲动的暗流,在他冷峻的目光扫视下,瞬间冰封。所有投向林晓的视线里,除了原有的敬畏,更多了一层复杂的揣测——她究竟是程煜精心培养的接班人,还是一个被放在明处吸引火力的高级靶子?
程煜并没有干涉林晓的任何决策。他像是彻底放手,每日只是审阅核心报告,偶尔召见几位元老密谈,大多数时间,他都待在自己的办公室里,门紧闭着,如同一头休憩中却依旧让人不敢靠近的雄狮。
但林晓能感觉到那无处不在的“注视”。不是通过监控设备,而是通过一种更无形的方式——周总监的汇报会偶尔提及“程总认为……”,她签发的关键指令下达后,相关的资源调配会异常顺畅,仿佛有一只无形的手在提前为她扫清障碍。他甚至没有收回那部老式手机和卫星电话,仿佛默认它们依旧是她权限的一部分。
这种“支持”带着一种居高临下的施舍感,让林晓感到屈辱,却又不得不依赖。她仿佛坐在一个华丽的王座上,享受着权力带来的风光,却清楚知道,王座之下的基石,依旧牢牢握在另一个人的手中。她是女王,还是被推到前台的傀儡?界限模糊得让人心焦。
星轨资本的新一轮攻击,就在这种微妙的气氛中,猝不及防地到来了。
这一次,他们不再玩弄舆论或挖掘黑料,而是发动了最直接、也最凶狠的商业狙击。他们动用强大的政商关系,对“方舟”项目涉及的核心技术——“微电流情绪反馈”与神经接口适配——发起了猛烈的专利诉讼和安全性质疑,同时向相关监管部门施压,要求对“方舟”进行无限期的“全面安全审查”。
这是一记重拳,直击命门!一旦审查启动,无论结果如何,“方舟”的上市和推广计划都将被无限期搁置,前期投入的巨额资金可能血本无归,市场信心也将遭受毁灭性打击。
消息传来时,林晓正在主持一个关于“方舟”市场推广的战略会议。周总监脸色凝重地走进来,在她耳边低语了几句。会议室里瞬间鸦雀无声,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林晓身上,带着恐慌和询问。
林晓握着激光笔的手指微微收紧,指节泛白,但她的脸上看不出丝毫慌乱。她平静地宣布会议暂停,然后起身,在众人复杂的目光中,挺直脊背走出了会议室。
她没有立刻去找程煜。她知道,这是他给她的考验,也是她必须独自跨越的关卡。
回到办公室,她立刻召集了魏博士、法务团队核心以及周总监。
“专利方面,我们的壁垒足够坚实吗?”林晓首先看向法务负责人。
“核心技术专利我们占优,但对方提起的是组合专利诉讼和模糊地带的安全性质疑,意在拖延和制造不确定性。官司会很难打,耗时很长。”法务总监眉头紧锁。
“安全性方面,”魏博士接口,语气带着科学家的严谨与愤怒,“我们的模型和熔断机制经过无数次极限测试,绝对远超行业标准!这是恶意诋毁!”
“但公众和监管机构不会只看数据,他们更相信‘感觉’和‘质疑’。”周总监一针见血地指出关键。
林晓沉默地听着,大脑飞速运转。硬碰硬的法律战和技术自证,正中星轨下怀,他们会利用漫长的诉讼和审查期,拖垮“方舟”的市场时机。必须另辟蹊径。
她走到白板前,拿起笔,眼神锐利:“我们不能被动接招。第一,法务团队立刻准备反诉,控告星轨资本及其关联方恶意竞争、商业诋毁,并申请巨额赔偿。把声势造大,转移焦点。”
“第二,”她看向魏博士和周总监,“立刻筹备一场最高规格、全程公开的‘方舟’安全技术研讨会。邀请全球顶尖的神经科学家、伦理学家、行业意见领袖和所有主流媒体参加。我们要在舆论场上,打一场堂堂正正的技术保卫战,用绝对的专业和透明,粉碎一切质疑!”
“第三,以我个人和‘方舟’项目组的名义,起草一封致用户的公开信,坦诚我们目前遇到的恶意攻击,重申我们对安全的极致追求,并承诺随时公布审查进展。我们要赢得用户的信任。”
她的思路清晰,指令果断,带着一种破釜沉舟的气势。办公室里凝重的气氛被稍稍驱散,众人仿佛找到了主心骨,立刻领命而去。
所有人都离开后,林晓才允许自己露出一丝疲惫。她靠在办公桌上,感觉太阳穴突突直跳。这场战役的凶险程度,远超之前任何一次。
就在这时,内线电话响了,是程煜的特助:“林总,程总请您过来一趟。”
他终于要出面了吗?林晓深吸一口气,整理了一下微皱的衣襟,走向那间她许久未曾踏入的办公室。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