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巷的六月,栀子花铺满青石巷的墙头,洁白的花瓣浸在晨露里,氤氲出清甜而纯粹的香气。“栀子花开公益基金会”的揭牌仪式刚落幕不久,庭院里还残留着庆典的余温,苏念正和陆沉舟一起整理锦华商号的百年史料,准备移交“百年公益博物馆”筹备组。
“你看这页,”苏念指尖抚过泛黄的纸页,上面记录着祖辈首次助学的名单,“三位创始人当年就是在栀子花香里定下约定,要让寒门子弟都能读书识字。现在基金会走上正轨,也算是了却他们的心愿。”
陆沉舟从身后轻轻揽住她的腰,目光落在纸页上,语气温润:“这只是开始,接下来‘栀子花实验班’要向全国铺开,还有乡村振兴计划,我们要做的事情还很多。”他顿了顿,看向庭院门口,“秦峰说今天会带一位重要的合作伙伴来,是海外华人慈善家,愿意为偏远地区助学项目注资。”
话音刚落,秦峰就带着一个西装革履的男人走进庭院。男人约莫四十岁,身形挺拔,面容俊朗,眉宇间带着几分商人的精明,却又刻意流露着温和。“沈总、苏总,这位是江承宇先生,”秦峰介绍道,“江先生在海外经营慈善基金会多年,一直关注中国乡村教育,这次特意回国,想和我们深度合作。”
江承宇上前一步,目光落在苏念脸上时,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惊艳,随即伸出手,语气谦和:“苏总,久仰大名。早就听说‘栀子花开’的公益理念,更敬佩您和沈总放弃优渥生活,全心投入公益的情怀。”
他的手掌温热,握感有力,却在触及苏念指尖时刻意停留了一瞬。苏念心中微不可察地一顿,不动声色地收回手,微笑回应:“江先生过奖了,公益需要众人拾柴,能得到您的支持,我们很荣幸。”
陆沉舟不动声色地挡在苏念身侧,递过一杯栀子花茶:“江先生请坐,尝尝我们自家种的栀子花泡的茶,也算沾染点梧桐巷的烟火气。”
江承宇接过茶杯,目光却仍不时瞟向苏念,口中赞叹道:“这茶清香甘醇,就像苏总一样,干净纯粹。”他话锋一转,切入正题,“我这次带来了两千万的初始资金,想重点支持‘栀子花实验班’的硬件建设,另外,我在海外有不少教育资源,可以为偏远地区的老师提供免费培训。”
这样的诚意让陆沉舟和苏念都颇为意外。秦峰补充道:“江先生的海外基金会口碑很好,之前在非洲、东南亚都做过不少助学项目,我已经核实过资质,完全可靠。”
接下来的洽谈十分顺利,江承宇对公益项目的细节了如指掌,提出的建议也切中要害,比如针对偏远地区师资短缺,他提议引入“海外华人教师短期支教”计划,还主动承担了往返机票和补贴。苏念渐渐放下了最初的一丝疑虑,觉得这位合作伙伴确实是真心实意想做公益。
洽谈结束后,江承宇主动提出参观梧桐巷老宅,想更深入地了解锦华商号的公益历史。陆沉舟因临时有公益项目视频会议要开,便让苏念陪同参观。
老宅的庭院里也种满了栀子花,风吹过,花瓣簌簌落下,落在苏念的发间。江承宇跟在她身后,目光贪婪地描摹着她的身影,语气带着试探:“苏总,您和沈总真是神仙眷侣,不仅事业同心,连初心都如此契合。”
“我们只是做了该做的事。”苏念侧身避开他过于灼热的目光,指着墙上的老照片,“这是锦华商号的三位创始人,也是我们两家的祖辈,他们当年就是在这间屋子里定下了公益约定。”
江承宇顺着她的手指看去,眼神却并未落在照片上,而是落在她纤细的脖颈上:“其实我一直很好奇,苏总这样的才女,本可以在更广阔的舞台发光发热,为什么愿意守着梧桐巷,做这些吃力不讨好的公益?”
“公益从来不是吃力不讨好,”苏念语气坚定,“看到孩子们能走进教室,看到贫困地区能摆脱困境,那种成就感是任何事情都替代不了的。”
江承宇笑了笑,语气暧昧:“我懂了,是因为热爱。就像我第一眼看到苏总,就觉得您身上有种独特的魅力,让人忍不住想靠近,想为您做些什么。”
苏念心中警铃大作,脚步停下,转身看向他,语气冷淡:“江先生,我们是公益合作伙伴,希望能专注于项目本身。”
“抱歉,是我唐突了。”江承宇脸上露出恰到好处的歉意,眼底却闪过一丝不甘,“我只是太欣赏苏总了,不由自主地想多了解您一些。”
参观结束后,苏念送走江承宇,心中的疑虑始终挥之不去。陆沉舟开完会议走出来,看到她神色凝重,关切地问:“怎么了?刚才参观时出什么事了?”
苏念犹豫了一下,还是如实说道:“江承宇看我的眼神不太对劲,还说过一些越界的话。虽然他很快道歉了,但我总觉得不太舒服。”
陆沉舟的眼神瞬间冷了下来,握紧了她的手:“别担心,我会让秦峰再仔细调查一下他的背景,尤其是他的私人生活。公益项目容不得半点私心,更不能让别有用心的人靠近我们。”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