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一边的赵策不动如山,仿佛李御史说的人不是他一样。
“哦?爱卿,你可有话要说?”
“奸人栽赃,微臣绝不敢认。”
赵策目光看向李御史,大摇大摆的在他身边停下。
“微臣一片忠君爱国之心,竟被御史大人诬陷至此。”
李御史轻哼一声,却是没接他的话。
赵策也不管有没有人陪着他演,自顾自的接上了自己的话。
“敢问李大人,可曾亲自见过那场景?
可曾亲耳听过是某下的令?
难不成只凭几个身份不明的乡野村夫的几句胡言乱语,就要定某这个圣上亲封四品将军的罪?”
赵策情真意切,说出的话却让李御史无可辩驳。
官职是圣人钦定,圣旨是圣人亲下,谁敢说天子错了?
圣人是不可能错的!
可怜李御史二甲传胪出身,多年仕途第一次被人怼的说不出话来,“你”了半天也没说出个所以然来。
赵策却并不打算到此为止,继续道。
“恕某多嘴,御史虽有闻风奏事的职能,却也不能胡说八道,都是在朝为官的同僚,为陛下办好事,为百姓着想,才是我等的职责所在。”
赵策说完,又朝着龙椅上的皇帝拱手入列,青年帝王与他对视一眼,众人便知接下来要讲正事了。
大荣朝每日的早朝都是这么一回事,审判奸臣赵策的罪行,赵策反击,而后再说一些不大不小的事情。
李御史做了大半辈子的御史,反过来被赵策一个晚辈教导为官之道。
他的脸火辣辣的,但在大殿之上,却只能硬生生忍下骂娘的冲动。
御史本来就是闻风奏事,不要证据的。
这小子入朝以来,多次打破规矩,偏偏皇帝又极为看重他,赵策说什么是什么。
李御史悻悻的回到自己的位置上,目光低垂,对着年轻的君主,心里暗叹一声。
终究不是按照规制从小培养的帝国继承人,一个救命之恩,便把赵策当成心腹了。
谁知道那场刺杀,到底是不是赵策自导自演的呢?
皇帝沉默的看着大殿中央的臣子争锋,末了,和稀泥的说了声。
“李御史为官多年了,父皇生前看重你,此事便到此为止。还有什么事?”
一句父皇,燕王感觉到有数道目光看向自己,心中冷笑。
龙椅之上的人是他的亲儿子,先帝生前与他都没见过两面,这会状似不经意的提出,用来打压他的人。
这个儿子,坐在世上最尊贵最高的地方,以为自己是真龙天子。
没有自己,又哪来的他?
燕王心理素质极好,脑子里却在想,赵家那个也太碍事了些,是时候得处理掉了。
届时,我的儿,你又该怎么办呢?
“臣有本启奏。”
身着红色朝服的男子从队伍中出列。
“顺州知州上报,宣恩当地有一帮匪徒,占据翠叠山,自称青川寨,多次侵扰当地百姓。
官府派了许多人处理仍不见效,便报了上来。”
顺州?这不巧了吗?
没等皇帝开口,赵策上前一步,主动请缨。
“陛下,臣愿带人前往顺州剿匪,还请陛下准允。”
皇帝哈哈大笑。
“不愧朕赐你威远之名。好!此次就由爱卿带人去顺州剿匪!”
“谢陛下。”
接下来又报了些各地的事情,包括但不限于南方开始农耕西北之地又打赢了蛮人,日光高悬,早朝在众人高喊“恭送陛下”后结束。
宋洵跟在赵策身后,絮絮叨叨的说。
“师兄你伤都没好全,怎么又要去剿匪?”
“师兄我知道你武艺精湛,但你千万要小心。”
“师兄你要带阿嫂一起去吗?
南边湿气重,阿嫂是姑娘家,要多带点东西……”
“师兄……”
“师兄……”
赵策听烦了,突然侧身停下,宋洵没注意到他的动作,差点撞上并排走的两位大人。
“哎呦,差点撞上了。”
宋洵一阵后怕,带着怒气回头“师兄,你怎么不抓住我?”
“我真该让人将你的嘴缝上。”
赵策目光森冷,面上表情不似作假。
赵策再一次对宋家小妹的好脾气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幸好只是师弟,要是日日在府中一起长大,他早就被烦死了。
“师兄我错了。”
迫于赵策的威压,宋洵乖巧闭嘴,见他面色缓和,又张开了嘴,在赵策骂他之前开口。
“师兄,我真的只有最后一个问题了。”
在赵策吓死人的目光下,宋洵小心翼翼的问。
“师兄,你带阿嫂去吗?”
宋洵倒也不是上赶着找死,只是师兄新娶的阿嫂过于厉害。
新婚之夜疑似逃婚那些捕风捉影的事暂且不说,听说师兄第一次见这位便被其吸引,三朝回门都没回,甚至还惑得师兄要分家。
旁人几辈子都干不完的事情,这位阿嫂每日一件。
“方子写完了?宋大人那没你的活了是吗?”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