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湖入海”工程开工的这一天,天还未亮,成千上万的民众自发地走出家门,汇聚向城外的工程营地。
他们中有即将奔赴工地的青壮男子,有前来送行的妻子与父母,还有无数被这股宏伟气氛所感染的普通移民。
少年李虎也夹在人群中,他紧紧攥着父亲宽厚粗糙的大手,眼中闪烁着难以抑制的兴奋与好奇。
三千名工程人员,按照事先划分好的队伍,整齐地排列在巨大的营地广场上。
他们手中,是工坊在过去十天里,不眠不休赶制出的崭新工具:闪烁着青铜寒光的铜锹、铜铲、铜锤、坚固的独轮车、用韧性十足的藤条编织的土筐。
在队伍的最前方,搭建起了一座简易的高台。
当何维、林沐、陈岩等人走上高台时,广场上数万人的目光瞬间汇聚于他们身上。
原本喧闹的声浪,如同被一只无形的大手抚平,变得鸦雀无声。
空气中,只剩下激动而急促的呼吸声,和远处海风的呼啸。
何维走到台前,目光缓缓扫过下方那一张张朴实而坚毅的面孔。
他平静的声音,清晰地传入了每一个人的耳中。
“各位铜都联盟的自由民,三个月前,上海港因缺水而濒临绝境。我们一同打井、架设竹龙、出航运水,我们用自己的双手,为上海港赢得了喘息之机。但那只是临时的解决办法,要彻底解决上海港缺水的危机,我们必须引入新的优质水源。”
他顿了顿,指向西北方向。
“在这个方向八十里外,有一处湖泊,叫淀山湖。湖水甘甜纯净,是最好的饮用水。只要我们把淀山湖的水引到上海港,上海港就不会再有缺水的危机。”
“所以,从今天开始,我们要用自己的双手,建起一条引水渠,把淀山湖的湖水引过来。这条引水渠会告诉我们的后人,他们的先辈,是如何付出汗水与智慧,让子孙后代喝上甘甜清洁的优质淡水。”
“这条水渠里流淌的,将不仅仅是湖水。”何维的声音提高了几分,“它将是上海港的生命线,是你们为你们的子孙,留下的最宝贵的财富!”
何维走下高台,从一名工匠手中接过一把崭新的青铜锹,走到标记出的引水渠起点上。
在万众瞩目中,他弯下腰,将青铜锹深深地插入了湿润的、泛着咸腥气的土地中。
“噗嗤——”
青铜锹挖入土中的声音,在寂静的工地上显得格外清晰。
何维直起身,奋力一撬。
第一铲混杂着草根的黑土,被他稳稳地掘起,掷于一旁。
“开工!”
“呜——呜——呜——”
苍凉的号角声随之响起,响彻云霄。
三千名早已按捺不住的工程人员,如同开闸的洪水,同时挥动了手中的工具。
“肩并着肩呦,脚踩着泥!”
“嘿咗!挖出个水路通到底嘞!”
三千把铁锹同时入土,汇聚成一声沉闷而震撼的“轰响”!
三千名汉子同时发力,喊着整齐的号子,将脚下坚实的土地撬松、掘起!
尘土飞扬,泥块翻滚。
少年李虎站在人群中,目瞪口呆地看着眼前这幅足以让他铭记一生的画卷。
那条纤细的白色引线,在短短几息之间,就被一条宽阔的、不断向远方延伸的黑色土龙所取代。
整个大地,仿佛都在这股磅礴的人力之发生着翻天覆地的改变。
……
开工仪式只是序曲。
真正的考验,在庞大的组织与调度。
工程指挥部内,何维、林沐和陈岩站在巨大的沙盘前。
沙盘上,那条红色的引水渠路线被分成了十个区段,每个区段长约八里。
“张武!”何维下达第一个命令,“你率领海岸卫队,负责整个工程的安保与后勤调度。从今天起,你们的任务是确保每一段工地上,都有充足的工具、食物和干净的饮水。”
“是!”张武挺胸领命。
“陈岩!”
“在!”
“你负责一到五区段的技术指导。”何维指着沙盘上地势相对平缓的前半段,“你的任务,是确保这四十里路上的每一处地基都稳固可靠。尤其是要穿过的那几片沼泽地,清淤、打桩、填石,一步都不能错。”
“明白!”陈岩的眼中闪烁着自信的光芒。
“林沐!”
“老师!”林沐立刻应道。
“你负责六到十区段。”何维的目光落在沙盘后半段,那里地势起伏,甚至需要开凿几处丘陵的岩层。“后半段的坡度计算最为关键,差之毫厘,谬以千里。你手中的‘连通水准仪’,就是整条引水渠的命脉。我要你,每隔一百步,就要亲自复核一次高差。”
“请老师放心!”林沐郑重地点了点头。
随后,何维又从三千人的队伍中,选拔出了十名在“百井齐掘”计划中表现最出色、最有经验的队长,任命他们为各区段的“工段长”。
少年李虎的父亲李山,因为其沉稳可靠的性格和出色的组织能力,被任命为第三区段的工段长。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