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记忆之湖
西藏,念青唐古拉山脉。
越野车在崎岖的山路上颠簸前行,每一次震动都让林小芳的脚踝传来尖锐的疼痛。云南边境那场遭遇已经过去三天,但阿诗玛给她的皮囊和那句关于记忆之湖的警告,一直萦绕在心头。
还有十公里就到冰川入口。驾驶员格桑是个藏族汉子,声音低沉如闷雷,后面的路车开不了,得步行。
林小芳看向身旁的陆远志。自从离开云南,他变得越来越沉默,眼睛时常失焦,仿佛在聆听某个遥远的声音。更奇怪的是,他随身携带的指南针不再指向北方,而是固执地指向这座冰川的方向。
远志?她轻触他的手臂,你还好吗?
陆远志像是从梦中惊醒,眨了眨眼:嗯...只是那些记忆越来越清晰了。他指向窗外巍峨的雪山,我来过这里...不,是来过。
林小芳明白他指的是体内那个远古守护者的记忆。通过银色七巧板,她能感知到陆远志的能量场中,那些靛蓝色的碎片正在重组,形成某种更完整的图案。
车子突然急刹,林小芳差点撞上前座。格桑指着前方:路断了。
果然,前方的山路被一场小型雪崩掩埋,碎石和积雪堵住了去路。更令人不安的是,雪堆中露出几个清晰的脚印——有人比他们先到一步。
统一派?林小芳紧张地问。
陆远志检查脚印,摇头:靴子是军用款,但...他蹲下身,用手指丈量脚印深度,体重很轻,像是孩子或者...他抬头看向冰川方向,苦行僧。
格桑从后备箱取出登山装备:我只能送你们到这里。再往前是,只有被召唤的人才能进入。
禁地?林小芳一边绑紧登山靴一边问。
仁增喇嘛修行的冰川洞穴。格桑做了个祈福的手势,他在那里守护记忆之湖已经六十年了。传说湖水能照见人的前世今生。
林小芳和陆远志交换了一个眼神——这肯定就是阿诗玛所说的西藏守护者!
两人告别格桑,开始艰难的徒步。海拔已超过4500米,稀薄的空气让每次呼吸都像在吞咽刀片。林小芳的脚踝伤势未愈,走了一小时就开始发抖。陆远志二话不说,将她背了起来。
放我下来...你自己都...林小芳抗议道。
陆卫国的身体经历过更严酷的环境。陆远志的声音带着奇异的回响,而且...另一个似乎对高原有特殊的适应力。
确实,陆远志的步伐比平时更加稳健,仿佛每一步都踏在记忆中的路径上。林小芳趴在他背上,能感觉到他肌肉中流淌着某种不属于现代人的力量。
两小时后,他们到达冰川脚下。巨大的冰舌从山体延伸而出,在阳光下泛着幽蓝的光芒。冰壁上有个人工开凿的狭窄通道,仅容一人侧身通过。
有人。陆远志突然压低声音,将林小芳放下,示意她躲在一块巨石后面。
通道口出现了一个佝偻的身影——一位身着破旧袈裟的老喇嘛,脸上的皱纹深如沟壑,但双眼明亮得惊人。最引人注目的是他的右手,从指尖到肘部完全覆盖着金色的纹路,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出来吧,孩子们。老喇嘛用流利的汉语说道,仁增已经等你们很久了。
林小芳惊讶地看着陆远志——老喇嘛怎么知道他们会来?
陆远志却像被催眠般走向老喇嘛,用那种失传的古彝语说了几句话。更奇怪的是,老喇嘛竟然也用同样的语言回应!两人交谈几句后,老喇嘛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
原来如此...你就是那个归来者仁增喇嘛转向林小芳,金色的右手微微发光,而你,是新一代的枢纽。进来吧,记忆之湖已经准备好向你们展示真相。
冰川内部比想象中宽敞。穿过狭窄的通道后,是一个巨大的冰洞,中央是一潭不冻的湖水,水面平静如镜,散发着柔和的蓝光。冰壁上刻满了与装置上相似的符号,还有无数佛教六字真言。
这就是记忆之湖?林小芳惊叹道。
仁增喇嘛点头:每一代守护者临终前,都会将记忆留在这里。湖水记录着所有的历史。他示意陆远志靠近,来吧,归来者,看看你真正的样子。
陆远志像是被某种力量牵引,跪在湖边俯身看向水面。林小芳也跟着望去,随即倒吸一口冷气——水中倒映的不是一个陆远志,而是三个重叠的形象!
最清晰的是现代特种兵陆远志,穿着熟悉的作战服;稍模糊些的是六十年代侦察兵陆卫国,军装朴素;而最底层,是一个身披兽皮、脸上绘有战纹的彝族武士,眼神锐利如鹰。
这...不可能...陆远志的声音颤抖着。
三个时代,同一个灵魂。仁增喇嘛平静地说,远古守护者转世时,会将自己的记忆封存在印记中,等待危机时刻觉醒。你就是那个被选中的人——同时承载着现代军人、二十世纪战士和远古武士的记忆与技能。
林小芳突然明白了为什么陆远志能如此完美地融合陆卫国的意识,为什么他会在无意识间使用古彝语——他本就是为这一刻而生的容器!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