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社挂牌后的第二天,望海坡的社员们又聚到了牌楼下,这次是为了给合作社章程“上墙”。牌楼下的青石板墙被打磨得平整光滑,村里的老秀才提着装满红漆的木桶,正一笔一划地在墙上书写章程,红色的字迹在青石板的映衬下格外醒目,吸引了不少人围观。
“按地入股、按劳分红”“品质第一、绝不掺假”“大事共议、小事协商”……一条条章程被清晰地写在墙上,每一条都简洁明了,直指合作社的核心规矩。老秀才写完最后一个字,放下毛笔,满意地退到一旁,对围上来的社员们说:“这字我写得用心,章程也定得实在,往后大伙就照着这个来,准没错!”
三秒走上前,仔细看了看墙上的章程,又转身对社员们说:“这章程是咱大伙一起商量定的,每一条都藏着咱的心思。但村里不少老人眼神不好,看不清墙上的字,我今天就逐字逐句念给大家听,让每个人都心里有数。”
他清了清嗓子,从第一条“入社条件”开始念起:“凡望海坡村民,自愿以土地、劳动力或资金入股,遵守合作社规矩,均可加入……”三秒的声音洪亮而清晰,每念一条,都会稍作停顿,解释其中的意思。“按地入股,就是你把自家的地交给合作社统一管理,年底能按地的亩数分红利;按劳分红,就是你在合作社里干活,干得多、干得好,就能多拿报酬,绝不搞平均主义。”
爷爷拄着拐杖,站在人群最前面,听得格外认真。当三秒念到“品质第一、绝不掺假”时,他忍不住点了点头,嘴里还小声念叨:“就该这样!咱种土豆靠的是良心,要是以次充好,砸的是咱望海坡的牌子,断的是子孙后代的路。”
念到“大事共议、小事协商”时,三秒特意提高了声音:“以后合作社不管是扩种土豆、引进新品种,还是跟外面谈合作,都得跟大伙商量着来,开社员大会投票决定,谁也不能一个人说了算。小事比如日常的分拣、发货,就由小组协商解决,保证公平公正。”
围观的社员们纷纷点头赞同。李大叔笑着说:“以前种地,遇到事儿只能自己扛,现在有了章程,大事小事都有规矩,心里踏实多了。就说分红吧,写得明明白白,谁也不用怕吃亏。”
王二婶也跟着说:“我最看重‘品质第一’这条,咱望海坡的土豆能卖到贵阳、遵义,靠的就是品质,要是掺了假,以后谁还敢买?这章程就像给咱上了一道保险,得好好守着。”
三秒念完最后一条章程,看了看在场的社员们,问道:“大伙还有啥不明白的,或者有啥要补充的,现在都能提出来,咱们再商量。”
人群里安静了片刻,陈老五率先开口:“我觉得章程里还得加一条‘老弱帮扶’,村里有些老人种不动地了,入社后要是没能力干活,也得给他们留份基本红利,不能让他们吃亏。”
他的话刚说完,就有人附和:“对!咱合作社是一家人,得互相帮衬,不能落下一个人。”
三秒点了点头,赶紧让老秀才在墙上补充:“老弱社员凭土地入股,可免予参与重体力劳动,享受基础分红,由合作社统一安排轻体力活或给予补贴。”
补充完章程,爷爷慢慢走到青石板墙前,用烟袋锅轻轻敲了敲墙上的红漆字,声音里满是欣慰:“写得明明白白,不藏私、不糊弄,就该这样办!这章程不是写在墙上看的,是要刻在咱心里,落实到行动上的。往后谁要是不守规矩,不仅大伙不答应,咱望海坡的土地也不答应!”
社员们纷纷鼓掌,掌声在牌楼下回荡。三秒看着墙上鲜红的章程,又看了看满脸期待的社员们,心里充满了力量。他知道,这面章程墙不仅是合作社的规矩,更是望海坡人的承诺——承诺要一起把地种好,把土豆卖好,把日子过好;承诺要守着良心、守着规矩,让“望海坡”的牌子越来越亮。
夕阳西下,红色的章程在余晖中显得更加鲜艳。社员们渐渐散去,却还有人时不时回头看看墙上的章程,像是在默默记诵。三秒相信,有了这清晰的章程,有了大伙的共同坚守,合作社一定能走得稳、走得远,望海坡的明天也一定会更加红火。
喜欢三秒种大田请大家收藏:(064806.com)三秒种大田www.064806.com荔枝免费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