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来就诊的患者中,有一位名叫李某的女士,年龄 48 岁。据她自己描述,她已经被腰部沉重疼痛困扰了整整两年之久,而且这种疼痛还伴随着下肢酸胀的感觉。尤其在最近半年,这些症状变得更加严重了。
此外,李某还向我诉说她食欲不振,经常感到腹胀,大便也不成形,比较稀溏。我仔细观察了一下她的舌头,发现舌头颜色淡白且胖大,舌苔呈现出白色且腻滑的状态。再摸她的脉象,感觉脉象沉缓无力。她前几天进行了腰椎 X 线和 CT 检查。检查结果显示,她患有腰间盘突出症。
综合以上各种症状和检查结果,我经过认真的辨证分析,最终确诊李某的病症为脾虚湿盛、肝肾不足。针对她的病情,我决定采用黄芪白术黄己汤加味的方剂来进行治疗。
我告诉李某,按照这个治疗方案服药两周后,她腰部的沉重感应该会有所减轻,腹胀和便溏的症状也会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而当她服用到第三周时,下肢酸胀的症状将会明显缓解,同时食欲也会逐渐增加。
活血灵效丹加味药物组成** 10g,没药 10g,当归 15g,川芎 10g,赤芍 10g,桃仁 10g,红花 10g,牛膝 15g,丹参 15g,延胡索 10g,香附 10g,独活 10g,桑寄生 15g,甘草 6g。功效活血化瘀,通络止痛,兼补肝肾。适应病症适用于瘀血阻滞型腰间盘突出症。患者腰部刺痛,痛有定处,拒按,日轻夜重,下肢麻木、疼痛,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弦涩。应用方中**、没药、当归、川芎、赤芍、桃仁、红花活血化瘀,通络止痛,为君药;牛膝、丹参、延胡索增强活血化瘀之力,并能引药下行,直达病所;香附理气行滞,使气行则血行;独活、桑寄生祛风湿,补肝肾;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共奏活血化瘀、通络止痛、补肝肾之效。加减若疼痛剧烈,可加制川乌 6g(先煎)、制草乌 6g(先煎)以增强止痛效果;若下肢麻木严重,可加全蝎 6g、蜈蚣 2 条以搜风通络;若气虚明显,可加黄芪 30g 以益气活血。
如果觉得内容有帮助,欢迎点赞、收藏或分享给需要的朋友!
有任何疑问或想进一步了身体健康问题,加韩老师hancg微信随时告诉我。咱们继续聊!
忙完一天又开始讲课了,亲爱的伙伴们今天晚上就和大家聊聊中医谈五脏之疾。
实际上,中医的基本理论并非晦涩难懂,其中人体的肝、心、脾、肺、肾这五脏,与身体的外在器官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为了能让读者对中医有更清晰的认识和理解,我特意针对人体的重要器官进行一番简要的阐述。
首先来说说肝脏,它在中医里被称为“将军之官”,其开窍于眼睛。这一点令现代医学感到颇为费解,为何中医在治疗眼睛相关疾病时,总是从肝脏入手呢?这其中的缘由确实颇为有趣。正因如此,许多眼部的病变,例如眼睛发痒、发红、肿胀、疼痛,以及见风流泪、眼睛干涩等症状,中医常常会采用养肝血的药物来进行调理。像枸杞和菊花这类中药材,就具有入肝的特性,服用后,眼部的功能往往能够得到恢复。
然而,说起人类的肝脏,实在是有些令人惋惜。它从人诞生的那一刻起,就毫无怨言地默默为人工作,承担着诸多重要的生理功能。但遗憾的是,人们却常常在日常生活中对它造成各种伤害。
就像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的情况一样,很多人都习惯晚睡。大家都知道,人的身体里分布着十二经络,而从晚上十一点到一点这个时间段,也就是子时,是胆经运行的时间;一点到三点则是丑时,属于肝经运行的时间。
在古老的医学典籍《素问》第十章中,有这样一句话:“故人卧血归于肝。”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当人入睡时,血液会回流到肝脏中。这一概念早在两千年前就被我们的老祖宗所认识到了。
所以,如果在半夜一点到三点这个丑时,也就是肝经运行的时间里,人不休息的话,血液就会继续不停地燃烧。这就好比银行里的存款,如果每天都被提出来使用,那么迟早有一天会变成空头。而肝脏在人体中就相当于血液的银行和仓库,它需要不断地存入血液。
然而,现实生活中却有很多人天天都在透支自己的身体,不按时休息,这就导致了肝脏不得不接受大量的垃圾。因为所有进入人体的污染物质,第一个需要应对它们的就是肝脏。可以说,人体的肝脏真的非常可怜,它不仅要承担储存血液的重要任务,还要应对各种外来的污染和垃圾。
我曾经在苗族地区讲学,因此有一段时间居住在苗族的大湖附近。在那里,我注意到一个令人担忧的现象:许多肝癌患者都非常年轻。经过深入观察和思考,我认为这与这一代人食用了过多喷洒农药的食物有关。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