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伙伴们,大家晚上好呀!今晚呢,我想和大家聊一聊一种让人感觉黏滞重浊的东西——痰湿。
在中医的理论中,我们的身体里其实存在着许多毒素哦。这些毒素呢,就是那些不能及时被排出体外,并且会对我们的身体和精神产生不良影响的物质。比如说,痰湿、瘀血、寒气、食积、气郁、上火等等,都可以被看作是身体里的毒素呢。
这些毒素如果一直堆积在我们的五脏之内,就会像慢性毒药一样,逐渐加速五脏的衰老。而我们的皮肤、筋骨、肌肉、神经等等,都是由五脏来供养的哦。所以,当五脏开始衰老的时候,这些身体的各个部分也会跟着一起衰老啦。
不过呢,虽然这些毒素都深藏在我们的身体里面,但是它们还是会在身体表面留下一些蛛丝马迹的哦。不同的毒素会在身体上呈现出不同的样貌,而这些样貌其实就代表着毒素藏在哪里呢。所以呀,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像侦探一样,通过这些蛛丝马迹,找出毒素的藏身之处,然后尽快地把它们赶出我们的身体,让我们的身体重新恢复健康和活力哦!
下面让我们一同深入了解一下痰湿这个概念。在医学领域,“痰”有着明确的定义,它主要是由肺以及支气管等鼻腔以下的呼吸管道黏膜所分泌的一种黏液。这种黏液的主要作用是将异物排出体外,尤其是当我们通过咳嗽将其吐出时,就形成了我们通常所说的“痰”。
然而,对于非中医专业的人士来说,当提到“痰”时,往往会自然而然地联想到从口中吐出的那种物质。但实际上,在中医学的范畴中,“痰”的范围要远比我们想象的更为广泛。它不仅包括了有形之痰,也就是我们能够直接看到并咳出的痰液,还涵盖了一种更为隐蔽的无形之痰。
这里所说的痰湿,实际上指的就是这种无形之痰。与有形之痰不同,无形之痰存在于人体的各个组织、脏器以及血液之中,是我们肉眼无法直接观察到的。它的形成是由于身体内的水液代谢出现了停滞,导致痰和湿相互凝聚在一起。
痰湿具有一些独特的特点,比如黏滞和重浊。这意味着它不像普通的水分那样容易流动,而是会在体内积聚并影响正常的生理功能。当人体的脏腑阴阳失调,气血津液的运化也会受到干扰,从而容易引发痰湿的形成。
下面不妨看看痰湿能导致哪些疾病?
痰湿作为一种病理产物,其沉积瘀堵在身体不同部位时,会引发相应部位的疼痛或不适,并成为新的致病因子。
当痰湿在血管内时,会导致血液运行不畅,形成瘀滞。而附着在血管壁上的痰湿,类似于我们日常所说的血脂、胆固醇等物质。这些物质的堆积会影响血管的正常功能,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
如果痰湿在心部积聚,就会蒙蔽心窍,导致神志不清。心主神明,心窍被痰湿蒙蔽后,人的精神状态会受到影响,出现头晕、失眠、健忘等症状。
脾胃是人体消化吸收的重要器官,若脾胃中有痰湿阻滞,会影响中焦的运化功能,导致恶心、厌食等不适症状。脾胃功能受损,还会影响营养物质的吸收,进而影响全身的健康。
关节部位若有痰湿积聚,会引发痛风。痰湿在关节处形成尿酸盐结晶,刺激关节组织,引起关节疼痛、肿胀等症状,严重影响关节的正常活动。
此外,体内痰湿过盛的人,还容易患上糖尿病。这是因为痰湿阻滞中焦脾胃,时间一长,就会化热,耗伤脾胃之阴。接着,热邪会进一步向上耗伤肺阴,最后还会伤及肾阴。肾阴受损后,人体的津液代谢失调,出现多尿的症状,此时糖尿病就产生了。
痰湿还容易引发中风,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健康问题。当痰湿在血管中堆积并堵塞时,血液的正常流动就会受到阻碍,流速变得缓慢。更严重的是,一些细小的血管可能会被痰湿完全堵住,使得血液根本无法通过,从而引发血管阻塞,形成脑血栓症。
痰湿这种黏稠的物质,不仅会堵塞血管,还会附着在血管壁上,随着时间的推移,越积越厚,越积越重。这样一来,血管的弹性就会逐渐降低。当人体受到意外的刺激时,失去弹性的血管就容易破裂,进而导致脑出血等严重的脑中风症状。
那么,痰湿在身体上会表现出哪些病态呢?体内有痰湿的人,常常会感到困倦,即使没有进行大量的体力劳动,也会觉得全身疲惫不堪。这是因为痰湿阻滞了体内气机的升降,使得脾脏无法将水谷精微充分布散到全身各个部位。五脏得不到足够的滋养,就会导致气血两虚,进而出现一系列的症状,如困倦、乏力、心悸、胸闷、气短、眩晕、腰酸、嗜睡等等。
生活越来越方便,交通工具越来越多,生活的环境似乎是越来越舒适,室内有空调,冬暖夏凉,人们似乎忘记了自然环境的规律。出门坐车,就连上下楼的楼梯都由电梯取而代之,有些人甚至就住二楼也要坐电梯。这种好吃懒做的生活习惯,在不自觉中就让人变成了痰湿体质。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