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那巴当岸河的入海口,潮汐永不停歇地冲刷着海岸。
南洋城东侧高耸的了望塔上,一名年轻的哨兵正有条不紊地执行着例行观察任务。
他的目光扫过平静的海面,转向蜿蜒如巨龙般伸入内陆的宽阔河道。
突然,在河道上游的拐弯处,出现了两个模糊的黑点。
它们排成一列,顺流而下,朝着南洋城快速驶来。
“敌袭?”
这个念头在哨兵的脑海中一闪而过,但很快被他否定。
南洋城方圆百里之内,所有具备威胁性的部落,要么被精英卫队彻底荡平,要么已经臣服于何维的神威之下。
随着黑点越来越大,哨兵终于看清楚了,那是由两艘独木舟。
船只的形制很原始,但经过了明显的改装,船身两侧捆绑着巨大的竹制浮筒,大大增强了稳定性。
最关键的是,为首那艘独木舟的船头,立着一个无比熟悉的身影。
那身影高大挺拔,即便隔着遥远的距离,依旧散发着一种如同山岳般沉稳的气息。
真的是他!
他们的神,他们的缔造者,何维!
哨兵的心脏狂跳起来,用尽全身的力气,敲响了身边那面巨大的牛皮警示鼓。
“咚!咚!咚——咚咚!”
这不是代表敌袭的急促鼓点,而是代表着“领袖回归”的独特节奏,沉稳、有力,且充满了喜悦。
鼓声如雷,瞬间传遍了整个南洋城。
正在码头监督卸货的李虎,在听到鼓声的刹那,猛地抬起头。
他辨认出鼓点的含义后,脸上那份常年紧绷的严肃瞬间被狂喜所取代。
“是何维大人!何维大人回来了!”
他兴奋地命令身边的传令兵:“快!通知所有人!去码头!迎接何维大人!”
整个南洋城,瞬间变成了欢乐的海洋。
工坊里的工匠停下了手中的活计,田地里的农夫扔下了锄头,学堂里的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冲出教室……
无数的人潮,从城市的四面八方,向着内河码头的方向汇聚而去。
……
阿云蜷缩在独木舟的角落里,和其他的红猴子部落女人一样,她的眼神中充满了恐惧与迷茫。
她就是那个带领何维找到黄金洞穴的女人。
在她的认知里,家园被焚毁,男人被屠尽,她们这些幸存者,即将被带到一个名为“南洋城”的地方,成为胜利者的奴隶或玩物。
这是她们这片雨林中,战败者永恒的宿命。
随着船队缓缓驶入一片开阔的水域,一座她无法用语言形容的城市,出现在地平线上。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高大而坚固的巨木围墙,墙体上布满了密集的了望塔和射击孔,透着一股不容侵犯的威严。
围墙之外,是大片大片被规划得整整齐齐的田地,翠绿的作物长势喜人,几条水渠如同银色的丝带,在田地间纵横交错。
空气中没有她们熟悉的血腥味和腐烂的臭气,而是弥漫着一股食物的香气、木材的气味和淡淡的海风咸味。
她们听到的,也不是充满了痛苦与恐惧的哀嚎,而是人们劳作时的号子声、远处孩童们的嬉闹声,以及迎接英雄归来时,那山呼海啸般的欢呼声。
“恭迎何维大人!”
数千人聚集在码头上,他们脸上洋溢的,是发自内心的喜悦与崇敬。
当何维的身影第一个从独木舟上跨上码头时,欢呼声达到了顶峰。
阿云和其他女人瑟瑟发抖,她们从未见过如此宏大、如此充满秩序与力量的场景。
这就是那个男人的“部落”?
不,这不是部落。
在她们贫瘠的认知里,这是一个只存在于祖先传说中的神国。
而那个男人,就是这个神国唯一的主宰。
“干得不错。”何维拍了拍前来迎接的李虎的肩膀,目光扫过井然有序的南洋城,语气中充满了赞许。
李虎的腰杆挺得笔直,脸因为激动而微微涨红。“都是遵照您的规划。您离开的这五个月零七天,城中一切安好。”
他开始一边陪着何维向城内走去,一边语速极快地进行汇报。
“粮食方面,水稻已经完成两轮收割,新建的五号、六号粮仓均已满仓。西米和水果储备也远超预期,足够支撑现有全部人口食用一年以上。”
何维点点头:“渔业呢?”
“近海渔业捕捞量略有下降,我按照您的预案,组建了远海捕捞队,并建立了轮换捕捞区制度。目前总渔获量比之前提升了百分之十五,还发现了两处新的牡蛎礁。”李虎对答如流。
“很好。工业生产呢?瓷窑和工具坊的产量如何?”何维继续抛出问题,像一位严苛的考官。
“瓷窑成功试验出两种新釉色,日用陶器的残次品率下降了近一半。”
李虎的汇报,没有一句空话,全部由精准的数字和具体的事例构成。
这让何维感到欣慰,李虎已经不再是那个只会冲锋陷阵的莽夫,他正在成长为一个能独当一面的城市管理者。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