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长风走进院内,环顾一圈,满意地点点头:“甚好,甚好。”
安排好萧长风后,孙摇转身离开,至于萧长风怎么把玉珠交给郑天耀,就不是他此刻关心的事了。
孙摇回来看到小溪正蹲在地上,聚精会神地观察着一群蚂蚁搬家,林婉清则坐在一旁。
看到孙摇回来,小溪立刻站起身,欢快地跑过来,拉住孙摇的手说:“爸爸,你看那些小蚂蚁,它们好勤劳呀!”
孙摇笑着摸摸小溪的头,道:“是呀!它们为了生活努力奔波,就像我们一样呢?”
林婉清看着孙摇,眼中满是关切,问道:“事情都安排好了?”
孙摇点点头,在林婉清身旁坐下,道:“嗯,安排妥当了,咱们收拾收拾吧!”
一会儿后,孙摇他们很快就为这次出游做好了准备 ,林婉清也开来一辆宽敞舒适的房车,车身在晨光下闪烁着金属的光泽。
房车内部布置温馨,柔软的沙发、整洁的床铺,一应俱全,仿佛一个移动的小家。
孙摇抱着小溪,和林婉清一起登上房车,小溪兴奋得像只欢快的小鸟,在房车里跑来跑去。
房车缓缓启动,驶离庄园,几个小时后,车窗外,沿途的景色如同一幅展开的画卷。
田野里,金黄的麦浪随风起伏,仿佛一片金色的海洋,麦香混着泥土的芬芳,透过车窗缝钻进来。
远处的山峦连绵起伏,像是大地隆起的绿色脊梁,山上的树木郁郁葱葱,深浅不一的绿交织在一起,偶尔还能看到几簇野花点缀其中,红的、粉的、紫的,煞是好看。
林婉清一边专注地开车,一边不时和孙摇、小溪聊天,孙摇则指着窗外的景色,给小溪讲解着各种农作物和自然知识。
“小溪,你看那一片黄澄澄的,就是麦子,等它们成熟了,就能磨成面粉,做成你最爱吃的面包啦。”
“哇,真的吗?面包就是麦子变的呀!”小溪眼睛睁得大大的,好奇地张望着。
路边田埂上刚冒头的绿芽齐刷刷排着队,像一群刚睡醒的小娃娃。
孙摇指着那片嫩得发亮的绿:“小溪你看,那贴着地皮长的,叶子宽宽圆圆的,就是白菜苗,等它们再长大些,叶子会一层裹着一层,卷成个胖乎乎的球,到时候炒着吃、炖着吃都甜丝丝的。”
小溪趴在车窗上,小手指点着:“那它们现在是不是还没穿好衣服呀?”
林婉清握着方向盘笑出声:“小溪这个比喻真好,白菜长大的过程,就像慢慢穿上层层叠叠的绿裙子呢。”
孙摇又指向不远处一畦细溜溜的青苗,叶片窄窄长长,风一吹就跟着晃悠:“再看那边,长得细细高高的,叶子像韭菜叶的,就是韭菜,刘奶奶包包子的时候,是不是经常切碎了拌馅?”
小溪立刻点头,小眉头还皱了皱:“可是它有点辣辣的。”
“那是因为它有股特别的香味呀!”孙摇耐心解释,“韭菜割一茬还能再长,就像小草一样顽强,所以人们常说‘割韭菜’,就是说它能反复长出新的来。”
正说着,田埂边有个老农正在弯腰薅草,身边竹筐里装着刚拔的萝卜,带着新鲜的泥土。
孙摇指给小溪看:“你看那红扑扑、圆滚滚的,是胡萝卜,埋在土里的部分能吃,外面的叶子也能做菜,不过它的‘家’在地下,得挖出来才能见着真面目。”
小溪突然拍着小手:“我知道!兔子爱吃胡萝卜!”
“对呀。”林婉清接话道,“胡萝卜里有好多营养,小溪多吃,眼睛会更亮呢?”
房车驶过一片菜园,栅栏里茄子紫得发亮,黄瓜顶着小黄花垂在架上。
孙摇一一指认:“紫色的是茄子,长得像弯弯的月牙;绿色带刺的是黄瓜,洗干净能直接吃,脆脆甜甜的。”
小溪听得入了迷,小脑袋跟着他的手指转来转去:“原来菜菜们长在地里是这个样子呀!”
“是呀!”孙摇摸了摸她的头,“它们在地里吸收营养和雨水,慢慢长大,才变成我们餐桌上的食物,每一种菜都有自己的样子和味道,就像小溪有自己的小脾气一样,各有各的可爱。”
小溪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又指着远处一片绿油油的藤蔓:“那那个爬在架子上的是什么呀?”
“那是豆角。”林婉清笑着回答,“等它结了果,会像小鞭炮一样挂在架子上,有长的,有扁的,炒着吃特别香。”
一路走,一路说,田埂上的绿意顺着车窗流淌,小溪的小脑袋里装满了新鲜的知识,叽叽喳喳问个不停,房车一路都飘着她清脆的声音,混着窗外的风声。
中午时分,他们来到城郊的湿地公园,阳光洒在湖面上,波光粼粼,像无数颗细碎的钻石在跳跃。
湖边的垂柳依依,细长的柳枝随风飘舞,仿佛是大自然挥动的绿色丝带。
湖中心,一群白天鹅优雅地游弋着,洁白的羽毛在阳光下闪耀着柔和的光,它们时而曲颈低头,梳理羽毛,时而引吭高歌,声音清脆悦耳。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