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大” 最近好像突然多出了很多对恋人。
沈卫东寝室的王喜来、孙健都有对象了。
林学兵最近对 79 级中文系学妹王小雨一见倾心,已经做好了开始追求的准备。
袁向北喜欢陈春莲的事情,沈卫东是今天听徐倩倩说起才知道的。
只是袁向北现在正和一个娃娃亲对象纠缠不清呢。
703 寝室,除了沈卫东、吴百川两个已婚男人,其余四人都已经沉浸在恋爱中。
感觉这个秋天,就好像是一个恋爱的季节。
秋天的傍晚,带着凉意的温暖夕阳,宁静的湖水上好像镀上了一层金膜。
沈卫东吃完饭,一个人信步来到湖边,看着沐浴在暖阳中的男男女女,不禁想起了小曼。
“卫东!”
沈卫东回头看去,是白杨和吴琳站在他身后。
“白哥!吴琳姐来了?”
白杨点点头,吴琳笑着回答道:“今天周末,我下课就过来了。”
说完,她好奇地看着沈卫东问道:“哎,周末你不都是回家吗?怎么一个人在这?”
“哦!吃完饭溜达溜达,我明早再回家。”
沈卫东今天下午在图书馆看书忘了时间,看时间晚了,吃完饭也懒得回家。
他跟白杨在学校经常碰面,每次碰面都会聊一会儿。
跟吴琳倒是很长时间没见面了,今天看到他们俩,就邀请他俩明天去家里玩。
白杨和吴琳没去过沈卫东家,见沈卫东诚心邀请,高兴地答应了。
三人又聊了一会儿便分开了。
看着俩人离开的背影,沈卫东又想起了曾经在 “棒槌沟” 知青点的那段时光。
“棒槌沟” 每到这个时候,都是最忙的。
今年秋天是一个被沉甸甸的喜悦和希望填满的季节。
“自己的地,种出了不一样的粮”。
每一滴汗水都直接关系到自家粮仓,连老人孩子都跟着下地帮忙。
“棒槌沟” 村民家家户户分到的苞米都堆在院子里,男人们扁担挑起来能压弯腰,女人们坐在院子里一边扒苞米,一边抹着眼泪笑:“长这么大,没见过自家仓里能装这么多粮!”
他们收获的不仅是粮食,更是社员对生活的信心。
包产到户不仅是一场农业生产方式的变革,更是华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 “起点”。
它用最朴素的 “利益激励” 激活了农村经济的内生动力,解决了华国人的 “吃饭问题”。
“棒槌沟” 作为江岔县农村改革 “联产承包责任制” 试点,无疑是非常成功的。
推动 “联产承包责任制” 的县委书记,在市 “联产承包责任制” 成果表彰大会上,被市委书记点名表扬。
县委书记回到县里,高兴地将 “棒槌沟” 大队刘书记叫到县委,与他在办公室做了一番长谈。
不久,刘书记离开 “棒槌沟” 大队,去了七道岔公社任副书记,兼副社长。
原 “棒槌沟” 大队队长接任书记一职,杨耀武莫名其妙地当上了大队长。
“棒槌沟” 翻天覆地的变化,像点燃了 “七道岔” 公社各大队社员希望之火。
农忙刚结束,“联产承包责任制” 政策便实施到了公社每一个大队。
每个大队都成立了 “承包工作小组”。
“承包工作小组” 按照公社指定的 “承包方案” 规定的原则、方法和要求,将土地等承包到每一个农户家庭,确保承包过程公开、公平、公正。
江岔县迎来了这个冬天的第一场雪,杨耀奎的妻子孙薇在县医院诞下了一个男婴。
杨耀奎看着怀里的婴儿,笑得嘴都快咧到耳根了。
看着躺在病床上一脸憔悴的孙薇,他弯腰让她看看怀里的婴儿,温柔地说:“小薇,看看咱们儿子,你看他长得多好看。”
孙薇看着一脸皱巴巴的婴儿,苦笑着说:“你是从哪看出他好看的?”
“嘿嘿!别看你是医生,但怎么看婴儿长得好不好,这你就不行了。你看他这眼睛、鼻子、嘴,像不像你?像你,他能不好看吗?”
孙薇被他的话逗笑了。
小婴儿却哇哇大哭起来。
第二天,小曼的爷爷、奶奶,还有二叔、二婶、小姑、小姑父都来到县医院看孩子。
杨老爷子看完小孙子,脸上虽然一直笑着,可他走出病房,脸上的笑容瞬间变为愁容。
今年是羊年,华国民间有种说法,“十羊九不全”,意思是十个属羊的人中有九个命运不好,多坎坷磨难。
他的小孙子出生在羊年,还是 “羊无草吃” 的羊年冬天。
杨老爷子能不犯愁吗?
老太太看着老伴一声不响地走出病房,跟着也出来了。
杨老爷子把心里想的话跟老伴说了,老伴也跟着犯愁了。
不过杨老爷子还是懂一些周易五行、三才五格的取名方法。
他在病房走廊里来回踱步,手指不停掐算,嘴里不停嘟囔着。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