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子平稳地行驶在回家的路上,窗外的街景缓缓向后退去,阳光透过车窗洒在海雅的侧脸,给她镀上了一层柔和的金边。海蓝握着方向盘,侧头看了她一眼,忽然笑着说:“雅儿,我给你讲个故事吧。”
海雅立刻点了点头,拿起手机快速打了几个字:【好啊,我想听。】
海蓝清了清嗓子,目光重新落回前方的路面,声音带着些许悠远的味道:“故事的开头,是在一个飘着雪的冬天。孤儿院的门口,被人放下了一个襁褓,里面裹着个刚出生没多久的女婴,小脸冻得通红,却睁着乌溜溜的眼睛,不哭也不闹。”
“孤儿院的校长是个头发花白的老太太,看着这孩子在寒冬里被送来,就给她起了个名字,叫冬雪。冬雪在孤儿院里慢慢长大,性子安静又乖巧,别的孩子抢玩具时,她总是坐在角落里,抱着个旧布娃娃,安安静静地看着。”
海雅听得认真,手指在手机屏幕上轻轻点着,像是在跟着勾勒那个叫冬雪的小女孩的模样。
“直到冬雪五岁那年,来了一对夫妻。他们看起来三十多岁,穿着干净的蓝色工装,脸上带着温和的笑意。他们因为身体原因不能生养,来孤儿院想领养个孩子。院长把孩子们都叫到院子里,那对夫妻一眼就看中了安安静静坐在台阶上的冬雪。”
“女人走过去,蹲在她面前,轻声问:‘孩子,愿意跟我们回家吗?我们会对你好的。’冬雪眨了眨眼睛,看了看女人温暖的笑容,又看了看旁边站着的男人,男人正笨拙地对她笑,手里还藏着块奶糖。她点了点头,小声说:‘愿意。’”
“就这样,冬雪被这对姓李的夫妻收养了,名字也改成了李雪。养父母家住在老城区的平房里,虽然不富裕,但收拾得干干净净。他们送李雪去幼儿园,后来又送她上小学,每天早上给她煮一个鸡蛋,晚上等她放学回家,桌上总有热腾腾的饭菜。李雪很懂事,放学就帮着养父母择菜、擦桌子,有好吃的也总是先递给养父母。”
“一转眼,李雪长到了七八岁,上了二年级。她家离学校不算太远,坐两站公交车就到。养父母白天要去工厂上班,没时间接送,就让她自己坐公交上下学。李雪很能干,把公交卡放在书包外侧的小口袋里,每天准时出门,准时回家,从来没让养父母操过心。”
海雅在手机上打字:【她好乖啊,跟小露小时候有点像。】
海蓝笑了笑,继续讲:“有一天早上,李雪像往常一样坐上公交车。那时候是早高峰,车上人不少,但她上车时正好有个阿姨下车,她就抢到了个座位。刚坐稳没多久,车要开的时候,听见车外有人喊:‘等一下!等一下!’”
“司机师傅把车门又打开了,跑上来一对母子。母亲看起来很着急,额头上还带着汗,手里紧紧牵着个男孩。那男孩跟李雪差不多大,穿着干净的校服,只是眼睛一直闭着,或者说,是没什么神采,像是看不见东西。”
“因为车上人多,已经没有座位了,母子俩只能站在过道里,母亲一手抓着扶手,一手紧紧牵着男孩。李雪看着那个男孩,他的背挺得笔直,虽然看不见,却没有丝毫慌乱,只是安静地站着,耳朵微微动着,像是在听周围的动静。”
“就在这时,男孩的母亲看了眼手机,忽然急得跺脚:‘哎呀,要迟到了!我们部门今天要开早会,迟到要扣奖金的!’男孩听到了,轻轻拉了拉母亲的手,小声说:‘妈,我自己能去学校,你赶紧去上班吧。’”
“母亲立刻摇头:‘那怎么行?你看不见,路上多危险。’男孩还想再说什么,李雪忽然站起来,走到他们面前,仰着小脸对男孩说:‘你坐我的位置吧。’”
“没想到那男孩却摇了摇头,声音清亮:‘不用了,谢谢你。’李雪愣了,她还是第一次遇到有人让座还不接受的,小脸一下子就红了,站在那里,手都不知道往哪放。”
“男孩的母亲赶紧拍了下男孩的胳膊,有点不好意思地对李雪说:‘这孩子就这样,倔得跟头驴似的,你别往心里去。’然后又对男孩说:‘人家小姑娘好心给你让座,快谢谢人家,坐下!’”
“李雪看阿姨急得额头冒汗,赶紧说:‘阿姨,要不您坐吧,我站着就行。’母亲这才道谢坐下,刚坐稳,手机又响了,她接起电话,语气更加着急:‘好好好,我马上到!马上就到!’”
“挂了电话,她看着男孩,眼圈都红了。男孩又劝她:‘妈,真的没事,我自己能行。’李雪在一旁听着,忽然问:‘阿姨,他要去哪个学校啊?’母亲说:‘他去盲校,就在你们学校旁边那条街上。’”
“李雪眼睛一亮:‘我就在旁边的光明小学上学!我们顺路呢!阿姨您要是着急,就先去上班吧,我可以陪他一起去学校。’母亲有点犹豫,但看着手机上不断弹出的消息,咬了咬牙:‘那……那就麻烦你了,小姑娘。’”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