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大早,德麟拿着德昇写好的申请和转业军人证,去大队部办好了土地手续。德昇的户口求学前就在八一大队,又是夏三爷家主动赠予,德麟直接齐全了手续,盖了章,办的很顺利。
消息传回夏家,俊英和德昇都很高兴。
德昇拉着俊英,直奔那块园子。
那片地里种着菠菜,平整而茂盛,边上有棵老槐树,枝繁叶茂,能遮阴凉。
德昇围着空地转了好几圈,脚步都轻快了,指着东边说:“这儿盖正屋,朝阳,冬雪住这间,窗户开大些,让她能看见院子里的花。”
又指着西边,“这儿盖外屋地,门口打口水井,做饭方便。院子里留块地方,种点西红柿、黄瓜,再给冬雪搭个小秋千,让她能荡着玩。”
冬雪趴在德昇怀里,小手拍着:“爸爸,秋千要高高的!”
“好,给咱冬雪搭最高的秋千!”德昇笑着,在女儿脸上亲了一口。
俊英站在一旁,看着父女俩,眼里含着泪,嘴角却笑得特别甜。
她终于要有自己的房子了,有院子,有秋千,有温暖的家。
德昇回建委上班,跟同事老王提起盖房的事。
老王是个热心肠,一听就乐了:“德昇,巧了!前段时间城南南迁改造,拆了不少老房子,下来很多好料,有青石板、实木门窗框,还有些红砖,都是好东西,我正想着没人要可惜了,你要是盖房,我给你留着!”
德昇愣了愣:“老王,那太麻烦你了,料子我花钱买……”
“买啥买!那东西那用的上就值钱,用不上就不值钱,都是咱建委内部说的算,没事没事。”老王拍了拍他的肩膀,“我那俩儿子放假在家,没事干,到时候我带着他们,给你把料子拉过去,不用你动手!”
德昇心里暖暖的,眼眶都有些红了:“老王,这咋好意思……”
“啥不好意思的,大家都是同志,谁家还没个大事小情的,应该的!”老王说得干脆,又叮嘱,“你放心,料子我给你挑最好的,门窗框都是老松木的,比你家那红松差不了多少!”
日子渐渐有了盼头,俊英的心情也越来越舒畅。
德昇去空地看过几次,在空地上捡小石子,想象着房子盖起来的模样,回来就画图纸。
夏张氏则忙着准备盖房的工具,找村里的工匠,商量着开工的日子。
夏三爷每天都去窗根底下倒腾红松,给木料通风。用布擦去上面的灰尘,嘴里念叨着:“好好的料,可不能糟了,得用在刀刃上。”
这边俊英,早早和孟主任打好招呼,盖房子拉石料要用商店的大汽车。
可就在开工前几天,德昇却突然变了主意。
那天傍晚,德昇下班回来。张义芝在忙着做饭。
俊英抱着冬冬坐在里屋炕沿上,脸色有些凝重。
德昇见了,连忙问:“咋了?出啥事儿了?”
“要不,咱……”俊英沉默了一会儿,才开口:“德昇,咱把房身地让给我妈家吧。”
德昇愣住了:“为啥啊?咱的房子都快开工了……”
“小季来信了。”俊英叹了口气,“说在部队训练受了伤,多亏了惠护士……”
“惠护士?”德昇重复了一句。
“话说小季也扔24奔25了,该成个家了……”俊英郁郁地说。
“这是你自己的主意吗?”德昇问,他想知道,是不是张义芝和月英的意思。
俊英默默点了点头,“我看见我妈听了小季的信,一边烧火做饭一边抹眼泪,我就受不了……我看着心里难受。咱的房身地,让给他们吧,咱还有地方住,他们等不了。”
“你要是想好了,就给吧。”德昇没啥说的了,去走廊里劈劈柴,一斧一斧的,房间里,只听见劈柴被斧头劈裂的声音,沉闷的响着。
“我知道你舍不得。”俊英过去,握着德昇的手,“可咱有公家房住,虽然小,却能遮风挡雨。小季成家要是没地方住,真就没活路了。再说,那堆红松木料,给我家盖房,也是用在正经地方,不算浪费。”
德昇抬头,看着俊英,他的眼里满是真诚,心里的不舍渐渐淡了。他点了点头:“行,听你的。只是……得跟爹娘说一声。”
当晚,德昇把想法跟夏三爷和夏张氏说了。夏张氏一开始不同意,眼眶都红了:“这房身地方你说让就让?咱冬雪还等着住新房呢!”
“房身地方既然是给孩子们的,他们想给谁指定有他们的安排,咱不能插手,”夏三爷慢慢悠悠的说,“你岳母一个人拉扯一大群孩子不容易,你俩商量好了就行,盖房子的时候有用得着咱家的地方,你就吱一声。”
“娘,刘家太难了。”德昇耐心解释,“他们现在一家子跟我和俊英挤在一起,也实在是不方便……”
“既然这样,那就听你爹的,娘就是怕你受委屈,房身地方,娘给你要下来了,你想给谁就给谁,”夏张氏磕了磕烟袋锅子说。
夏三爷沉默了一会儿,“德昇说得对。做人得有良心,刘家难,咱能帮就帮。人家也没少帮衬他们俩,不说别的,咱家俊英结了婚还一直住在娘家,都一样,房身地方没了可以再找,可要是看着人家难不帮,心里不安。”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