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幻言 仙侠 穿越 悬疑 科幻 都市 其他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荔枝免费小说 > 都市 > 三秒种大田 > 第4章 《新来的大学生》

三秒种大田 第4章 《新来的大学生》

作者:言笑晏晏176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13 05:27:40

王三秒蹲在田埂上吐烟圈时,那架银灰色的无人机正贴着稻穗飞。螺旋桨搅起的风掀动他的草帽,烟圈刚飘到半空就散了,像被什么东西戳破的肥皂泡。

“我说你这小娃娃,瞎折腾啥!”他捏着烟杆站起来,草帽往背后一甩。田埂那头的年轻人正举着平板电脑,镜片后的眼睛眯成条缝,浅蓝色的冲锋衣上还别着校徽——“农业大学”四个字被汗水浸得发皱。

“王大爷,我在测土壤墒情。”林溪推了推下滑的眼镜,指尖在屏幕上划出道弧线,“这片地的酸碱度偏高,种玉米怕是要减产。”她刚说完,手里的平板就被王三秒抢了过去,粗糙的拇指在屏幕上乱按,彩色的土壤分布图顿时变成了雪花。

“啥碱不碱的,”王三秒把平板塞回她怀里,烟袋锅往鞋底磕了磕,“我种了三十年地,哪块土适合种啥,闭着眼都能摸出来。你这铁疙瘩能比我的手准?”他往地里啐了口唾沫,黄土地上立刻晕开个深色的点,“看见没?潮得很,种玉米正好!”

林溪的脸涨得通红。来驻村的第一天,指导老师就告诉她,王三秒是十里八乡有名的“土专家”,种的谷子能比别家多打两成。可她背包里的土壤检测仪不会说谎,数据显示这片河滩地的pH值已经到了8.2,种玉米确实风险太大。

“三秒叔,您看这是实测数据。”她蹲下来翻开笔记本,上面画着密密麻麻的曲线图,“碱性高会影响根系吸收养分,去年您是不是觉得玉米杆子长得细?”王三秒的动作顿了顿,去年的玉米确实倒伏了不少,他一直以为是雨水太多。

正说着,二柱子扛着锄头从河边过来,裤腿卷到膝盖,小腿上沾着泥:“三秒哥,该翻地了。林丫头这无人机能撒化肥不?省得咱扛着担子跑。”林溪眼睛一亮:“不仅能撒,还能精准施肥,减少浪费。”王三秒却冷笑一声:“机器撒的能有手撒的匀?我闭着眼撒化肥,每垄都差不了半两。”

接下来的几天,村里天天上演“新旧大战”。林溪操控无人机巡田时,王三秒就扛着锄头跟在后面,时不时指点:“东边那片地你标错了,去年种过豆子,今年该轮作谷子。”林溪拿着检测仪测土时,王三秒就在旁边用手抓把土搓搓:“这土看着干,底下潮着呢,检测仪不准。”

矛盾在播种那天彻底爆发。林溪根据土壤数据制定了种植方案:河滩地改种耐碱的高粱,坡地种抗旱的谷子。王三秒却坚持按老规矩来,指挥着村民往河滩地运玉米种子。

“三秒叔,您这样会吃亏的!”林溪拦在播种机前,手里的检测报告被风吹得哗哗响。王三秒把烟袋往腰里一别,红着脸吼道:“我吃的盐比你吃的米都多!你个城里来的娃娃懂啥?”他推开林溪就要启动机器,没想到脚下一滑,摔在刚翻过的地里,沾了满身泥。

林溪赶紧去扶他,却被王三秒甩开:“别碰我!”他爬起来拍着身上的土,看着围观的村民,声音突然低了下去,“去年玉米倒伏,我夜里睡不着觉,蹲在地头抽烟,烟头扔了一地。可这地是咱的根,不能瞎折腾。”

那天傍晚,林溪坐在村头的老槐树下掉眼泪。张寡妇端来碗红薯粥,叹着气说:“三秒那是怕了。前几年有人来推广新品种,结果麦子全死了,他自掏腰包赔了村民的损失。”林溪看着碗里的红薯,突然想起背包里还有包从学校带来的耐碱高粱种子,是导师特意让她试验的。

第二天一早,林溪没开无人机,背着种子去找王三秒。他正在自家院子里编竹筐,竹条在手里翻飞,很快就成了个结实的筐底。“三秒叔,”林溪把种子袋递过去,“咱分块地试试?您种玉米,我种高粱,到秋收看看谁的收成好。”王三秒抬眼看她,见她眼里没了之前的倔强,倒多了点诚恳,便哼了一声:“试就试,输了可别抹眼泪。”

播种机在河滩地划出两道平行线。王三秒撒玉米种子时,林溪就在旁边种高粱,无人机悬在半空,精准地把肥料撒在每株幼苗根旁。二柱子蹲在田埂上看热闹:“这倒像比武,各显神通。”

入夏后雨水特别多。王三秒的玉米地刚冒芽就出了问题,叶子慢慢变黄,根须泡在水里烂了半截。他蹲在地里薅起棵苗,手指捏着发软的根须,半天没说话。林溪的高粱却长得精神,叶片绿油油的,在雨里舒展开来。

“是我犟了。”傍晚时,王三秒揣着瓶二锅头找到林溪的住处。窗外的雨敲着塑料布,他给林溪倒了杯酒,自己先干了大半瓶,“你那机器测的是准的,我老想着老规矩,忘了地也是会变的。”林溪赶紧给他倒了杯温水:“三秒叔,您的经验才宝贵呢。您知道啥时候该浇水,啥时候该除草,这些机器学不会。”

从那天起,河滩地里多了道奇怪的风景。王三秒带着村民薅草时,林溪就操控无人机在天上监测;林溪对着平板分析数据时,王三秒就在旁边讲节气和土性。有次林溪的无人机没电了,王三秒凭着记忆指出哪片地的高粱该追肥,比检测仪测的还准。

秋收那天,全村人都涌到河滩地。王三秒的玉米收了不足千斤,林溪的高粱却打了两千多斤,颗粒饱满,卖价还比玉米高。二柱子抱着沉甸甸的高粱穗子直咂舌:“这铁疙瘩还真中用!”王三秒却看着林溪笑:“不是铁疙瘩中用,是新法子加老经验,才种出好庄稼。”

林溪离开村子那天,王三秒往她包里塞了袋新磨的高粱面。无人机在天上盘旋,拍下了黄土地上的新景象:河滩地种着耐碱高粱,坡地种着抗旱谷子,田埂上还栽了果树,像幅色彩斑斓的画。

“等明年,”王三秒挥着手喊,“你带着更厉害的机器来!咱把村东头的荒坡也开出来!”林溪在车里使劲点头,看着那片越来越小的土地,突然明白,所谓的新技术和老经验,从来都不是敌人,就像种子和土壤,少了谁都长不出好庄稼。

喜欢三秒种大田请大家收藏:(064806.com)三秒种大田www.064806.com荔枝免费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