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伙伴们,晚上好啊!今天咱们来好好聊聊一个很多人都关心的话题——真正的糖尿病到底有没有遗传。
现在啊,只要一提到糖尿病,大家都会心生恐惧,不仅是已经患上糖尿病的人,就连那些没有糖尿病的人也会害怕。为啥呢?因为好多医生啊,一看到患者的父母得了糖尿病,就会马上说:“你父母有糖尿病,你可得小心点啊,这病是会遗传的!”
但是呢,我今天要在这里非常严肃、非常认真地告诉大家:糖尿病真的不会遗传!
可能有人就不理解了,会说:“我爸爸有糖尿病,我也有糖尿病,这怎么能说没有遗传呢?”其实啊,我本来是不想讲这个的,毕竟我自己也是个职业大夫嘛。可是,如果没有人来讲清楚这个问题,大家可能永远都弄不明白。
那为什么说真正的糖尿病没有遗传呢?这是因为啊,真正的糖尿病会对肾阴造成极大的损耗。打个比方说吧,当一个人的尿蛋白检查结果显示有四个“ ”号的时候,男性基本上就已经丧失性功能了,而女性呢,则根本不可能怀孕。大家想想看,连生育能力都没有了,还怎么遗传呢?所以说啊,真正会遗传的并不是糖尿病本身,而是我们的饮食文化和习惯。
我们在 20 岁之前,大部分时间都是与父母相伴。如果母亲热衷于烹饪红烧肉,那么我们也会自然而然地跟着品尝这道美食。然而,只有当我们离开父母,独立生活之后,才会逐渐改变自己的饮食习惯。
某一天,当我们重新回到父母身边时,或许会突然回忆起母亲曾经做过的某一道菜,那独特的味道会在脑海中久久萦绕。所以说,真正被遗传下来的,其实是我们的饮食习惯。
在此之前,我们已经给大家详细分析过,糖尿病的致病因素中,第一条便是与饮食息息相关,这无疑是最为关键的问题所在。
众所周知,如今的中国家庭大多只能生育一个孩子。所以,即便你家中有一个男孩,若他不幸患上了糖尿病,那么很可能就意味着这个家庭将不再有下一代了。
那么,为什么现在儿童患糖尿病的数量会呈现出翻倍增长的趋势呢?大家不妨静下心来思考一下,我们每天早晨给孩子们准备的早餐究竟是什么呢?是不是仅仅给孩子准备一袋牛奶、煎两个荷包蛋、一片面包和一根火腿呢?
现在,请大家仔细回想一下,我们自己小时候又是怎样成长起来的呢?我们可是吃着米面长大的啊,我们本质上属于食草动物。可如今,却突然要让孩子们变成食肉动物,这难道不会对他们的身体造成影响吗?大家不妨仔细思考一下,中国人历经了长达五千年之久的饮食文化沉淀,我们的身体同样也经历了数千年的进化历程,才逐渐形成了如今这般高效的运作机能。然而,改革开放仅仅不过短短三十年的时间,人们的饮食习惯却已然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巨大变化。那么,你们是否曾深入思考过,孩子们那稚嫩的脾胃是否能够适应这样急剧的变化呢?
更为令人担忧的是,许多家长对于孩子的饮食管理存在着严重的误区。他们往往完全听从孩子的个人喜好,孩子喜欢吃什么就给什么,爱吃多少就给多少,这种毫无节制的喂养方式,导致孩子的饮食变得毫无规律可言,暴饮暴食现象屡见不鲜。如此一来,孩子体内的食火愈发旺盛,对脏器机能造成了极大的损害。
再看看现代人的饮食结构,主要以肉食和蔬菜为主,再搭配上早餐的两个鸡蛋和一杯牛奶。这样的饮食模式,使得食物的消化过程几乎完全依赖于肝胆消化道。原本,肝胆在人体消化系统中仅仅扮演着辅助消化的角色,如今却被迫承担起了主要的消化任务,这无疑给肝胆带来了沉重的负担。长此以往,即使是再强大的肝胆也会感到不堪重负,难以承受如此巨大的压力。
与此同时,原本作为主要消化系统的脾胃,由于得不到足够的食物供应,长期处于“饥饿”状态,其功能逐渐衰退,甚至可能完全丧失正常的消化能力。长此以往,脾胃这个重要的消化系统器官,也会因为长期“吃不饱”而逐渐失去工作能力。
如今,孩子们的学习压力可谓是与日俱增。学校里的功课堆积如山,考试更是要进行排名次,这无疑给孩子们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而周末放假本应是孩子们放松休息的时间,却被各种补习班填满,家长们还心心念念着让孩子学习钢琴、跳舞等各种才艺,似乎琴棋书画无所不通才是他们心目中的完美孩子。然而,如此小的年纪,就要承受如此多的压力,孩子们的情志怎能不郁结呢?
再加上饮食无度,孩子们很容易形成食火。而情志郁结和食火相互作用,是否会使得孩子们更容易患上糖尿病呢?事实上,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孩子被诊断出患有糖尿病,这究竟是谁造成的呢?
很多人一听到孩子得了糖尿病,就会不假思索地说是先天性糖尿病。但我却要第一个站出来指责这些家长,哪里有什么先天性糖尿病呢?如果家长自己没有糖尿病,孩子又怎么会有先天性糖尿病呢?这显然是不可能的事情!说到底,无非是孩子的脾脏出了问题,再加上家长给孩子提供的饮食结构不合理罢了。因为大家都心知肚明,我们这一代人所经历的变迁实在是太多太多了,而且这些变化的速度之快,简直让人瞠目结舌。在这样一个瞬息万变的时代里,有太多的事情是我们所不了解的,所以千万不要让自己的无知成为毁掉孩子未来的罪魁祸首啊!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