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伙伴们,大家晚上好!在这个宁静而美好的夜晚,我们将一同踏上一次既令人困惑又倍感可怕的探索之旅 —— 假糖尿病。
糖尿病怎么还会有假的呢?这个问题或许会让许多人感到一头雾水,但它却真实地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宛如隐藏在暗处的幽灵,时刻威胁着我们的健康。为了让大家能够更加清晰地理解这个复杂而微妙的问题,我将通过几个具体而生动的病例来为大家深入剖析。
曾经有一位糖尿病患者李阿姨,她的经历让我深感假糖尿病的隐蔽性与危害性。李阿姨年近五十,平日里注重饮食健康,偶尔会进行一些适量的运动。然而,有一次她在单位组织的体检中被检测出血糖偏高。
医生根据这一指标,初步判断她可能患有糖尿病,并建议她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李阿姨听到这个消息后,心里十分恐慌,按照医生的建议开始服用降糖药物。可随着时间的推移,李阿姨发现自己的身体状况并没有得到改善,反而出现了头晕、乏力等症状。她心中充满了疑惑,决定换一家医院再次进行检查。
这次检查中,医生不仅检测了她的血糖指标,还详细询问了她的生活习惯和饮食情况。经过综合分析,医生发现李阿姨的血糖偏高可能是由于她近期为了控制体重而过度节食导致的暂时性血糖波动。
医生告诉她,这其实是一种假性糖尿病的表现,只要调整好饮食和作息,血糖指标会逐渐恢复正常。在我们身边,许多中老年朋友都有一个普遍的习惯,那就是当身体不舒服,比如感冒发烧时,就会感觉食欲不振,甚至完全不想吃饭。
这种现象在日常生活中十分常见,毕竟身体的不适会影响食欲。如果连续三四天不吃饭,他们可能会感到身体虚弱无力,仿佛被抽走了所有的精力,于是选择去医院打点滴。
那么,打什么点滴呢?很多人会毫不犹豫地选择打葡萄糖。因为在他们看来,葡萄糖是一种能够迅速补充能量的物质,可以让自己尽快恢复活力。而这个时候,往往就是最容易出问题的关键节点。
大家对于葡萄糖的了解又有多少呢?葡萄糖虽然是一种重要的能量来源,但它的使用并非没有风险。我曾见过最小的糖尿病患者竟然只有 6 个月大。听到这个情况后,我感到无比震惊,仿佛被一道闪电击中大脑,这么小的孩子怎么会得糖尿病呢?在我的记忆中,那个小小的身影是那么脆弱,让人无比心疼。当时在哈尔滨,我认识的一位中医收治了这个病人,并恳请我帮忙看看怎么回事。我怀着疑惑的心情,仔细询问家长是如何发现孩子患有糖尿病的。
原来,孩子的父亲是从山东到东北打工的辛勤劳动者,为了能让家人团聚,他克服了种种困难,后来把在农村的老婆和孩子也接了过来,在城市里租了一间平房住。北方冬天那刺骨的寒冷让人难以忍受,需要取暖。他在房间里生炉子取暖,但由于平房比较简陋,没有排烟道,生炉子产生的烟只能慢慢散去。他小心翼翼地帮孩子盖好被子,然后轻轻打开窗户散烟,生怕孩子被烟呛到。后来觉得这样散烟太慢,就将炉子放到屋外面。当时小孩子只有五六个月大,正处于活泼好动的阶段,手脚乱动,不知不觉中自己将棉被踢开了。屋里还有残留的烟,窗户也一直开着,冷空气如寒风般不断进来,小孩子就被冻到了,开始不停地咳嗽,那咳嗽声听起来是那么无助。到了医院后,医生给孩子打点滴,结果打了几天都不见好转。家长焦急万分,看着孩子痛苦的样子,心中充满了无奈和担忧。后来再次检查,诊断结果竟然是糖尿病,医生马上给孩子打胰岛素。我满怀疑惑地问家长:“知道医院给孩子打的是什么点滴吗?” 他把单子给我一看,是 10% 的葡萄糖。
我当时感到事有蹊跷,特意当着孩子父亲的面打电话给一位西医专家,因为大家都是专业人士,一打通电话我就直接问这个问题。他严肃地回答说:“如果硬给一岁左右的小孩打 10% 葡萄糖的话,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算是医疗事故了。”人体血液中 95% 是水,打了 10% 的葡萄糖进去会怎么样?如果这个时候抽血检查,血糖就会多出 5%,碰上医生经验不足,一下子就断定是糖尿病。
所以老年朋友打葡萄糖的时候要注意,自己心里要有数,有些指标变化是跟你检验前发生的行为和日常生活习惯直接相关的,不相信的话,我们可以做试验。
今天早晨起来只是吃馒头和稀饭,两个小时后验血糖一定会高的,不吃东西血糖就会低,根据饮食不同,验出来的指标是会改变的。如果老年朋友打葡萄糖后,没有那么大量的体力活动就无法消耗过多的糖分,因此指标是会高一段时间的,只要有活动,打进去的糖分就会消耗掉。
但老年人最怕的就是按照指标生活,认为指标高了就要吃药。所以有必要提醒大家,指标是活的,不是死的。不要为了指标而活,很多人不检查还好好的,一查出指标有问题就马上吃药,原来不吃药的时候还有劲,一吃了药浑身没劲,吃不好睡不好。人到底是为了什么活着?是为了指标活着还是为了生活质量?发现有病了,要找出原因对症下药。
那么好亲爱的伙伴们今天就和大家分享到这里。
喜欢我的中医生涯之路请大家收藏:(064806.com)我的中医生涯之路www.064806.com荔枝免费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