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晚宴上的誓言,如同在刘亚豪的心原上点燃了一把燎原大火。回到“星火智能”那间略显简陋却充满激情的办公室,他不再是那个带着些许彷徨和自卑的技术天才,而是一个眼神锐利、目标明确的战士。苏婉儿那句“记住你今天说的话”和“好好做你的产品”,成了他耳边时刻回响的号角,驱动着他以近乎燃烧生命的方式投入工作。
顾北辰和韩夜将他的变化看在眼里,默契地加大了支持力度。顾北辰利用顾氏集团的人脉,为“星火智能”争取到了参加一个区域性高科技成果展的机会。这虽然不是顶级的行业盛会,但对于初创公司而言,是一个绝佳的曝光和试水平台。
“这次展会,我们必须一炮而红!”刘亚豪在项目动员会上,声音斩钉截铁,目光扫过团队里每一个成员,“这不是请求,是命令!也是我们‘星火’能否真正点燃市场的关键一战!”
整个团队都被他这股破釜沉舟的气势所感染。原本可能需要一个月完成的展会准备工作和产品展示方案优化,在刘亚豪的带领下,硬是在两周内高标准地完成了。他亲自把关每一个演示环节,调试每一台设备,甚至对展台设计的灯光和流线都提出了苛刻的要求。他要确保在展会上,呈现出来的“星火智能”是专业的、成熟的、充满未来感的。
展会前一天,刘亚豪几乎彻夜未眠,反复检查着所有细节。清晨,当第一缕阳光照进办公室时,他看着打包整齐、即将运往展会的设备和资料,眼中布满了血丝,却毫无倦意,只有一种大战将至的兴奋与凝重。
展会现场,人流如织。各大厂商的展台争奇斗艳,巨大的LED屏幕播放着炫目的宣传片,穿着制服的营销人员卖力地宣讲着。“星火智能”的展位位置不算最好,面积也不大,但简洁明快的设计风格和展台上那几台造型流畅、科技感十足的智能家居中控原型机,还是吸引了不少路过者的目光。
刘亚豪站在展台中央,穿着熨烫平整的衬衫,虽然身形依旧清瘦,但挺直的脊梁和专注讲解时散发出的自信光芒,让他整个人仿佛都在发光。他不再是晚宴上那个需要维护的年轻人,而是这里当之无愧的核心与主宰。
顾北辰负责与重要的潜在客户和投资人周旋,言谈举止沉稳得体,将世家子弟的教养与商业精英的敏锐完美结合。韩夜则看似闲散地靠在展台一角,但他那双桃花眼却像雷达一样扫视着全场,偶尔与某个路过的、看似不起眼的人物交换一个眼神,或者低声对顾北辰或刘亚豪提示一句“左边穿灰色西装的是XX资本的合伙人”、“那个戴眼镜的老头是智能家居协会的资深专家”,往往能起到意想不到的关键作用。陈默则充分发挥他“气氛组组长”的特长,带着两个新招聘的年轻员工,热情地招呼着每一位驻足观看的观众,发放资料,引导体验,将展台气氛搞得火热。
然而,真正的转机,来自于一个看似普通的现场演示。
当时,展台前来了一对年轻夫妇,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体验智能场景。妻子随口说了一句:“要是能在我走进厨房的时候,灯光自动亮起,并且电水壶开始烧水就好了,手里抱着孩子实在不方便。”
这是一个非常具体且生活化的需求,但涉及到的传感器联动和意图识别相当复杂。旁边几个大厂的销售人员试图用预设的、固定的场景模式来解释,显得有些生硬和局限。
刘亚豪听到后,立刻走了过来。他没有直接推销产品,而是蹲下身,仔细询问了这对夫妇的生活习惯和厨房的布局。然后,他拿起一台演示用的中控器,手指在屏幕上快速滑动,调出了底层逻辑编辑界面。
在周围越来越多围观者的注视下,刘亚豪如同一个娴熟的钢琴家,指尖飞舞,一行行代码和逻辑条件被迅速输入、组合。他没有看任何参考资料,所有的架构和算法都清晰地印在他的脑海里。不到五分钟,一个全新的、高度定制化的智能场景被他现场编译完成!
“先生,女士,请你们现在从客厅走向厨房试试。”刘亚豪站起身,微笑着示意。
那位丈夫将信将疑地抱着孩子,和妻子一起走向模拟的厨房区域。就在他们踏入厨房感应范围的瞬间,柔和的灯光恰到好处地亮起,同时,桌上的智能电水壶指示灯亮起,发出了轻微的加热声!
“哇!真的可以!”妻子惊喜地叫出声来。
更令人惊讶的是,刘亚豪接着解释道:“这个场景是基于位置和人体感应触发的。而且,系统会学习你们的行为习惯。比如,如果你们通常在晚上九点后不进厨房,那么这个时间段这个场景会自动进入低功耗休眠,避免误触发。同时,水壶烧水的温度也可以根据你们的喜好,通过语音或者手机APP单独设定。”
他不仅解决了问题,还展示了系统强大的自适应和个性化能力!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