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电子办公楼前的空地上,银行的红色帐篷扎了三天了。
“李主管,您这边看看!” 穿蓝色工装的银行职员递来印着 “按揭贷款” 的传单,笔尖在 “优惠利率” 那栏划了道横线,“您是公司技术骨干,贷款能享 5.8% 的优惠利率,比普通客户低 0.5 个点,20 年下来能省好几万利息!”
建军接过传单,指尖触到光滑的铜版纸。上面印着一家三口在新房阳台微笑的画面,旁边配着 “花明天的钱,住今天的房” 的标语,刺得人眼发慌。他想起昨天老陈说的 “月供 1800 元不算压力”,又想起 1996 年原公司账户冻结时,自己三个月没拿到工资的窘迫,心里像被两股力量扯着。
“我再考虑考虑。” 他把传单塞进兜里,快步走向研发部。刚走两步,腰间的 BP 机就 “嘀嘀” 响了 —— 是陌生号码,留言写着:“李主管,梅林一村 5 楼那套特价房,4700 元 / 平,今天订能再送一年物业费,速回!(诚信中介)”
这已经是今天收到的第三通中介留言了。
早上刚到公司,BP 机就响过,是另一家中介:“南山新盘开盘,3900 元 / 平,比梅林还便宜,要不要带您去看?” 午休时又来一条:“听说您在看梅林的房,我这儿有套业主急售的,4500 元 / 平,首付只要 10 万!”
他掏出 BP 机,按掉屏幕上的留言,心里却静不下来。实验室里,模块化设备正稳定运行,生产部刚发来消息,首批 1000 套模块已经下线,合格率 98%,比预期还高。按公司规定,项目批量生产后,他能拿到 2% 的绩效奖金,算下来每月能多攒 1500 元,加上固定薪资,每月能存近 4000 元 ——1800 元的月供,好像真的不算什么。
“李主管,您看这批次的模块,抗干扰性能比之前还好。” 小林拿着测试报告走过来,眼里满是兴奋,“生产部说,客户还想追加订单,咱们的项目稳了!”
建军接过报告,看着上面 “±29 米” 的精度数据,心里却没多少喜悦。他想起老陈说的 “技术骨干工资还能涨”,想起银行职员的 “优惠利率”,买房的念头像颗种子,在心里越扎越深。可一想到原公司突然倒闭时,自己抱着测试报告在空无一人的实验室里发呆的场景,又忍不住打了个寒颤 —— 万一这个项目黄了呢?万一公司裁员呢?他输不起,家里还有秀兰和李梦要养。
傍晚下班,建军刚走到家属院门口,就看见秀兰提着菜篮回来,脸上带着愁容。“怎么了?” 他迎上去,接过菜篮。
“刚才在超市买菜,王阿姨说她表姐在南山买的房,半年涨了 1000 元 / 平,现在转手就能赚十几万。” 秀兰的声音带着焦虑,“她说咱们要是再不买,以后更买不起了。还有梦梦的幼儿园老师,今天也问我,说有深户再加上房产,能优先上公立小学,不然就算有深户,也得排队。”
菜篮里的西红柿还带着水珠,建军却觉得沉甸甸的。他想起早上银行职员的话,想起中介的留言,想起李梦趴在老陈家飘窗上羡慕的眼神,心里的天平又开始倾斜。
晚饭时,李梦突然说:“爸爸,今天小明说他要搬新家了,他家有个大大的玩具房,还有滑梯。我什么时候能住有秋千的房子呀?”
秀兰给女儿夹了块红烧肉,没说话,却偷偷看了建军一眼。饭桌上的气氛突然变得沉默,只有筷子碰碗的轻响。
夜里,李梦睡着了,秀兰从抽屉里拿出存折,摊在桌上。“咱们现在有 8 万存款,” 她用指尖点着存折上的数字,“跟我哥借 2 万,跟张姐借 2 万,能凑 12 万首付。月供 1800 元,咱们每月能存 4000 元,除去月供,还能剩 2200 元,够日常开支和梦梦的学费。”
建军坐在旁边,看着存折上的数字,突然说:“要是我失业了怎么办?”
秀兰的手顿住了。“不会吧?” 她的声音有些发虚,“你现在是项目主管,项目还在批量生产,公司怎么会裁你?”
“原公司那时候,老板也说项目稳得很,结果还不是说黄就黄。” 建军的声音很低,带着后怕,“我现在每月 8500 元,要是失业了,再找份这么稳定的工作不容易。万一断了月供,银行会收走房子的,到时候咱们连住的地方都没有。”
秀兰没说话,把存折合上,放在桌上。月光透过窗帘缝,落在存折上,蓝色的封皮在夜里显得格外冷清。她想起 1996 年冬天,原公司拖欠工资,她只能去菜市场捡别人剩下的菜叶,李梦想要块饼干都舍不得买的日子。那时候虽然穷,但至少还有地方住,要是现在买了房,再失业,连租宿舍的钱都可能没有。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