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示号”如同一只黑色的海燕,在蔚蓝色的海面上灵巧地掠过。
柚木打造的船身,坚韧而富有弹性,每一次切开海浪,都传来一种令人安心的、充满力量的震动。
舷外浮杆如同经验丰富的滑雪者,稳稳地压住水面,让这艘追求极致速度的“猎豹”始终保持着惊人的平衡。
船上的二十名探险卫队成员,早已经从最初的震撼中回过神来,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无与伦比的自豪与自信。
他们成了这艘海上神兽的主人。
在吕宋的严苛训练下,他们已经能像操控自己的手臂一样,熟练地配合着,完成换舷、转向、升降帆等一系列复杂的操作。
他们的皮肤被海风和烈日染成了古铜色,眼神变得像海鹰一样锐利。
这天夜里,海面如墨,星空璀璨。
何维召集了所有人。
他拿出了一块奇怪的木板,这是他在南洋城闲暇时候制作的小工具。
那是一块打磨光滑的方形木板,上面用细线刻画着密密麻麻的网格。木板的顶端,钻着一个小孔,系着一根长长的、涂抹了鱼油防水的麻线,麻线上每隔一段距离,就打着一个颜色不同的结。
“这是什么?”
就连陈启,也看不懂这个简陋到近乎原始的工具,到底有什么用。
何维没有解释,他只是单手举起木板,通过顶端的小孔,将自己的视线,与远处海平线尽头那颗最明亮的、亘古不变的北极星,连成一线。
然后,他用另一只手拉直了那根系着绳结的麻线。
“第七个结,青色结。”何维的声音在寂静的夜色中响起,“它告诉我们,我们此刻正位于北纬七度的位置。”
他放下木板,指着头顶那片浩瀚的星空。
“天空,就是一座巨大的、永不停止的时钟。而北极星,就是这座时钟永恒不变的轴心。”
“只要知道在某个时间,某个星辰应该出现的位置,我们就能通过观察它与海平线之间的夹角,精准地判断出我们所在的纬度。”
“我把这个东西,叫做‘牵星板’。它可以作为我们在茫茫大海上,永远不会迷失的眼睛!”
所有人都呆住了。
他们仰头看着那片他们看了无数遍的星空,第一次感觉到,那些遥远的、闪烁的光点,竟然蕴含着如此深邃的、可以指引方向的奥秘!
陈启的身体微微颤抖,他看着何维手中的牵星板,又看看那片星空,喃喃自语:“何维大人!您用一块木板,将天地星辰,都纳入了计算之中!”
“我的天!”一个年轻的队员失声惊呼,“这不是航海,这是巫术!”
何维笑了笑,没有反驳。
对于无法理解的科学,人们总是习惯性地称之为巫术。
……
就这样,“启示号”沿着婆罗洲的海岸线,一路向东航行。
三角帆的强大性能,让他们拥有了前所未有的航行自由。
他们可以轻松地抢在风暴来临前,驶入安全的陆地内河,进行食物和淡水的补给
也可以利用信风,始终保持着惊人的高速。
半个月后,他们的前方,出现了一片岛屿。
“左前方,发现岛屿!”了望手兴奋地大喊。
何维望向远方。
那是一座充满了原始气息的岛屿,岸边是犬牙交错的黑色火山岩,岛上覆盖着茂密的热带雨林。
“靠过去,保持警惕。”何维下令。
“启示号”缓缓地靠近了一处遍布着巨大花岗岩的海滩。
就在这时,几名负责警戒的队员,突然举起了手中的手弩。
“有情况!”
只见在不远处的丛林边缘,几个浑身涂抹着白色条纹的、皮肤黝黑的土着,正手持着武器,警惕地望着他们。
何维示意众人不要轻举妄动。
他仔细观察着对方。
那些土着几乎不着片缕,只在腰间围着简单的兽皮或树叶。
而他们手中的武器,引起了何维极大的兴趣。
那是一种极为粗糙的石斧。
斧头部分,就是一块从河边捡来的、椭圆形的鹅卵石,只在其中一端,经过了简单的敲砸,形成了一个粗糙的刃口。
“那是苏门答腊石斧。”何维喃喃自语。
这是一种典型的、属于旧石器时代晚期到中石器时代的工具。
它意味着,眼前的这个部落,其文明程度,甚至比尼亚人还要落后。
何维放下了武器,独自一人走下了船。
他高高举起双手,示意自己没有敌意。
对面的土着们一阵骚动,他们握紧了手中的石斧和木矛,喉咙里发出“呜呜”的警告声,却没有立刻发起攻击。
显然,他们对这艘能够“驾着飞鱼”而来的“启示号”,充满了深深的敬畏与恐惧。
何维从身后的背包里,拿出了一样东西。
那是一只在南洋城烧制的、绘有简单花纹的陶罐。
他将陶罐放在沙滩上,然后缓缓后退。
土着们迟疑了许久。
终于,一个胆子最大的,小心翼翼地走了出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