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李兄,这可跟我没关系,我只是陪嫂子出去走一趟,啥都没干!”
门口,一直偷听着的孙昭北,立马举手证明自己的清白,防止他不信,还找旁边的居民作证。
“他们都可以证实,我最近这段时间已经改邪归正,没有再欺负过人啦!”
“你行啦,一边玩去吧!”
眼看越说越严重,江白山不想弄得太难看,赶忙跑过去关上院门,不让那帮吃瓜群众继续看热闹。
这时,憋了半天的春霞,可算是听明白怎么回事了。
好啊,原来问题在这,根源是在买地上。
要是这么说的,她还真有话要讲。
“大海,你觉得我没有看好孩子,没有照顾好这个家,我都认。”
“你说我财迷,掉进钱眼里,我也能接受!”
“可你要说我昧着良心收地,欺负老百姓,那我可就说两句啦!”
春霞昂起头来,当着所有人的面,转身又去把院门打开。
然后一把薅住孙昭北的衣领,将他拖进院里。
紧接着,她又把收来的地契,包括交易时的字据全都拿出来,展示给周围街坊邻居们过目。
“大家都看清楚,也希望你们能给我作证。”
“我这段时间确实出去收了不少地,但我没有欺负过任何一个乡邻百姓。”
憋了半天火气的春霞,脸上挂着泪珠,倍感委屈的同时,看向李沉海,一字一句说道。
“这几天,我总共收了四百八十三亩地,别管是水田,还是良田,我给出的价格都是最高的。”
“甚至比咱们买周家的地都高!”
“要钱我给钱,要粮我给粮!”
“现在粮食什么价,大家心里都清楚,我要是真想挣这份钱,完全可以银票现银结算,等到粮价高的时候,一次就能把这些买地钱在赚回来!”
此刻,听着她那喋喋不休的言论,李沉海的第一反应,不是去探讨对错问题,反而是满眼诧异的望着春霞,感觉她像是变了个人一样,竟然敢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跟自己吵。
当然,他也不是搞什么大男子主义,家庭内部一言堂。
只是单纯觉得,春霞这些年的变化有点大。
已经渐渐脱离世俗的束缚,和那些逆来顺受的小媳妇完全不同了。
“是,这个我可以作证,嫂子出的价最高,良田没有低于六十五两的!”
孙昭北像个小孩一样,举着手附和道。
门外诸多邻里,闻言也是一个劲点头。
觉得春霞此举已经算得上仁义了。
按照现如今的地价,一亩地良田也就四十到五十两之间。
可一斤白面的价格却是来到了十七文左右。
如果她真想赚这笔差价,怎么可能会以粮食价格结算。
毕竟,现在还没下雪,各家各户还有点余粮。
在等一个月,粮价必将迎来翻倍,届时她把粮食往外一放,岂不是更划算。
要知道,外边收地的可不止她一家,别人出什么价大家都是心知肚明。
三十两,三十五两贱卖土地的事也不稀罕。
能拿出钱来的,还算讲信用。
有些黑了心的人,买完地只给个十两八两,让你先活命,余下的全都欠着。
万一你们一家挺不过这个冬天,剩下的银子,他也就不用给啦。
相比较下来,春霞高价收地,现银结算,还能额外兑换一些粮食出去。
完全就是行善事。
毕竟,对于那些已经没有任何积蓄,家里连一粒粮食都掏不出来的百姓来说,卖地虽然是件极为肉疼的事。
可要是在这个时节,能卖出高价,拿到应得的银子,也算是一件幸事。
有多少人卖完地仍旧逃不过饿死的命运。
与那些人相比,他们的结果已经算是相当不错啦。
“刚好,我也借着今天的机会,跟大家说个清楚。”
春霞抹抹眼泪,转身面向门口的诸多乡邻百姓,邻里街坊。
“这些天,收了不少地,家里的存银包括粮食,也被我卖的差不多啦。”
“从现在开始,我就不收了,你们谁要是想卖地,去找别人看看,就别等我们李家啦。”
说罢,她也不想继续闹下去,让外边这帮人看热闹,抓着手里的褡裢,直奔后院。
随着她的离开,院门口众人,心情却是被搅动的无比复杂。
尤其是一些走投无路,准备卖地的百姓,更是陷入进退两难地步,彻底没了主意。
原本他们还想着将地卖给李家,正在犹豫着要不要出手。
现在好啦,也不用再思来想去的折磨自己。
人家不收啦!
李家不收,这就意味着地价还要继续往下掉。
现如今的市面上,只有两批人在收地。
春霞一人坚持高价,愿意按照近些年的日常平均价格收购。
另外一些黑心地商,可不管那么多,张嘴就是打对折,碰上一些地形不好,位置较差的地段,更是折上折,狠砍一刀。
之前这些百姓们不卖,是想趁着李家的价格,再等等,看看能不能涨点价。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