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月的周三晚上,深圳的冷雨终于停了,小区楼下的烧烤摊却比往常热闹——下班的人裹着外套,围着冒着热气的烤炉,滋滋作响的肉串混着孜然的香味,在微凉的空气里散开,驱散了不少冬日的寒意。
建军找了个角落的位置坐下,面前摆着一瓶冰啤酒,一盘烤五花肉,还有几串烤茄子,都是他平时爱吃的,可今天却没什么胃口,只是无意识地用竹签戳着茄子上的蒜蓉。
怀里的背包放在腿上,里面装着从公司带回来的终端样品和商户资料。刚才给秀兰发了条短信,说“今晚晚点回,在楼下吃点东西”,没提离职的事——他想先整理好情绪,再跟家人好好说,免得秀兰担心。
“李工?真的是你!”
一个熟悉的声音从旁边传来,建军抬头一看,是老王,前乐居的产品经理,去年夏天因为“创新业务调整”被裁的。老王穿着一件灰色的冲锋衣,头发比之前短了些,手里拎着一个黑色的双肩包,脸上带着几分风尘仆仆的疲惫,却比在乐居时多了几分鲜活的气息。
“王哥?你怎么在这?”建军赶紧挪了挪椅子,让他坐下,“好久没见了,你最近怎么样?”
“还能怎么样,瞎忙活呗。”老王笑着坐下,喊老板加了两串烤鸡翅,一瓶啤酒,“被裁了之后,没急着找工作,跑了半个深圳,跟中小商户聊了聊,想看看有没有能做的实事。”他一边说,一边从双肩包里掏出一个厚厚的文件夹,放在桌上,“今天刚从福田区回来,路过你小区,想着来吃口烧烤,没想到这么巧,碰到你了。”
老板把烤鸡翅端上来,滋滋冒油,老王拿起一串咬了一口,才继续说:“我听说乐居最近出大事了,社交电商崩了,还裁了不少人,你……”
“我也离了。”建军拿起啤酒,跟他碰了一下,喝了一口,冰凉的液体滑过喉咙,心里的沉重散了些,“今天刚办的交接,以后不打算再找公司上班了,想做点自己想做的事。”
“巧了!”老王眼睛一亮,把桌上的文件夹推到建军面前,“我正想找你,想跟你聊个事——你看看这个。”
文件夹里是一叠厚厚的调研表,第一页印着“深圳中小商户需求调研(2022.7-2023.1)”,下面写着“调研商户数量:200家”,涵盖了社区超市、水果店、早餐店、便利店等多种类型。老王翻到其中一页,指着上面的数据:“你看,这200家商户里,有187家都在说两个痛点:一是库存乱,手工记账容易错,不知道什么货该补,什么货卖不动;二是营销难,除了贴海报、发传单,没别的办法,想搞个‘满减’‘优惠券’,都不知道怎么精准推给老客户。”
他又翻了几页,调研表上密密麻麻写着商户的手写反馈:福田区王姐的超市写着“希望有个能自动算库存的机器,省得每天盘点到半夜”;罗湖区张老板的水果店写着“夏天水果容易坏,要是能提醒哪些货快过期,能少亏点钱”;南山区李阿姨的早餐店写着“想给老客户发优惠券,不知道怎么弄,总不能一个个打电话”。
看到王姐、张老板的名字,建军的手指顿了顿——这些都是他熟悉的商户,他们的难处,他比谁都清楚。之前在乐居,他就想过给终端加个库存管理功能,可张昊说“没用,不如搞流量噱头”,陈总也不批预算,最后不了了之。
“我跑了这么多商户,发现他们不是不想用智能设备,是市面上的太贵了。”老王的声音里带着兴奋,“现在做库存管理的系统,要么是给大超市用的,一套几万块,中小商户用不起;要么是纯软件,得配电脑,商户嫌麻烦。我想,咱们能不能做个‘低成本智能终端’?硬件你懂,做个简单的主板,能连WiFi,能扫码,再装个小屏幕;软件我来做,开发个轻量化的库存管理系统,能记货、能提醒、能发优惠券,成本控制在80块以内,卖给商户150块,利润空间够,而且不用烧钱,靠硬件赚钱,后续还能收点服务费,比如帮他们设计营销活动,一个月收50块,商户也能接受。”
他从包里掏出一张手绘的样机草图,上面画着一个巴掌大的终端:左边是扫码区,中间是小屏幕,右边是几个常用按键,下面标注着“主板:二手芯片(测试合格),屏幕:2.4英寸LCD(华强北拿货),电源:可充电锂电池”。
“你看,硬件成本我算过了:二手芯片25块,屏幕15块,扫码模块10块,锂电池8块,其他零件22块,总共80块,要是批量拿货,还能再降点。软件我来开发,不用搞复杂的,就做‘库存登记’‘过期提醒’‘优惠券生成’三个核心功能,两个月就能搞定。”老王看着建军,眼神里满是期待,“李工,你是做硬件的专家,这个终端你肯定能做出来;我做了五年产品,软件和商户需求对接,我来负责。咱们俩合作,一个搞硬件,一个搞软件,专门帮中小商户解决问题,不比在公司里搞那些虚头巴脑的强?”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