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种规律的、缓慢的呼吸声。”
陆辰宇的话音在寂静的工作区内落下,带来一种毛骨悚然的寂静。那不再是冰冷的数据或抽象的符号,而是将那个隐藏在黑暗中的“观星者”,瞬间赋予了某种活生生的、甚至带有生理特征的实体感。
林溪覆在他手背上的指尖微微收紧。“呼吸声……来自所有中继点?”
“同步,同频。”陆辰宇确认,他的眼神在昏暗中锐利如刀,“这意味着,要么对方有能力在所有我们预设的、分布在不同物理位置的节点上,同时制造出完全一致的干扰;要么……”
“要么这些节点,在它‘听’来,就像在我们耳边一样近。”林溪接上了他未说完的话。这个推测让周围的空气都仿佛变得粘稠起来。他们的每一步筹备,似乎都在对方的注视或者说“聆听”之下。
“计划是否变更?”林溪问,声音依旧稳定。
陆辰宇沉默了两秒,随即摇头,语气斩钉截铁:“不。正因为如此,才更要进去。”对方已经展示了其无远弗届的感知能力,退缩意味着将永远置于这种无形的监控之下,如同玻璃缸里的鱼。唯有深入巢穴,才有可能找到关闭这“呼吸声”的开关。
决心,在令人不安的征兆下,被淬炼得更加坚定。
夜幕如期降临,浓重如墨,月星隐匿,正是潜入所需的天然帷幕。
陆辰宇和林溪身着特制的深色作战服,材料能有效吸收特定波段的光线并干扰热成像扫描。所有的装备都已就位,AR眼镜,微型传感器,加密通讯器,以及必要的应急工具。
他们没有选择常规交通工具,而是由陆辰宇驾驶一辆经过特殊屏蔽处理的厢式货车,沿着预定的、没有固定监控探头的路线,悄无声息地驶向城市边缘。车内只有仪表盘幽微的光芒和两人平稳的呼吸声。
距离研究院外围警戒区还有一公里时,货车熄火,隐入一片废弃厂房旁的阴影中。
“最后检查。”陆辰宇低声道。
两人迅速确认了所有设备状态。林溪深吸一口气,将AR眼镜戴上,世界在她眼前瞬间叠加了一层淡蓝色的数字信息——基准地图、自身坐标、以及远处由遥感数据勾勒出的研究院模糊轮廓。
“通讯测试。”陆辰宇的声音通过骨传导耳机传来,清晰而冷静。
“接收正常。”林溪回应。
“行动。”
两人如同融入夜色的幽灵,下了车,借助地形掩护,快速向目标区域接近。夜风穿过荒草,发出簌簌的声响,掩盖了他们的脚步声。
很快,锈迹斑斑、挂着“军事禁区,严禁入内”牌子的高大铁丝网围墙出现在视野里。远处,有规律的手电筒光柱扫过——那是巡逻队。
陆辰宇打了个手势,两人伏低身体,紧贴围墙根部。他取出一个巴掌大的装置,吸附在铁丝网上,屏幕亮起,显示着巡逻队的运动轨迹和监控探头的盲区计算。
“巡逻间隙,三分二十八秒。跟我来。”他的声音压得极低。
他们沿着围墙阴影移动,最终停在一处植被异常茂密的地方。陆辰宇拨开层层藤蔓,一个直径约半米的、锈蚀严重的通风口栅栏显露出来,正如蓝图所示。
陆辰宇用特制工具无声地卸下栅栏,一股混合着铁锈、尘土和某种难以言喻的、陈旧机油气味的风从黑黢黢的洞口涌出。洞口狭小,仅容一人匍匐通过。
“我先进。”陆辰宇没有任何犹豫,将微型传感器吸附在洞口内侧,率先钻了进去。林溪紧随其后。
管道内一片漆黑,只有AR眼镜上显示的绿色扫描线在不断刷新前方路径。管道壁湿滑黏腻,压抑的空间里只剩下衣物摩擦和彼此压抑的呼吸声。林溪集中精神,将感官放大到极致,感受着管道内空气微弱的流动,以及脚下传来的任何细微震动。
爬行了大约十分钟,前方出现了一个向下的垂直管道。陆辰宇固定好绳索,两人依次滑下,落入一个更为宽敞的、似乎是旧式通风主巷道的地方。脚下是厚厚的积尘,空气更加沉闷。
“布设A-1传感器。”陆辰宇低语。林溪立刻将一枚纽扣传感器按在身旁的金属壁上。眼镜上的地图立刻以传感器为中心,刷新出一小片清晰的区域,显示他们正位于建筑群的B区下层。
根据蓝图,这里应该是昔日的辅助功能区,理论上危险系数较低。他们沿着巷道小心前行,每隔一段距离便布设一个传感器,眼镜中的地图如同被点燃的星火,一点点驱散着黑暗。
然而,随着探索的深入,一种诡异的割裂感开始出现。地图显示他们应该途经一些破旧的设备间或仓库,但传感器传回的数据却显示,某些区域的金属壁异常洁净,甚至检测到微弱的能量残留。更令人不安的是,在一些转角或管道接口处,他们偶尔能看到一些不属于旧式建筑的、线条流畅而冰冷的银色导管或接口,像是后来嫁接上去的血管和神经。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