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莎的正式现身,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了一颗巨石,其涟漪迅速扩散至整个“守望”基地,乃至更高层的决策圈。她所带来的不仅仅是远超时代的技术和力量,更是一种颠覆性的认知——关于进化本质、关于文明存续的终极答案。
在初步稳定了圣所内外的局势后,一场仅限于最高权限者参与的小型会议在核心实验室旁的隔离分析室内召开。参与者包括伊莎、林凡、陈雪,以及通过高保密等级全息投影接入的山岳指挥官和两位来自后方科学院的资深理论物理学家。
会议的核心议题,自然是伊莎所揭示的“意识升维”之路。
“伊莎女士,”一位头发花白的老物理学家,声音带着激动与敬畏,“您提到‘先驱者’文明未能突破宇宙底层规则的束缚。能否请您更具体地阐述,所谓‘规则’的界面,在您的认知中,是如何体现的?而我们又该如何去‘感知’甚至‘影响’它?”
伊莎的光芒微微流转,她前方空中随之浮现出极其复杂、不断动态变化的多维模型,那并非人类已知的任何数学公式或物理模型,而更像是一种…法则的可视化流淌。
“规则,并非写在纸上的公式,而是编织宇宙万物的‘源代码流’,是存在本身得以呈现的底层协议。”伊莎的声音平静地解释着,“‘先驱者’能够观测到它的‘效应’——引力如何弯曲时空,能量如何从虚无中涨落并凝聚为粒子,熵为何不可逆地增加。我们能够极其精确地‘利用’这些效应,甚至在一定范围内‘模拟’它们,创造出你们称之为奇迹的科技。”
模型演示出“先驱者”操控引力、瞬间传递物质、创造能量生命的景象。“然而,我们始终无法直接‘阅读’这源代码本身,更无法对其进行哪怕最微小的‘编辑’。它就像一道无法逾越的透明屏障,我们能看到屏障后的风景,能利用屏障折射的光,却永远无法触摸屏障本身。‘虚空阴影’,则似乎是某种能…直接渗透、污染甚至改写这片屏障之后源代码的存在。它们并非在破坏某个程序,而是在感染编程语言本身。”
这个比喻让所有人心头巨震。这意味着敌人攻击的不是你的军队或星球,而是你所在世界的物理法则本身!这简直是降维打击的终极体现。
“那么意识升维…”陈雪急切地追问,“就是让我们的意识能够…穿透这层屏障?”
“更准确地说,是让意识‘融入’其中,成为源代码流的一部分,从而获得‘阅读’乃至…极微小的‘建议’权。”伊莎修正道,“这并非简单的力量提升,而是存在形式的根本转变。它涉及到对‘信息’、‘能量’、‘意识’三者本质关系的重新定义。在一些古老的智慧中,”伊莎的目光似乎扫过陈雪之前提到的那些东方经典,“‘元神’、‘精神力’这些概念,或许正是对意识这种超越物质层面属性的模糊描述。强大的‘元神’或‘精神’,或许就是指意识体具备了更高的活跃度、稳定性和与更深层宇宙规则(道)的共鸣能力,从而能更有效地影响低维世界的物质与能量(色)。林凡脑中的‘星云’,正是意识开始初步‘兼容’并尝试‘解析’源代码流的体现,是其‘精神力’开始触及规则层面的征兆。而徐婉的精神特质,则能帮助他在融入这片浩瀚代码海洋时,不被同化或迷失,保持自我意识的坐标,如同定风珠之于航行于风暴中的舟船。”
另一位物理学家颤声问道:“那么…古文明可曾找到安全进行这种‘融入’训练的方法?宇宙的起源,平行宇宙是否存在,这些…在规则层面是如何体现的?”
伊莎的光芒似乎黯淡了一瞬:“未有绝对安全途径。‘生命织缕’计划下的多数尝试,其结果…你们已在‘回响之间’目睹。强行提升意识频率以触碰规则界面,极易导致认知架构崩溃,或意识彻底消散于代码流中。少数相对‘成功’的个体,也往往陷入无法与低维现实沟通的孤独状态。关于起源…规则代码流本身似乎并无‘起始’,它更像是一个永恒的背景场。我们所认知的宇宙大爆炸,或许只是这片背景场中某个特定参数的骤然设定与能量释放,如同在一片无限的可能之海中,突然定义了一个具有特定物理常数的‘气泡’。而平行宇宙,在规则层面看,或许是同一段底层代码,因初始条件或随机变量的微小不同,而运行出的无数个相似又不同的实例。圣所的‘静湖’环境,是已知唯一能温和滋养并保护意识进行初步尝试的场所。这也是为何林凡和徐婉,是目前最合适的先驱者。”
会议室内一片寂静。前路如此诱人,却又如此危险,其背后蕴含的宇宙图景更是浩瀚得令人窒息。
“我们需要立刻开始针对性训练和研究。”山岳指挥官的声音透过投影传来,斩钉截铁,“伊莎女士,请您全力指导林凡和徐婉。陈教授,请你立刻牵头成立‘意识升维’理论研究组,整合所有相关数据,包括…那些古代哲学思想,尝试建立我们自己的理论模型。我们需要一切可能的线索。”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