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居生活的会议室里,白板被红笔涂得密密麻麻 ——“商户营销网站” 的项目计划贴满了半面墙,从 “优惠券发放” 到 “到店导航”,再到 “用户评价管理”,每一项都画着醒目的感叹号。张总站在白板前,手里攥着支马克笔,目光扫过在场的十几个人,最后落在建军身上。
“咱们平台现在有 200 多家商户,80% 都反馈‘线上没存在感’—— 用户想找他们的优惠,得翻半天列表;想知道店里有什么特色,只能打电话问。” 张总的声音透着股急切,“所以‘商户营销网站’必须做爆,每家商户一个独立展示页,把优惠、导航、评价都装进去,让用户一点就能找到。这个项目,我点名让建军牵头。”
会议室里静了两秒,接着有人小声议论 —— 之前做定位模块时,建军就靠硬件思维解决了不少难题,但 “营销网站” 是纯互联网业务,还要对接 200 多家商户的杂乱数据,没人敢保证能做好。
建军坐在后排,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笔记本 —— 上面还留着 “轻量化芯片” 的草图。他抬头看向张总,语气沉稳:“张总,我接。但有个要求:给我 5 个人的小团队,还要商户那边配合提供数据格式,我保证两个月内上线。”
“没问题!” 张总立刻拍板,“团队你随便挑,商户那边我去协调,你只要把项目做好,其他的都不用管!”
散会后,建军挑了 4 个年轻人:做过前端的小吴、懂数据库的阿凯、负责测试的小林,还有刚毕业的产品助理小夏。“咱们先花三天时间,摸清楚所有商户的数据情况。” 他把团队分成两组,“小吴和小夏去跑商户,记录他们用什么工具存数据;阿凯和小林整理已有的数据,看看有多少种格式。”
接下来的三天,团队几乎连轴转。小吴和小夏跑遍了深圳南山、福田的 200 多家商户,带回的反馈让人心头一沉:有的商户用 Excel 记商品库存,列名五花八门 ——“青菜” 有的写 “青”,有的写 “青菜 1”;有的用纸质台账,优惠信息随手划改,连生效时间都模糊不清;还有的用老旧的收银系统,数据只能手动导出 TXT 文件。
“这根本没法同步!” 阿凯把整理好的数据表拍在桌上,“光商品名称的格式就有 37 种,同步到网站上,用户搜‘青菜’,一半商户的商品都搜不出来!”
小林也皱着眉:“昨天试了同步 10 家商户的数据,有 7 家出错,要么库存显示负数,要么优惠时间重叠,测试通过率只有 60%。再这么下去,两个月肯定上线不了。”
团队里的气氛瞬间低落,小夏小声说:“要不…… 跟张总申请延期?或者让商户统一改数据格式?”
“不行。” 建军摇了摇头,手指在笔记本上画了个北斗模块的示意图,“你们还记得我之前说的,北斗模块怎么处理不同卫星的信号吗?不同卫星的信号格式不一样,模块里有个‘信号适配器’,先把信号转换成统一格式,再进行定位计算。”
他顿了顿,把笔指向数据表:“商户数据就像不同卫星的信号,咱们也做个‘数据转换器’—— 第一步,定义统一的数据标准,比如商品名称必须是‘品类 规格’(像硬件参数的‘型号 参数’),优惠时间必须是‘YYYY-MM-DD’格式;第二步,针对不同商户的数据源,开发‘适配插件’——Excel 的用 Excel 插件,纸质台账的教他们用简易表单录入,老旧收银系统的写个脚本导数据。”
小吴眼睛一亮:“这不就是把硬件的‘多信号适配’逻辑,用到软件上了?”
“对。” 建军笑着说,“而且咱们的‘数据转换器’要加个‘校验功能’,就像北斗模块的‘信号纠错’,同步前先检查数据格式对不对、库存有没有负数,有问题就提示商户修改,这样就能把错误率降下来。”
接下来的三天,团队按照这个思路攻坚。建军亲自写 “数据标准文档”,从商品分类到优惠规则,每一项都标注得清清楚楚;阿凯和小吴开发适配插件,针对 Excel 商户,写了个自动格式转换的宏;针对纸质台账商户,小夏做了个在线表单,手机就能填,自动同步到系统;小林则负责校验功能,把常见的错误类型(比如日期格式错误、库存为负)都写进校验规则里。
第四天早上,他们试着同步 20 家商户的数据 ——19 家一次通过,只有 1 家因为优惠时间格式错误被拦截,商户修改后重新同步,也成功了。测试通过率从 60% 直接飙到 98%!
“成了!” 小吴激动地拍了下桌子,“李哥,你这思路也太绝了!要是按我们之前的办法,估计得改到下个月!”
建军看着屏幕上成功同步的数据,心里也松了口气 —— 十几年的硬件经验,终于在互联网项目里派上了大用场。他拿起手机,给张总发了条消息:“数据同步问题已解决,按计划推进,两个月内可上线。”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