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画展开展前一天的午后,市美术馆的展厅里还满是忙碌的身影。苏晚蹲在地上,小心翼翼地调整《重生》的画框角度,淡金色的画框边缘刚经历过一场小意外——运输时不小心蹭到了墙角,留下一道浅浅的划痕。林薇拿着细砂纸,蹲在她身边轻轻打磨:“还好只是小划痕,不然这张你最在意的作品就可惜了。”
苏晚看着画里那个握着画笔、背后长出发光翅膀的女孩,指尖轻轻拂过画布:“其实也挺好,就像这画里的故事一样,有点小瑕疵才更真实。”她想起第一次画这张画时,总是刻意避开“破碎镜子”的细节,总觉得那些裂痕太刺眼,直到后来才明白,正是那些裂痕,才让“重生”的光芒更有力量。
展厅入口传来熟悉的声音,陈姐提着一个纸袋快步走来,脸上满是笑意:“晚晚,给你带好东西了!”她从纸袋里拿出一本崭新的《时光羁绊》,封面在灯光下泛着细腻的光泽,白山茶的花瓣仿佛要从纸上绽放,“新书昨天刚下印厂,我特意留了本样刊给你,第一时间送过来。”
苏晚接过书,指尖抚过烫金的书名,心里涌起一阵难以言喻的暖意。她翻开扉页,出版社特意加了一行“封面插画:苏晚”的标注,旁边还印着一小幅缩小版的白山茶图案。“谢谢陈姐,”她抬头时眼里带着光,“第一次看到自己的画印在书上,感觉像做梦一样。”
“这可不是做梦,是你应得的。”陈姐笑着翻开书,指着内页的插画,“我们还打算把你画的光带细节做成书签,随书附赠,读者反馈肯定好。对了,昨天有个文创公司的朋友看到封面,特意问我要了你的联系方式,想跟你合作做‘时光羁绊’系列的周边,比如帆布包、明信片,你有兴趣吗?”
苏晚愣了一下,随即用力点头:“当然有兴趣!我之前就想过,要是能把画里的白山茶和星空做成日常能用到的东西,应该会很有意义。”她低头看着书封上的白山茶,突然觉得,那些曾经藏在画笔里的情绪,终于有了更广阔的承载方式——不再是只属于自己的回忆,而是能传递给更多人的温暖。
傍晚时分,展厅的布置终于接近尾声。《星空羁绊》被挂在C位,靛蓝色的星空在射灯下格外灵动,流星的尾焰里藏着的白山茶,成了展厅里最受工作人员关注的细节。苏晚站在两幅作品中间,看着《重生》里的翅膀与《星空羁绊》里的流星遥遥相望,突然听到身后有人轻唤她的名字。
转身时,看到一个穿着米色风衣的女人,手里拿着一本速写本,笑容温和:“请问你是苏晚老师吗?我很喜欢你的作品,尤其是《星空羁绊》,里面的白山茶让我想起我妈妈。”女人顿了顿,眼里泛起浅浅的泪光,“她之前生病的时候,我总给她画白山茶,说等她好起来就一起去看茶山,可惜……后来她没等到。”
苏晚递过一张纸巾,轻声说:“我画这朵白山茶的时候,也想着‘希望’的意思。或许有时候,有些遗憾会变成另一种方式的陪伴,就像这朵花一样,会一直在画里,在回忆里。”
女人接过纸巾,擦了擦眼角,笑着说:“谢谢你,听你这么说,我心里好多了。明天开展我会带女儿来,让她也看看这朵有故事的白山茶,告诉她,妈妈的爱会像这朵花一样,一直陪着她。”
看着女人离开的背影,苏晚心里突然涌起一股强烈的触动——原来她笔下的那些线条和色彩,不仅能治愈自己,还能给陌生人带去力量。林薇走过来,拍了拍她的肩膀:“你看,这就是你坚持画画的意义啊。”
夜幕降临时,展厅里的人渐渐散去。苏晚和林薇坐在展厅中央的长椅上,借着射灯的光翻看《时光羁绊》。陈姐之前说,这本书里收录的都是普通人的羁绊故事,有母女间的牵挂,有朋友间的扶持,还有恋人之间的释怀,和苏晚的插画恰好相得益彰。
“对了,”林薇突然想起什么,从包里拿出一张明信片,“昨天整理旧物的时候找到的,你还记得这个吗?”明信片上是苏晚以前画的小头像,旁边写着“希望以后能画出让人心安的画”,落款日期是三年前——那时候她还在围着顾言泽转,连画画都只是偶尔的消遣。
苏晚接过明信片,指尖拂过泛黄的纸边,忍不住笑了:“那时候真是太傻了,总觉得幸福要靠别人给,后来才知道,能让自己心安的,从来都是自己手里的画笔,还有心里的坚持。”她把明信片夹进《时光羁绊》里,正好夹在印有白山茶封面的那一页,像是给过去的自己,写了一封迟到的回信。
开展当天,展厅里早早挤满了人。苏晚穿着一条淡蓝色的连衣裙,站在《重生》旁边,偶尔会给驻足的观众讲讲创作背后的故事。有个十几岁的小女孩拉着妈妈的手,指着画里的翅膀问:“姐姐,这个姐姐的翅膀是怎么长出来的呀?”
苏晚蹲下来,笑着说:“是靠自己的勇气呀。当她不再害怕镜子里的裂痕,不再害怕独自面对困难时,翅膀就自己长出来了。”小女孩似懂非懂地点点头,拉着妈妈的手说:“那我以后也要勇敢,也要长出自己的翅膀。”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