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多宇宙交织带穿越与全域平衡峰会
跨宇宙平衡代表团乘坐的 “超时空跃迁旗舰舰”,在进入 “多宇宙能量交织带” 的第三天,遭遇了首次危机 —— 交织带内突然爆发 “多宇宙能量乱流”,不同宇宙的平衡能量(如淡金色的超平衡能量、淡蓝色的星云能量、深棕色的地脉能量)与无序能量交织碰撞,形成直径千丈的 “能量漩涡”,朝着旗舰舰席卷而来。
“启动‘多文明能量协同防护系统’!” 林辰立刻下达指令。这套系统由 17 个文明联合研发,能整合各文明的特色能量,形成 “复合型防护盾”。超平衡文明的平衡守护者释放超平衡能量,构建防护盾的核心层;星云文明的云衡带领星云生命体,注入星云能量,增强防护盾的韧性;地脉文明的石衡引导地脉能量,加固防护盾的结构;15 个维度的能量专家则同步调控各自文明的能量输出,确保防护盾各区域能量均衡。
当能量漩涡撞击防护盾时,舰体剧烈震动,防护盾表面的能量光芒忽明忽暗。械衡维度的工程师通过智能操控系统,实时调整防护盾的能量分配,将受损区域的能量强度提升 30%;灵韵维度的生态专家释放共生灵植能量,修复防护盾的微小裂痕。经过 2 小时的持续抵抗,能量漩涡的冲击力逐渐减弱,旗舰舰成功脱离漩涡范围,继续向平衡枢纽区前进。
此次危机让代表团意识到,多宇宙能量交织带的环境远比预期复杂。金衡通过超平衡法则监测仪,分析交织带的能量规律:“交织带内的能量乱流每 72 小时会爆发一次,且每次爆发的能量类型与强度都不同,我们需要提前预测乱流轨迹,规划最优航线。”
星枢维度的技术专家立刻调用 “混沌能量预测算法” 的升级版 ——“多宇宙能量乱流预测模型”,该模型整合了交织带的能量数据,能提前 12 小时预测乱流的爆发时间与路径。模型显示,下次乱流将在 48 小时后爆发,主要能量类型为 “域外未知平衡能量” 与 “无序能量”,爆发区域位于旗舰舰当前航线的正前方。
代表团随即调整航线,绕开乱流爆发区域,同时启动 “能量收集装置”—— 利用交织带内不同宇宙的平衡能量,为旗舰舰补充能量。星云能量的收集效率最高,仅 1 小时就补充了旗舰舰 20% 的能量储备;地脉能量虽收集速度较慢,但稳定性强,成为舰体基础能量的重要补充。这种 “多宇宙能量互补” 的方式,让代表团首次直观感受到多宇宙协作的优势。
在穿越交织带的第七天,旗舰舰的 “域外文明信号接收模块” 突然捕捉到一道清晰信号 —— 来自平衡枢纽区的 “引导信号”,信号中包含详细的航线指引与枢纽区的环境数据。根据数据显示,平衡枢纽区是一片直径百万光年的 “球形能量区域”,中心位置有一座 “全域平衡枢纽塔”,是域外平衡文明举办 “全域平衡峰会” 的主会场,目前已有来自 3 个不同宇宙的平衡文明抵达。
又经过 5 天的航行,旗舰舰终于驶出多宇宙能量交织带,抵达平衡枢纽区。眼前的景象让所有代表团成员震撼:平衡枢纽区内,不同颜色的 “宇宙通道”(连接各个宇宙的能量通道)如同彩色丝带般环绕,每条通道的出口处都停泊着造型各异的 “宇宙飞船”—— 有的形似透明气泡(来自 “气态平衡文明”),有的如同金属圆盘(来自 “机械平衡文明”),有的则与旗舰舰类似,融合了多种文明的技术特色。
全域平衡枢纽塔矗立在枢纽区中心,塔身由 “全域平衡能量晶体” 建成,晶体表面不断流淌着不同颜色的能量,塔尖释放出淡白色的 “全域平衡信号”,覆盖整个枢纽区。当旗舰舰靠近枢纽塔时,3 名身着 “全域平衡能量服饰” 的生灵(来自域外平衡文明 “枢纽平衡文明”)乘坐小型飞船前来迎接,他们通过 “多宇宙通用翻译器” 向代表团问候:“欢迎来自‘玄辰宇宙群’(代表团所在的宇宙群名称,由枢纽文明命名)的跨宇宙平衡共同体,我是枢纽平衡文明的引导使者‘衡宇’。”
在衡宇的引导下,旗舰舰停靠在枢纽塔的 “宇宙飞船停泊区”。代表团成员走下飞船,踏上由全域平衡能量晶体铺设的 “平衡通道”,通道两侧的晶体中,实时播放着不同宇宙平衡文明的发展成果 —— 有的展示 “恒星能量平衡技术”,有的呈现 “黑洞周边生态治理案例”,有的则介绍 “多宇宙能量共享体系”,让代表团成员对其他宇宙的平衡文明有了初步认知。
全域平衡峰会的主会场设在枢纽塔的顶层 “全域平衡大厅”,大厅中央是一座 “多宇宙平衡图腾”,图腾由不同宇宙的平衡信物组成,象征着多元文明的平等与共生。大厅内已聚集了来自 4 个宇宙的平衡文明代表(包括代表团所在的玄辰宇宙群、气态平衡文明所在的 “气云宇宙群”、机械平衡文明所在的 “钢核宇宙群”、以及擅长 “恒星平衡治理” 的 “星核宇宙群”),每个文明的代表都身着具有自身特色的服饰,手持文明信物,在指定区域等候。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