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如墨,浓稠得化不开。
将近子时,赵信已亲率二十余名常山子弟,如同暗夜中的幽灵,悄无声息地潜伏在曹营外不远处的灌木丛中。冰冷的雨点开始零星砸落,预示着即将到来的厮杀,空气中弥漫着泥土的腥气和大战前的压抑。
赵信的脑海中,仍在回味着不久前诸葛亮羽扇轻摇、运筹帷幄的风采。那份智珠在握,谈笑间便将一场看似必败的战役剖析得条理分明,甚至将天时也纳入棋局……
“动动嘴皮子便可决断万人胜负,运筹帷幄,决胜千里,这便是顶级谋士的境界么?”
他心中不免再次感叹,不过神往归神往,赵信却很清楚自己的道路。他崇尚的是“一力降十会”,是于万军之中取上将首级的绝对武力。复杂的战略布局非他所长,简单的临阵机变尚可,真要像诸葛亮那样殚精竭虑地去算计方方面面,他自觉没那份耐心,也非其本性。
“咔嚓——轰隆!”
子时刚到,一道刺目的闪电撕裂天幕,紧随其后的惊雷如同在耳边炸响,震得大地微微颤抖。酝酿已久的大雨终于如同天河倾泻,哗啦啦地笼罩了整个世界。
赵信抬头,任由冰冷的雨水打在脸上,心中对诸葛亮的佩服又深了一层:“果然……妖孽!”
他和诸葛亮都想到了夜袭,但他更多考虑的是趁敌疲惫松懈,而诸葛亮,却连这天象都算作了一环,并据此做出了最合理的兵力部署。这份洞察与算计,确实厉害。
借着闪电的瞬间光亮,他可以看到远处的曹营在大雨中陷入了一片混乱。原本星星点点的灯火大片熄灭,隐约传来士兵慌忙躲雨的嘈杂声,营寨的警戒肉眼可见地松懈了下去。
时机已到!
赵信收回目光,对着身旁同样潜伏在雨幕中的赵云和罗平安点了点头。他的声音不高,却穿透雨幕,清晰地传入两人耳中:“记住今天!封侯拜将,名扬天下,便从此刻开始!”
说完,他缓缓将一个造型狰狞、青面獠牙的鬼面具戴在脸上。这不仅是为了遮掩身份,更是为了在接下的血腥厮杀中,给敌人造成巨大的心理威慑——试想,在这雷电交加、漆黑雨夜,突然看到一群如同地狱恶鬼般杀来的骑兵,谁能不肝胆俱裂?
“行动!”
随着赵信一声令下,二十余骑如同离弦之箭,从黑暗中猛地窜出,马蹄包裹着厚布,在震耳欲聋的雷声和哗哗雨声的完美掩盖下,悄无声息地逼近曹营。
踏!踏!踏!踏!
直到接近营门百步之内,沉闷的马蹄声才逐渐变得清晰。守在营门箭楼上的曹军哨兵似乎察觉到了什么,下意识地努力向漆黑一片的雨幕中张望。
然而,太晚了!
一道闪电恰好划过,照亮了天地。哨兵惊恐地看到,一道戴着恐怖鬼脸面具的身影,骑乘着神骏的黑马,已然如同瞬移般冲到了近前!他甚至没看清对方如何出手,只觉一道冰冷的白光在眼前一闪。
噗嗤!
细微的切割声被雷声吞没。哨兵的头颅冲天而起,无头的尸体晃了晃,从箭楼上栽落,未发出任何有效的警示。这致命的一幕,湮没在狂暴的雨夜中,未被任何其他曹军察觉。
事实上,绝大多数曹军从上到下,根本未曾想过会有人敢来劫营。曹操势大,雄踞北方,兵精粮足,威震天下。在他们看来,只有他们征讨别人的份,像刘备这等“丧家之犬”,能苟延残喘已是侥幸,岂敢主动捋虎须?轻敌与懈怠,早已如同瘟疫般在营中蔓延。
凭借着雷雨的天时和敌人的麻痹,赵信率领的常山尖刀如同热刀切油,顺利突入曹营。他们分成数个小队,在营帐间快速穿梭,逢人便杀,见帐便挑。许多曹军士兵还在睡梦之中,便被破帐而入的刀锋结果了性命,至死都不明白发生了何事。只是片刻功夫,便有数百人在混乱中倒下,血腥气开始混在雨水中弥漫。
然而,混乱终究无法完全掩盖。一队较为警醒的巡逻士卒发现了营中的异常,眼看无数黑影在营中肆虐,同伴不断倒下,他们惊恐地敲响了手中的铜锣!
“敌袭!敌袭!!”
“有敌人劫营!”
紧密而刺耳的锣声终于撕破了雨夜的伪装,惊醒了更多的曹军。整个曹营如同被捅破的马蜂窝,顿时乱哄哄地炸开了锅。被惊醒的士兵仓惶地寻找兵器,衣衫不整地冲出营帐,像无头苍蝇般四处乱撞,军官的呵斥声、士兵的惊叫声、马蹄声、厮杀声与雷雨声混杂在一起,乱成一团。
“子龙!你去砍倒帅旗,乱其军心!我去寻那先锋主将,斩其首级!”
赵信的声音透过面具传出,带着金属般的冰冷质感,在混乱中清晰地传入赵云耳中。
赵云会意,长枪一摆,如同银色蛟龙,直奔曹营最中央那杆高高竖立的“先锋”帅旗而去。
赵信则目光如电,扫视混乱的战场,很快锁定了营寨中央那座最为高大、门前旗帜也最为显眼的军帐。那必然是曹军先锋大将的营帐!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