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伙伴们,晚上好呀!今天晚上呢,我想和大家一起探讨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那就是“使道不通,形乃大伤”。
大家都知道,每个人都渴望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对吧?毕竟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嘛!然而,有时候我们的身体却会被一些“垃圾”所堵塞,这些“垃圾”可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摄入的不健康食物、不良的生活习惯,或者是一些情绪上的压力等等。当这些“垃圾”在我们体内堆积起来时,就会导致很多疾病的发生。
中医常常说:“通则不痛,痛则不通”。这句话真的非常有道理哦!我们可以把人体的气血经络想象成一条河流,只有当这条河流畅通无阻时,它才能滋养全身的脏腑,保证各个器官的正常运转。就像大自然中的河流一样,如果被堵塞了,那么周围的生态环境肯定会受到影响。同样的道理,如果我们身体里的气血经络被堵塞了,那么我们的健康也会受到影响。
人体其实就像是一个小世界,它和自然界一样,都是周而复始、生生不息地循环着的。我们的五脏六腑虽然各自有着不同的功能,但它们之间又是相互滋生、相互制约的,共同维持着人体内环境的平衡状态。所以说,保持身体的通畅对于我们的健康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哦!
我们身体里的基础物质,如气血津精等,它们的摄纳、生化以及输布等过程,都完全依赖于五脏六腑的正常生理功能活动。《素问·调经论》中曾提到:“百病之生,皆生于五脏也”。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大多数疾病的发生,都与五脏有着密切的关系。
深入探究其中的原因,我们会发现,这主要是由于五脏所属的经脉中血气运行不畅所导致的。因此,要想确保身体健康,就必须保证五脏的通畅。
只要我们稍加留意,就不难发现许多身体上的小毛病都与“堵”“瘀堵”“憋”等情况有关。及时地进行疏通,避免人体内部堆积过多不必要的杂质和废物,这样才能真正为身心“减负”。
然而,如果我们的生活作息不规律,被各种不良习惯所困扰,那么就很容易打乱气血的正常运行规律,进而导致“垃圾”在体内堆积,最终引发一系列的健康问题。
一、深入挖掘中医经典内涵,强调身心一体观念
《素问?灵兰秘典论》宛如一座蕴藏中医养生智慧的宝藏,其所述 “主不明,则十二官危,使道闭塞而不通,形乃大伤”,深刻地揭示了人体健康的奥秘。在中医的宏大体系中,“主” 代表着心脏所主宰的精神意志层面,它宛如人体的君主,高高在上却主宰着全身的生机。我们的精神状态、情绪波动就像君主发布的政令,一旦政令混乱,也就是内心陷入忧愁恐惧、焦虑不安等负面情绪时,十二脏腑这些忠诚的 “官员” 便会陷入动荡与危机之中。经络,作为人体的使道,恰似一条条隐秘而至关重要的通道,贯穿全身,连接着脏腑与四肢百骸。当情绪的风暴肆虐,这些通道便如遭遇冰雪封冻,气血运行受阻,病痛就如阴影般悄然降临。人体经络穴位与心脏紧密相连,每一个穴位都像是通道上的关键枢纽,敲打穴位能在一定程度上疏通局部气血,缓解病痛带来的折磨。然而,若内心情绪这个根源问题未得到解决,身体就如同在风雨中飘摇的孤舟,只能勉强维持基本的生存机能,在健康的边缘徘徊,无法驶向强壮的彼岸。
“主明则下安,以此养生则寿”,这句话犹如养生之路上的一盏明灯,强调了精神安宁对于养生的决定性意义。当心脏安宁,精神如清澈的湖水般平静,人体的经络系统便能在和谐有序的环境中顺畅运行。此时,按摩穴位、疏通经络就如同为身体的生机之河开辟更宽阔的河道,让气血奔腾流淌,滋养生命的每一个角落,从而实现延年益寿的美好愿景。反之,若整日思绪如纷飞的乱蝶,忧虑恐惧如阴霾笼罩心田,内心混乱如麻,那么即使对穴位进行再精妙的按摩,也如同在狂风暴雨中试图用脆弱的树枝阻挡洪流,徒劳无功。因为情绪的根源性问题如同隐藏在暗处的礁石,会不断阻碍经络的畅通,使养生之举难以奏效。
“主不明,则十二官危” 进一步深刻地揭示了内心混乱对身体脏腑的毁灭性影响。人体是一个精妙绝伦的整体,脏腑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如同一个精密运转的仪器。当内心长期陷入混乱的泥沼,负面情绪如毒雾般弥漫,会悄无声息地侵蚀脏腑的功能。在这种情况下,即便摄入如燕窝、鱼翅等珍贵补品,这些被视为滋补圣品的食物也难以发挥其应有的功效。所有的补品都需要在心态平和这一肥沃土壤的滋养下,才能被人体充分吸收利用,转化为滋养身体的能量。实际上,养生的境界犹如层层递进的高峰,药补处于山脚,食补位于山腰,而神补则屹立于山顶。神补,即补心,是一场对心灵的深度滋养之旅,是让我们的心灵回归宁静的港湾,摆脱杂念的纷扰,使身体在和谐的精神氛围中自然恢复生机与活力。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