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炬共鸣计划”如同在寂静的深海中投入了一颗石子,激起的涟漪虽微弱,却持续扩散,扰动了那片被“织命者”意志笼罩的死水。地球、曦光文明残部、冰冷的“观察者”代号C-12、以及那灼热的“炎核意识”,四个来源的信念波纹在无形的维度中交织、共振,虽未形成摧枯拉朽的洪流,却已然构成了一种不容忽视的“背景噪音”,干扰着那张精密命运之网的稳定运行。
昆仑解析院内,气氛在希望与紧张之间拉锯。代表共鸣网络稳定度的能量读数缓慢而坚定地爬升,G-737星系的“薪火道种”在汲取了本地晶语族初生的不甘信念后,光芒愈发凝实,其撑开的“净土”范围甚至有了极其微小的扩张。一切似乎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
然而,无论是林凡,还是晴岚那高度理性的分析系统,都清晰地感知到,一股冰冷、庞大、带着被冒犯怒意的暗流,正在规则层面悄然汇聚。
“织命者”的反扑,开始了。但它并未如预想般,直接以雷霆万钧之势碾碎G-737的道种,或是顺着共鸣网络溯源打击地球。它的反击,更加精准,更加……符合其“编织者”的身份。
首先出现异常的是“曦光文明”残部。他们传递来的信念共鸣信号突然变得断断续续,充满了杂乱的痛苦与恐惧碎片。通过残存信号的深度解析,晴岚捕捉到了一些令人心悸的意象——他们所在的、本已残破不堪的隐匿空间,正在被一种无形的力量“缝合”、“压缩”,生存空间急速缩小,残存的个体意识被强行拖入彼此冲突、混乱的噩梦循环。
“‘织命者’在修改他们所在维度的基础规则!”晴岚声音凝重,“它在提高那个空间的‘叙事密度’,将有限的生存资源与意识空间强行扭曲,诱导其内部的自毁倾向。这是一种……规则层面的窒息战术。”
紧接着,代号C-12那冰冷的计算信号也出现了剧烈的波动。其传递来的信息变得矛盾、错乱,充满了逻辑悖论和自指循环。“观测目标……可靠性存疑……观测行为……影响观测结果……重新定义‘观测’……错误……”它似乎陷入了某种因规则被细微篡改而导致的“逻辑死循环”,其本身的绝对理性反而成为了困住它的牢笼。
而那个“炎核意识”传来的灼热信念,则陡然变得狂暴、失控,仿佛被引燃的炸药。其信息碎片中充满了毁灭与创造的极端冲突,似乎“织命者”放大了它内核的不稳定性,使其在激昂与崩溃的边缘疯狂摇摆。
“‘织命者’没有直接攻击我们,它在……精准地切割我们的联盟!”叶灵均瞬间明悟,脸色发白,“它要让我们彼此孤立,甚至……让我们内部产生猜忌和冲突!”
最直接的体现,在于地球自身。那些原本就存在于地球上空、试图引导文明走向的“命运丝线”,虽然依旧被全球性的信念领域干扰得七零八落,但其运作方式发生了改变。它们不再强行扭转大势,而是开始更加隐晦地放大个体与个体、群体与群体之间本就存在的微小分歧、误解与利益冲突。
一些关于“星炬共鸣计划是否过于冒险”、“将资源倾注于遥远星域是否值得”、“不同修行流派理念之争”的杂音,开始在某些网络角落悄然出现,并被一种无形的力量放大、传播。虽然尚未形成主流,但这种源自内部的、细微的裂痕,往往比外部的强大敌人更具破坏力。
“它在试图从内部瓦解我们的信念统一性。”石鸢感应着大地龙脉中那一丝不易察觉的滞涩感,沉声道。
林凡靠坐在软榻上,听着众人的分析与汇报,脸色依旧苍白,但眼神却异常冷静。他缓缓抬起手,指向全息星图上那四个光芒闪烁、却各自承受着不同压力、联系也变得有些不稳定的光点。
“它害怕了。”林凡的声音很轻,却带着一种洞悉本质的力量。
“害怕?”雷烈不解,“它明明占据绝对优势!”
“它害怕的不是我们的力量,而是我们代表的‘可能性’。”林凡解释道,“它的规则,建立在‘确定性’与‘可控性’之上。而我们的信念,我们共鸣网络的存在,本身就是在向宇宙宣告‘不确定性’与‘自由意志’的合理性。这动摇了它存在的根基。”
“所以它不直接摧毁,而是分化、扭曲、制造内部矛盾。”晴岚接口,眼中数据流平稳下来,“因为它知道,直接摧毁一个,会有新的出现。唯有让‘可能性’自我怀疑、自我否定,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那我们该怎么办?”叶灵均看向林凡,如今他是所有人的主心骨。
林凡的目光扫过星图,最终落在地球的光点上。
“它想让我们内乱,我们偏要更加团结。它想切割我们的联盟,我们偏要加固我们的链接。”他顿了顿,继续道,“晴岚,调整‘星炬共鸣’频率,不再仅仅是信念的同步,尝试将我们应对内部杂音、化解分歧的‘过程’与‘智慧’,也作为一种‘信息包’,共享给盟友。告诉他们,分歧并不可怕,关键在于如何面对。”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