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锋号” 隐蔽推进系统的淡蓝色尾焰在星空中留下微弱轨迹,追猎者侦察舰的信号已被甩在 500 公里外,但舰内的紧张氛围仍未完全消散。生活舱 B 区的会议桌再次被临时征用,桌面上摊开着三份关键文件 ——“老兵号” 重建进度表、“希望方舟” 数据库索引、“空白区域” 势力分布图,雷诺将一杯温水推到刚完成通讯监控的凯面前,目光扫过围坐的众人:“现在,我们需要明确接下来的路该怎么走。外界的麻烦已经找上门,逃避解决不了问题,只有先变强,才能掌握主动权。”
凯揉了揉布满血丝的眼睛,将 “老兵号” 重建进度表拉到中央,红色马克笔在 “核心框架加固”“临时能源搭建” 两项任务旁打了勾,剩余的 “主能源改造”“武器系统适配”“自动化维修通道搭建” 仍标注着 “待启动”:“根据当前进度,第一阶段的船体加固已完成 60%,但主能源改造需要的‘仿星晶导体’只制作了 15 公斤,缺口还有 35 公斤;星璃优化的‘灵能谐振器’原型机已测试成功,但要适配‘老兵号’的能源接口,还需要调整 20% 的参数。如果以‘先锋号’为临时基地,我们可以利用这里的金属熔炼设备加速导体制作,同时接入基地的备用能源进行谐振器调试,预计能将第二阶段工期缩短 20 天。”
“‘先锋号’的隐蔽性是最大优势。” 莉娜指着 “空白区域” 势力分布图,在 “自由港” 与 “废弃矿星” 之间画了个圈,“这里是追猎者侦察站的监控盲区,且周边小行星带密集,能屏蔽大部分传感器信号。我们可以在基地周边设置 3 层‘假目标阵列’,用 AI 生成的废弃舰船信号迷惑外界,同时将‘老兵号’转移至小行星带深处的隐蔽泊位,避免暴露修复进度。” 她顿了顿,补充道,“我昨天从老 K 那里拿到的‘安全航线图’显示,每周三、周五有小型运输船会从这里经过,我们可以伪装成‘物资运输队’,从这些船手里收购星晶矿石和深渊能量晶体,减少外出暴露的风险。”
星璃此时将一份 “数据库学习计划” 推到桌中央,表格里按 “优先级” 分类列出了待消化的技术文档:“‘希望方舟’数据库里的‘艾塔尼灵能科技’‘追猎者能源弱点分析’‘跨星系通讯协议’是当前最急需掌握的内容。我和凯可以每天花 4 小时深入研究,重点突破‘灵能 - 常规能源共生算法’,这直接关系到‘老兵号’主能源的稳定性;老周和小郑在制作仿星晶导体时,也可以同步学习‘纳米合金熔炼技术’,提升材料纯度;莉娜负责警戒的同时,可熟悉‘新型灵能狙击炮’的设计参数,为后续武器适配做准备。”
“长期目标必须包含‘寻找希望方舟幸存者’。” 雷诺的手指在数据库索引的 “殖民船记录” 一栏上停顿,“数据库里提到,‘希望方舟’在坠毁前曾向‘猎户座旋臂’方向派出 3 艘小型逃生舱,每艘逃生舱都携带了‘量子通讯信标’,理论上在 1000 光年范围内能接收到信号。虽然当前通讯设备的探测范围只有 500 光年,但只要完成‘跨星系通讯协议’的研究,我们可以改造‘先锋号’的通讯阵列,将探测范围扩大至 800 光年,覆盖‘空白区域’至‘铁锈带殖民地’的全部空域。”
“寻找幸存者不仅是为了壮大力量,更是为了填补数据库的空白。” 凯调出数据库中标记为 “缺失” 的文件列表,其中 “艾塔尼文明兴衰史”“混沌能量控制方法”“追猎者母星坐标” 等关键文档都显示 “部分损毁”,“老 K 提到,‘自由港’有个‘星图档案馆’,收藏着各个文明的流亡记录,或许能找到逃生舱的蛛丝马迹。等‘老兵号’完成基础修复,我们可以派一艘小型侦查船伪装成‘情报贩子’,潜入自由港获取信息。”
团队的讨论逐渐聚焦,一个 “短期以重建变强为核心,长期以探索联盟为目标” 的双层计划逐渐清晰:
短期目标(1-3 个月):
1. 以 “先锋号” 为临时基地,完成 “老兵号” 主能源改造与武器适配,确保具备基础战斗能力;
2. 加速仿星晶导体、灵能谐振器等关键设备的制作与调试,建立稳定的材料供应链;
3. 在基地周边构建 “隐蔽防御体系”,包括假目标阵列、多层侦查点、AI 预警系统,确保修复过程不被发现;
4. 完成 “艾塔尼灵能科技”“追猎者能源弱点分析” 的基础学习,形成技术文档摘要,为后续应用提供支撑。
长期目标(3-12 个月):
1. 改造 “先锋号” 通讯阵列,扩大量子通讯信标探测范围,寻找希望方舟逃生舱及幸存者线索;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