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兵” 号的模拟训练舱内,淡蓝色的全息投影构建出 G-12 中转站的核心区域 —— 高耸的能量塔、交错的通风管道、巡逻的 “追猎者” 模型,每一处细节都与凯根据情报还原的场景一致。团队五人站在模拟沙盘前,神情严肃 —— 这是他们前往 G-12 中转站前的最后一轮战术演练,目标是将莉娜(鹰眼)的远程狙杀能力与团队作战体系深度融合,形成一套专属于 “老兵” 号的高效战术。
“本次演练课目:突袭能量核心。” 雷诺手持战术板,指尖划过沙盘上的红色标记,“凯,你负责模拟‘追猎者’的巡逻路线和传感器反应;星璃,你的灵能覆盖半径保持 80 米,重点预警隐蔽在通风管道内的伏击单位;莱姆,你跟我组成突击组,在鹰眼清除外围守卫后,快速突入能量塔底层;鹰眼,你的狙击位设在西侧陨石堆制高点,优先解决能量塔顶层的 2 名‘追猎者’狙击手,再配合我们清除底层防御。”
凯按下控制台按钮,模拟场景瞬间激活。全息投影中的 “追猎者” 开始按预定路线巡逻,能量塔顶层的狙击手模型举起模拟狙击枪,对准突击组可能出现的方向。莉娜立刻走向模拟狙击位,端起加装了反扭曲镜片的 “猎鹰”,瞄准镜锁定 8000 米外的能量塔顶层 —— 那里的 “追猎者” 狙击手正处于移动状态,且被能量塔的金属结构遮挡了部分视野,射击难度远超之前的试射。
“突击组准备推进,鹰眼注意,30 秒后清除顶层狙击手!” 雷诺的声音通过通讯器传来,他和莱姆猫着腰,沿着模拟的掩体缓慢前进。
莉娜的手指轻轻调整狙击镜旋钮,计算着 “追猎者” 的移动轨迹和金属遮挡的角度 —— 根据之前的测试数据,她需要在 “追猎者” 移动到两根金属梁之间的间隙时开火,窗口期仅有 0.5 秒。当目标刚进入间隙,她扣下扳机,模拟能量弹精准命中 “追猎者” 的头部,模型瞬间变成红色的 “失效” 状态。
“漂亮!” 莱姆兴奋地喊道,刚想加快推进速度,却被星璃的预警打断:“等等!通风管道内有 2 名‘追猎者’伏击,距离你们 15 米,正准备释放深渊冲击波!”
莉娜立刻调转枪口,瞄准通风管道的出风口 —— 那里是 “追猎者” 释放冲击波的必经位置。她快速切换成 “符文屏蔽弹”,在 “追猎者” 刚探出头的瞬间开火,模拟屏蔽场在出风口形成,“追猎者” 的冲击波被瞬间抵消,模型也因灵能探测被干扰,陷入 “混乱” 状态。
“突击组推进!” 雷诺趁机带领莱姆冲过掩体,顺利抵达能量塔底层。但就在他们准备安装模拟炸药时,凯突然增加了 “突发情况”——3 名 “追猎者” 歼灭组从能量塔另一侧快速增援,形成合围之势。
“鹰眼,支援底层!歼灭组从你的 3 点钟方向靠近,距离 6000 米!” 雷诺的声音带着急促,他和莱姆只能暂时依托掩体防御,无法完成炸药安装。
莉娜立刻调整狙击角度,此时歼灭组正处于移动状态,且相互之间保持着 5 米的战术间距,普通射击只能解决 1 人,剩余 2 人仍会对突击组造成威胁。她果断切换成 “灵能共鸣弹”,对着通讯器喊道:“星璃,灵能引导!”
星璃的额间晶体瞬间亮起,灵能像一道无形的线,将 3 名 “追猎者” 的移动轨迹同步给莉娜。莉娜根据灵能标记,连续扣下扳机 —— 三发能量弹在空中划出精准的弧线,分别命中 3 名 “追猎者” 的颈部能量接口,模型同时变成 “失效” 状态。
“炸药安装成功!演练结束!” 凯按下暂停按钮,模拟场景渐渐消散。训练舱内,众人松了口气,却也意识到刚才的配合存在明显问题。
“刚才的突发情况,我们的反应太慢了。” 雷诺率先开口,指着沙盘上的歼灭组增援路线,“鹰眼从接到指令到完成射击,用了 12 秒,这在实战中,突击组很可能已经出现伤亡。而且灵能共鸣弹的联动,你们两人的配合有 0.8 秒的延迟,需要优化。”
莉娜点头,认可了问题所在:“主要是歼灭组的移动速度比预期快,我调整狙击角度的时间过长。另外,灵能标记的传递需要更直接,刚才星璃的灵能波动有轻微紊乱,导致我对第三个目标的预判出现偏差。”
星璃也补充道:“我的灵能在覆盖大范围目标时,精准度会下降。下次演练,我会将灵能集中在歼灭组身上,减少不必要的能量消耗,提升标记的稳定性。”
接下来的两小时,团队针对暴露的问题反复演练。凯设计了更复杂的场景:“追猎者” 狙击手与歼灭组协同进攻、能量塔传感器被激活导致狙击视野受限、陨石带突然出现能量风暴干扰射击…… 每一次演练都针对性地解决一个配合问题: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