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一章 独行、谐振与联结
---
“磐石”基地 - 室外康复区,林荫道。
这是一条环绕着康复区草坪的、铺设着平整仿石砖的小道,长度约一百米。今天,李振的目标,不再是依赖助行器完成情景行走,而是……尝试脱离助行器,独立行走一段可控的距离。
他站在林荫道的起点,助行器被放在了一边。阳光透过交错的枝叶,在他身上洒下晃动的光斑。他的双手空悬在身体两侧,微微握拳,指关节因用力而泛白。左腿旧伤处那熟悉的酸胀感,在此刻变得格外清晰,仿佛在向他强调着失去外部支撑后,它将独自承受的全部重量。
林晚和治疗师站在数米之外,两人的呼吸都下意识地放轻了,目光如同最精密的雷达,锁定着他身体的每一个细微征兆。
李振深吸一口气,那气息带着草木的清新和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他的目光平视着前方蜿蜒的小道,眼神中没有犹豫,只有一种近乎冷酷的专注。他将全部的意识,都沉入到了对自身重心的感知和对肌肉的微控之中。
动了。
他的右腿……极其缓慢地……向前迈出。动作迟滞,却带着一种斩断依赖后的决绝。脚掌落地的瞬间,身体因重心的转移而不可避免地产生了一丝晃动。他的核心肌群瞬间绷紧,如同最灵敏的陀螺仪,硬生生……将那晃动压制在最小的幅度内。
然后是左腿。抬起,迈出。每一步,都像是在刀锋上舞蹈。左腿承重的瞬间,肌肉深处传来的酸胀和那隐约的撕裂感,让他额角的青筋微微跳动。但他紧咬着牙关,没有让步伐出现任何明显的趔趄。
十米,二十米……
他的行走姿态依旧僵硬,如同一个重新学习走路的巨人。步伐很小,速度很慢。但他……始终维持着一种脆弱的、却真实存在的……平衡!
汗水开始从他的鬓角、脖颈渗出,在阳光下闪着微光。他的呼吸变得粗重,胸膛起伏明显。这条百米林荫道,此刻漫长得如同没有尽头。
林晚紧紧捂着嘴,泪水在眼眶里打转,却不敢流下,生怕一丝声响都会打破这脆弱的平衡。她能看见丈夫后背病号服被汗水洇湿的痕迹,能看见他微微颤抖却死死稳住的手臂,更能看见他眼中那燃烧着的、绝不屈服的火焰。
五十米,六十米……
他的身体开始出现更频繁的、细微的摇晃。有两次,幅度稍大,林晚和治疗师几乎要冲上去,但李振……都在最后一刻,凭借着一股源自骨髓的狠劲和对身体极限的精准把控……强行稳住了!
当他终于走到林荫道的终点,伸手扶住那棵作为标记的老槐树粗糙的树干时,整个人几乎虚脱。他背对着林晚和治疗师,肩膀剧烈地起伏着,汗水如同小溪般沿着脊背流淌。扶着树干的手指,因过度用力而微微痉挛。
他没有立刻回头。他就那样靠着树,喘息了许久。然后,他……缓缓地……转过了身。
脸色苍白,汗水淋漓,眼神因极致的消耗而有些涣散。但当他看向林晚和治疗师时,嘴角……极其艰难地、却异常清晰地……向上扯动,露出了一个混合着巨大疲惫与纯粹骄傲的……笑容。
没有言语。
但这独自走过的百米林荫道,这脱离器械后完全依靠自身力量维持的平衡,这终点处疲惫却骄傲的笑容……是他为自己的归途,竖立的……最巍峨的里程碑。他证明了自己不仅能在支撑下行走,更能……真正意义上地,重新“站立”并“行走”于这片土地之上。
---
“星火”神经引导核心舱。
控制室内,陈博士正对着一段刚刚记录下来的、极其复杂的神经谐振数据陷入沉思。这段数据,是在李振脱离助行器、开始独立行走时记录下来的。
与之前响应各种情感或信息输入时产生的、相对规律的波动不同,这一次的神经谐振基线……呈现出一种前所未有的、“探索性”的复杂模式!
它不再仅仅是跟随外部节奏,而是……仿佛在自身内部进行着某种快速的、多路径的“扫描”与“模拟”!基线上叠加了无数频率各异、振幅微小、持续时间极短的快速震荡,这些震荡彼此交织、碰撞、又迅速平息,仿佛有无数个微型的“决策单元”在同时工作,尝试构建出某种……对应于“无辅助行走”这一复杂运动状态的……内部动态模型!
更令人惊讶的是兵牌的反应!
在这种内部“探索性”谐振模式出现时,兵牌的能量输出……并未出现大幅波动,而是维持着一种极其稳定的、如同深海暗流般的恒定输出!但那纯净的蓝光,其光晕内部……似乎……出现了一些极其细微的、如同星辰闪烁般的……更明亮的“光点”!这些光点随机出现,短暂闪耀,又迅速融入整体的蓝光之中。
“内部动态建模行为?!”助手的声音带着难以置信的推测,“通道……或者说,陆少校沉寂的神经系统……似乎在尝试……基于传入的、关于李将军‘独立行走’的复杂体感与意图信息……在内部‘模拟’或‘理解’这一状态?!这些快速震荡……像是在测试不同的神经信号组合,寻找那个能对应‘稳定行走’的‘解’!”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