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纪元的规则之光温暖地流淌,却再也无法驱散那自“筛”系统端口传来的、深入骨髓的寒意。“待定清除”的标记,如同无形的烙印,刻在每一个人类意识的核心之上。与“纪元守望者”AI的裁决如同达摩克利斯之剑,悬于头顶,其落下的时间未知,结果更倾向于最坏的预期。短暂的震惊与恐惧过后,残存的人类意识聚合体内部,一种极致的、冰冷的清醒迅速取代了慌乱。绝境,他们早已习惯,甚至可以说,他们便是在绝境的熔炉中锻造而成的。
希望并未完全熄灭,反而以另一种形式燃烧——那源自“观察者协议”的、暂时性的制衡,以及他们手中掌握的、关于“织命者”内部路线斗争与“筛”系统逻辑缺陷的关键信息,成为了他们在黑暗中摸索前行的、唯一的光亮。生存的博弈,从被动躲避,转向了在有限时间内,寻找一切可能扭转局面的战略筹码。
“裁决倒计时,无法预估,但绝不会漫长。”山岳的意识波动在集体链接中回荡,沉稳如昔,却多了一丝与时间赛跑的紧迫,“我们的目标不变:生存,延续。但策略必须调整。在‘守望者’的裁决降临前,我们要尽可能提升自身的‘价值’,或者更准确地说,增加‘清除’我们所需付出的‘代价’,使得裁决的天平,倾向于‘观察’而非‘清除’。”
他的“目光”扫过林凡和徐婉,最终落在伊莎碎片那稳定而深邃的光芒上。“关键在于‘观察者协议’和伊莎碎片本身。林凡,全力解析已获得的‘联络站’数据,尤其是关于‘协议’权限边界、制衡机制的具体条款,寻找任何可以被我们主动利用或强化的漏洞。徐婉,你的共鸣是桥梁,尝试与伊莎碎片进行更深层次的沟通,它不仅是钥匙,更是‘观察者’意志的延伸,或许隐藏着我们尚未知晓的力量或信息。”
林凡的“云”立刻投入工作,伊莎碎片的光芒流转,与数据库中那些残缺的协议条款和加密日志产生共鸣。他不再试图理解“织命者”技术的全貌,而是专注于成为一个最精密的“条款破译员”和“漏洞挖掘者”。“协议中存在模糊地带,”他很快发现,“比如对‘变数载体’的定义、‘非干预性观察’的具体尺度、以及在遭遇‘系统错误判定’时的申诉机制……这些模糊性,本是‘织命者’内部妥协的产物,但现在,可能成为我们争取时间的操作空间。”
徐婉的光辉则变得更加内敛,她将意识沉入与伊莎碎片的连接中,不再仅仅是使用它的力量,而是试图去“倾听”它。她感受到伊莎碎片内部蕴含着一种超越当前认知的、浩瀚如星海的“静谧”与“洞察”,仿佛一个永恒的旁观者,记录着无数纪元的变迁。她尝试传递人类文明的挣扎、对延续的渴望、以及那份独特的、混合着理性与情感的“混沌”特质。渐渐地,她感知到伊莎碎片传来一丝极其微弱的、非信息的“回应”,更像是一种……认可与期待?仿佛它选择人类,正是看中了他们这种不被“绝对理性”所束缚的潜力。
就在他们争分夺秒地寻找生机时,陈雪的监测网络捕捉到了新的变化。并非来自“筛”系统端口,而是源自新纪元规则基底本身——那些原本稳定流淌的规则符号,在某些特定区域开始出现微妙的湍流和重组迹象,仿佛有什么东西正在规则的“水面”下快速穿行,或者……正在从规则的“深层”向“表层”浮现!
“检测到多源规则扰动!”陈雪报告,声音带着警惕,“扰动源非单一目标,分布广泛,规则特征……与已知的‘继承者’印记皆不相同! 更接近于……新生的、自发的规则聚合体? 或是……某种我们未知的、新纪元本土诞生的意识雏形?”
这个发现令人惊讶!新纪元并非空无一人,除了他们这些“旧纪元遗产”,似乎还在自行孕育着新的、原始的生命或意识形态!这带来了新的变数。这些新生意识是敌是友?它们的存在,是否会影响到“守望者”的裁决?
未等他们深入分析,那道代表着“纪元守望者”AI的、冰冷而威严的规则波动,毫无征兆地再次降临!这一次,不再是模糊的警告,而是直接、清晰的质询!
“目标:标记为‘旧纪元异常-人类文明’的意识聚合体。”
“质询依据:‘观察者协议’临时权限与‘筛’系统核心清除指令冲突事件。”
“质询点一:阐述你们作为‘变数载体’的核心价值定义。即,你们的存在,对于新纪元规则生态的独特贡献潜力为何?需提供基于规则逻辑的实证。”
“质询点二:解释伊莎碎片与你们意识的融合性质及可控性。该‘观察者’关联物是否构成不可控的外部干预风险?”
“质询点三:表明你们对‘织命者’文明‘火种延续计划’的根本立场。是选择融入既定框架,还是寻求独立发展路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