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京的夜色渐浓,迎客来客栈的房间里,烛火跳动的光影映在四张年轻却凝重的脸上。楚飞将一张皱巴巴的纸条摊在桌上,纸条上是林墨从退休老太监那里打探到的消息,字迹潦草却字字惊心——随着调查深入,一个隐藏在幕后的关键人物,终于浮出水面:深居简出的李太后。
“李太后是当今皇帝楚雄的生母,早年在后宫地位低微,一直隐忍度日,直到楚雄登基才母凭子贵,被尊为太后。”林墨指着纸条上的内容,语气凝重地解释,“外人都以为她潜心礼佛,不问政事,对皇后柳氏极为倚重,甚至把后宫的权力都交给了柳氏。但那位老太监说,这都是表象——李太后年轻时曾与柳家是远亲,柳氏能入宫选秀,还能一路从才人升为皇后,全靠李太后在暗中铺路。”
苏灵儿托着下巴,满脸疑惑:“可她为什么要帮柳氏啊?柳氏得宠,难道不会威胁到她的地位吗?”
“恰恰相反,柳氏是她的‘傀儡’。”赵青青接过话茬,从怀中取出一张从黑市换来的密报——密报是用特制的墨水写的,经她用寒镜的寒气催显后,才露出几行模糊的字迹,“这是我托人从宫中眼线那里买来的密报,上面说,李太后虽然不管前朝琐事,却通过心腹太监,在朝中安插了大量自己人,尤其是掌管刑狱、禁军后勤的部门。当年审理陆家案的三位主审官,表面上是柳家的人,实则都是李太后的亲信。”
楚飞指着密报上的关键句子,声音冰冷:“你们看这里——‘太后欲控皇权,必先除陆家’。陆贵妃当年深得先帝宠爱,不仅生下了三皇子,更因为娘家陆氏手握兵权,在后宫隐隐有制衡之势。这让一心想掌控朝政的李太后极为忌惮——她担心先帝死后,陆氏会借着三皇子和兵权的势力,威胁到自己儿子楚雄的皇位,甚至动摇她的地位。所以,她早就想除掉陆家,而柳氏,只是她执行计划的一把刀。”
“老太监还说,陆贵妃被赐死的前一晚,李太后曾以‘商议祈福事宜’为名,深夜召见过柳氏,两人在慈宁宫密谈了近两个时辰。”林墨补充道,眼中满是探究,“更可疑的是,第二天一早,那份所谓的‘陆家通敌密信’就被柳氏的哥哥柳成呈到了先帝面前,证据‘确凿’,连让陆老将军辩解的时间都没有。这速度快得不正常,显然是早就准备好的。”
苏灵儿听得咋舌,脸上满是愤慨:“这老太婆也太能装了吧!表面上慈眉善目,天天吃斋念佛,背地里却干了这么多龌龊事!难怪柳氏敢这么嚣张,原来是有太后当靠山!”
“还有更可怕的。”赵青青将密报翻到背面,脸色愈发凝重,“密报上说,李太后这些年借着‘为皇室祈福’‘为百姓消灾’的名义,一直在暗中搜刮民脂民膏——她让地方官员以‘祈福税’的名义向百姓征税,还强行征用良田修建‘祈福行宫’,不少百姓因此家破人亡。而那座建在城外西山的秘密行宫,根本不是用来祈福的,里面豢养了不少奇人异士,据说还在修炼什么邪术,行宫周围常年被黑雾笼罩,附近的村民都不敢靠近。”
楚飞看着密报上的内容,心中掀起惊涛骇浪。他之前以为李太后只是想掌控后宫、扶持柳氏,却没想到她的野心远比想象中更大——她扶持柳氏、扳倒陆家,不仅是为了掌控后宫,更是为了铲除朝堂上的异己势力,为将来操控皇权铺路;而搜刮民脂民膏、豢养奇人异士、修炼邪术,恐怕不止是为了自保,更是想借此“祸害天下”——若天下大乱,百姓流离失所,她便可趁机以“稳定大局”为名,劝说皇帝将实权交给她,最终实现独掌朝政的目的。
“这老太婆的心也太黑了!”苏灵儿气得拍了桌子,“为了权力,连百姓的死活都不管了,还修炼邪术,简直跟天一教的人没两样!”
“说不定,她跟天一教本就有关系。”楚飞眼神冰冷,语气笃定,“我们之前查到,天一教能在云国迅速发展,背后肯定有朝廷势力的支持。而李太后豢养的奇人异士、修炼的邪术,与天一教使用的黑气极为相似。再加上她扶持柳氏、掌控刑狱,完全有能力为天一教提供庇护,让他们在云国境内大肆活动。陆家一案,从始至终就是一场由她主导、柳氏执行、甚至可能有天一教参与的阴谋!”
林墨点头附和:“我之前在打探陆氏旧宅时,曾看到看守的士兵与几个穿着黑袍的人接触,那些人的穿着与天一教众极为相似。而那些士兵是柳家的人,柳家又受李太后掌控,这说明李太后、柳氏、天一教之间,确实存在着某种联系。”
房间里陷入了短暂的沉默,烛火跳动的光影映在四人脸上,每个人的眼中都满是凝重。他们原本以为只要扳倒柳氏和楚耀,就能为陆家翻案,却没想到背后还隐藏着李太后这样一个更深的阴谋家——深宫之中,看似平静的慈宁宫,实则藏着一颗祸乱天下的黑心。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