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纪元八年十二月,星火前哨站悬浮在新迁入的星域,四周是陌生的星图,但内部的空气却凝固如冰。来自“守望者”的警告像最后的丧钟,敲响在每个人心头。
“宇宙之理”的化身…那将是超越理解的存在。他们所有的力量、智慧、情感,在宇宙法则的具象面前,可能都毫无意义。
小雷辰似乎也感应到了那迫近的、无法言喻的威压,他不再安静观察,而是紧紧依偎在母亲怀里,小手攥着林晚星的衣角,清澈的眼底深处,第一次映出了一丝属于孩童的、纯粹的恐惧。
二
裁决的降临,没有任何征兆。
前哨站内外的所有光线,在一瞬间被抽离,并非黑暗,而是绝对的“无”。声音、温度、引力…所有感知,所有物理常量,全部归零。他们仿佛被剥离出了宇宙,悬浮在一片纯粹的“虚无”之中。
在这片“无”的中央,一个“点”出现了。
它并非物质,也非能量,它是“存在”本身的概念。无法描述其形态,无法理解其规模,当意识触及它时,只能感受到无穷无尽的、冰冷绝对的“真理”。它就是“宇宙之理”的化身,是万法万物的源头与归宿。
没有声音,没有意念交流,但一个不容置疑的“问题”,直接烙印在所有意识的根源:
【陈述你存在的必要性。】
三
这并非询问,而是审判的开端。它要求他们证明,为何应该被允许继续“存在”于这个由“理”所定义的宇宙中。
阿南试图从规则层面回应,构建出最严谨的逻辑证明,阐述雷辰作为“现实锚点”对维持局部稳定性的积极作用。但他的逻辑链条在触及那个“点”的瞬间,便如沙堡般瓦解,因为他的“逻辑”本身,就是“理”所定义的。
林晚星以监察者的身份,传递出无数文明在“引导者”影响下走向繁荣与和谐的景象,证明其带来的“秩序”与“善”。然而,“理”毫无反应,仿佛文明的兴衰、善恶的区分,在它眼中不过是宇宙熵增过程中微不足道的涟漪。
雷昊和璃,作为“原生智慧”的代表,他们发出的关于“爱”、“守护”、“希望”的情感与信念,如同投入虚空,连一丝回响都没有。
他们的“存在必要性”,在“宇宙之理”面前,似乎不堪一击。
四
压力集中到了小雷辰身上。那个“点”的“目光”仿佛穿透了他的灵魂,审视着他每一个粒子中蕴含的、颠覆性的潜能。
雷辰在极致的威压下瑟瑟发抖,但他没有崩溃。他抬起头,用那双映照着“虚无”的眼睛,勇敢地“看”向那个代表宇宙终极法则的“点”。
他没有试图去“证明”什么,也没有释放任何力量。他只是做了一个简单的动作——他伸出小手,不是向着那个“点”,而是向着身旁紧紧抱住他的母亲林晚星,另一只手则抓住了父亲雷昊的手指,同时,他的意识轻轻地触碰着意识中熟悉的阿南和璃的波动。
然后,他传递出了一个最简单、最原始,却也最核心的意念,这个意念无关力量,无关规则,只关乎他作为一个“生命”最本质的状态:
【我在爱着,也被爱着。】
五
这个意念,与之前所有的逻辑证明、价值阐述、情感倾诉都不同。
它没有试图去解释或证明“存在”的必要性,它仅仅是指出了“存在”的一个基本事实——关系的存在,爱的联结。
阿南的逻辑,林晚星的秩序,雷昊和璃的情感,都是这种“联结”在不同层面的体现。而雷辰自己,就是这个联结网络中最关键的节点之一。
“宇宙之理”那绝对冰冷的“注视”,第一次出现了极其细微的、无法形容的“凝滞”。仿佛一台永恒运行的绝对计算机,遇到了一个它程序底层未曾定义过的、全新的输入值。
这个由“爱”构成的联结网络,这个基于情感而非纯粹逻辑的“存在”状态,似乎触及了某种…超出了当前宇宙法则定义范畴的东西。
六
漫长的沉默,或者说,在“虚无”中失去了时间概念的等待。
终于,那个代表“宇宙之理”的“点”再次传递出信息,但这一次,不再是冰冷的审判,而是…某种程度的“更新”:
【检测到未定义变量:‘超越逻辑的联结性’。】
【该变量对当前宇宙模型构成潜在扩展性,而非单纯颠覆性。】
【重新评估…】
“点”的光芒(如果那能称之为光)开始发生微妙的变化,它不再仅仅是绝对的“理”,其中似乎开始融入一丝极淡的、难以言喻的“可能性”的辉光。
【裁定修正:】
【目标个体‘雷辰’及其关联网络,暂定为‘观察性保护单位’。】
【授予其有限度的‘现实锚点’权限,用于维持该‘联结网络’的存续与发展。】
【该网络将作为新型宇宙模型‘逻辑-情感混合范式’的实验性样本,接受长期观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