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幻言 仙侠 穿越 悬疑 科幻 都市 其他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荔枝免费小说 > 穿越 > 康熙正史 > 第1224章 徐乾学

康熙正史 第1224章 徐乾学

作者:洗马 分类:穿越 更新时间:2025-11-12 19:47:43

如今纳兰性德骤然离世,对明珠来说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他手中也因此少了一枚重要的棋子。

按常理而言,索额图此时应该感到庆幸才对,但不知为何,他的心中却犹如打翻了五味瓶一般,各种滋味涌上心头。

“哎,这孩子,真是可惜了……”索额图不禁感慨道,言语中透露出一丝惋惜之情。

然而,正当索额图沉浸在自己的思绪中时,嘎布突然插嘴道:

“索相,还有一件事,李光地和皇上一同去了明珠府。”

“李光地?”索额图的眉头瞬间紧紧皱起,他深吸一口气,缓缓说道:“李光地……”

突然,索额图像是想起了什么重要的事情一般,猛地一拍大腿,说道:

“哎呀,老夫怎么把这事儿给忘了!康熙八年的时候,李光地曾进入明珠府,给纳兰性德当了整整半年的老师呢!”

听到这话,嘎布的眉头紧紧皱了起来,满脸狐疑地盯着索额图,追问道:“那……李光地会不会因此而倒戈明珠呢?”

索额图面露迟疑之色,缓缓地摇了摇头,但紧接着又似乎想到了什么,点了点头,犹犹豫豫地说道:

“这李光地啊,可真是个深藏不露的人呐!老夫曾多次想要拉拢他,可他却始终不为所动……如此看来,倒戈明珠之事,倒也并非完全没有可能……”

索额图的话音未落,他突然像是下定了决心一般,猛地一拍桌子,大声说道:

“罢了罢了!这其中的变数太多,实在难以预料啊!毕竟如今的李光地可是皇上身边的大红人,他若是真的倒戈明珠,那后果可真是不堪设想啊!”

嘎布见状,赶忙附和道:“是啊,索相,那我们现在该如何是好呢?”

“这可如何是好?”索额图眉头微皱,眯起眼睛,暗自思忖道,“必须得想个办法才行。”

他略作思考后,突然眼睛一亮,计上心来,“对,就这么办!”

索额图随即对身边的嘎布吩咐道:

“去查一查李光地的动态,看看他最近都在忙些什么,有没有什么异常举动。另外,再深挖一下他的过往,看看他有没有什么不为人知的黑点。如果在京城查不到有用的线索,就派人去福建那边查,一定要把他的老底给我翻出来!”

嘎布心领神会,连忙点头应道:

“遵命!索相,您这么一说,我倒是想起来一件事,您可还记得当年的蜡丸信事件?”

一听到“蜡丸信”这三个字,索额图的脑海中立刻浮现出相关的记忆,他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冷笑,“哦?你是说陈梦雷的那件事吧?”

“正是!”嘎布赶忙附和道,“当时揭发此事的人……”

索额图打断了他的话,眼中闪过一丝狡黠,“老夫自然明白你的意思。”

数日后,索额图来到了乾清宫,面见康熙皇帝。

他先是向康熙请安,然后一脸凝重地说道:“皇上,左都御史王大人不幸病故,如今此职空缺,不知何人能够担当此重任呢?”

康熙此时正为一些事情心烦意乱,听到索额图的话,他随口应道:“你有什么合适的人选推荐吗?”

索额图见状,心中暗喜,他立刻回答道:“回皇上,礼部侍郎徐乾学为人正直,刚正不阿,最适合担任御史一职。”

说罢,他还特意将“正直”二字加重了语气。

索额图说完,目光不经意间向上瞟去,只见康熙手中正拿着一串小佛珠,不停地摆弄着,似乎并没有把他的话放在心上。

过了好一会儿,康熙才缓缓地点了点头,若有所思地说道:“徐乾学……徐乾学啊,此人确实是刚正不阿,眼里容不得半点儿沙子。”

一提起徐乾学,康熙的脑海里就像放电影一样,不断地闪现出关于他的点点滴滴。

那是康熙九年的时候,举行了一场科举考试。

在这场考试中,脱颖而出的是状元蔡启僔、榜眼李光地以及探花徐乾学。

这一年对于康熙来说意义非凡,因为这不仅是他成功从鳌拜手中夺回朝政大权后的首次科举,更是他亲自主导、亲自选拔庶吉士的重要时刻。

所以,康熙对这一届科举的印象格外深刻。

徐乾学作为探花郎,成功入选庶吉士,并被授予翰林院编修的职务。

康熙十一年,徐乾学已经开始担任顺天府乡试的主考官了。

就在这一年,他处理了一起顺天府的第一冤案。

原来,当时的考生韩菼因为某些原因被主考官取缔考试资格,并将其投入大牢。

但徐乾学却独具慧眼,将韩菼从牢房中解救出来,让他重新参加乡试。

最终,韩菼不负众望,一举夺魁,成为了状元。

而徐乾学也因为这件事情,赢得了天下举子们的一致称赞。

康熙十四年,徐乾学终于迎来了他仕途上的一次重要晋升——左春坊左赞善。

这个职位不仅让他能够每日陪伴在康熙皇帝左右,还让他有机会充任日讲起居注官,负责记录皇帝的言行起居。

然而,命运似乎总是喜欢捉弄人。

就在徐乾学春风得意之时,他的父母却先后离世。

按照当时的礼制,徐乾学必须辞官回家守孝,这就是所谓的“丁忧”。

在丁忧期间,徐乾学并没有荒废时光,而是将精力投入到了学术研究之中。

他主持编纂了一部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丧礼着作——《读礼通考》。

这部着作详细阐述了古代丧礼的各种规定和仪式,对于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和礼仪制度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康熙十九年,纳兰性德牵头,徐乾学作为编修参与其中,共同为大清编纂一部规模宏大的《通志堂九经解》。

这部巨着共计一千七百九十五卷,是徐乾学花费两年时间搜集唐、宋、元、明等朝代学者的解经之书,并精心编纂而成的。

随着《通志堂九经解》的问世,徐乾学在学术界的声誉日益隆盛。

喜欢康熙正史请大家收藏:(064806.com)康熙正史www.064806.com荔枝免费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